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
字数: 446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作者: 江平口述,陈夏红整理
出版日期: 2009-03-01
商品条码: 9787511808578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97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不仅忠实记录了江平八十年的沉浮与枯荣,也涉及其亲历的众多历史事件;不仅是江平治学历程的全记录,更是中国法治进程的缩影。江平先生的八十年,不仅仅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生阅历,更锻造出一种只向真理低头、绝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
作者简介
江平教授,中国有名的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民商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批准的有突出贡献、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曾当选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曾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等职;曾赴比利时根特大学、香港大学、意大利第二罗马大学、日本青山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授中国民法学、罗马法、公司法等课程,并获比利时根特大学名誉法学博士,秘鲁天主教大学名誉法学教授等殊荣。现仍然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国际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会长等职务。
目录
目录第一卷似水流年一、我的青少年时代我的父亲母亲我的出生地是一个谜大连的文化与历史印象中的大连小康生活亲眼看“八?一三”之战从大连到北平北京生活记家庭教育氛围很好初中时经常去中南海玩强化治安运动吴佩孚的葬礼我的哥哥是国民党少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有两个烙印二、崇德三年考入崇德中学崇德中学溯源 崇德中学的Vl系统 崇德中学很宽容 高中三年,轻轻松松就过来了 崇德学生分四类管理食堂,练习自治 民主学生运动的洗礼 担任崇德中学学生自治会主席 加入地下党的外围组织 地下党与学生自治会 出黑板报,演《陞官图》 足球成了我**的爱好、 教会学校不强迫信教 报考燕京大学 顺带说说芮德兰事件三、我在燕京大学考入燕京新闻系 与清华擦肩而过 燕京大学的教与学 燕京大学的TOSS传统 燕京大学的生活 只记得教《新闻学概论》的张隆栋 学生自治会选举 接头暗号是AB 参加高唱队 参加义校,接触生活 参加黑白社加入燕京足球队护校运动我看到了战争场面燕园被解放SO欢迎解放军入城报名参加南下工作团改名江平如果恢复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的钱依然可以用司徒雷登身后事四、“最早我是文工团的”南下前被留下来参加“青训班”我们穿上了灰布军装推选文工团领导唱砸合唱,我无地自容配合形势做宣传取消“自由”郭沫若的赞美诗在文工团的乐趣文工团解散从文艺到体育自学俄语,引进“劳卫制”组织派我学法律别了,燕京大学五、杂忆留苏人人都要抢“白旗”九天九夜到苏联从莫斯科到喀山分到喀山有点不情愿喀山大学列宁与喀山大学法律系初到苏联,印象最深的是战争的残酷苏联女孩爱找中国男生……第二卷廿载逆境第三卷我的教与学第四卷大立法时代第五卷为法治呐喊
摘要
九天九夜到苏联
1951年8月13日,我们第一批留苏学生离京,前往苏联。这一走,就是九天九夜。大体的路线是从北京到满洲里,再穿越西伯利亚,最后抵达苏联首都莫斯科。
我记得光从北京到满洲里,就花了两天两夜时间。那时候火车很慢,一路上也老有各种各样的意外,时不时停车让道。从满洲里到莫斯科,还有七天七夜的旅程。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个很新奇的旅程。穿越西伯利亚的时候,两边都是连绵不绝的林海,都是茫茫无际的西伯利亚森林,真是感觉到了苏联的辽阔。贝加尔湖那么大,我们绕着贝加尔湖走,无边无际的草原、无边无际的森林,真是大饱眼福。
走在贝加尔湖边的时候,不禁想到西汉时期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牧羊时的北海,就是贝加尔湖。在那么罕无人烟的地方流放二十年,需要多么坚忍不拔的毅力啊!
蒙古族曾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民族,成吉思汗是这个民族最辉煌时期的英雄代表人物。经过历史上的变迁,后来逐渐衰落,到了近现代它分成了三大民族居住区:第一部分在俄罗斯叫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以蒙古族居民为主,首府在乌兰乌德;紧挨着贝加尔湖,我们乘火车经过这里,是―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第二部分在中国叫内蒙古自治区,应该说也是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资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很多蒙古族居民已从游牧民族转为农耕民族。第三部分就是19世纪20年代从中国独立出去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土的三分之一是戈壁滩和大沙漠,地大,人口稀少。
我们在路上靠什么维生呢?上面给我们每个人发了好多罐头,都是梅林牌的。梅林是当时很有名的一个牌子,红烧肉、竹笋等,各种各样的都有,而且发了好多。这些罐头不光让我们度过了九天九夜的旅程,而且到苏联后,还吃了一段时间。
我们在苏联待了很多天后,才慢慢习惯苏联的食品和生活。刚到苏联时,苏联人还觉得奇怪,老问这些中国学生怎么不吃苏联的饭菜。其实主要是因为语言不通,基本上没法交流,只好吃罐头。这种生活水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那个时候,的确是比较高的。
从莫斯科到喀山
1951年8月21日,我们抵达向往多日的苏联首都莫斯科。苏联毕竟是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我们到了莫斯科,心情非常激动。抵达当天,中国驻苏联大使张闻天即举行洗尘晚宴迎接我们的到来。
我们一行三百多人,到苏联后就被分散开了。其中,法律、航空、化工三个专业的学生都被安排在喀山,分别进人喀山大学法律系、喀山航空学院和喀山化工学院。
就这样,我被分配到喀山大学法律系。喀山位于莫斯科东部大约1300公里的地方。在当时的苏联来说,喀山属于一个比较小的城市。喀山在俄语里叫KaзaHb,但“喀山”本身是来自鞑靼语。在鞑靼语中,“喀山”一词意思是“大锅”,因其形状似一口铁锅而得名,喀山市四周环山,其名即来源于此。喀山城始建于1005年前后,2005年的时候曾搞过建城千年庆典。今天的喀山,是鞑靼自治共和国的首府所在地,属于伏尔加河中游地区经济、交通、文化的中心。
鞑靼自治共和国的居民,以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塔塔尔族为主。鞑靼人原来定居在现在乌克兰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是13世纪时蒙古人侵欧洲之后留下的后裔。当年成吉思汗的后裔在克里米亚建立了汗国,信奉伊斯兰教,其间经过了几百年迁徙流转,基本上接近欧洲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军队从1941年开始试图占领克里米亚半岛,与苏联军队展开了拉锯战。斯大林以许多克里米亚半岛的鞑靼人与德国合作为由,把全部鞑靼居民强逼流放到中亚一带,其中大约46%被流放的人死于饥饿或疾病。“二战”胜利后,流放到喀山的大部分鞑靼人定居下来,成立鞑靼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并加入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
分到喀山有点不情愿
我们去苏联那时候,喀山的整体实力,在全苏联可能排在第七八位,甚至更靠后一点。因此到了苏联之后,我们被分到喀山的同学,都有点心不甘、情不愿。
像我们学法律的在喀山大学法律系,这是列宁学习过的地方,好赖还说得过去。喀山航空学院毕竟也还是在喀山市里,但像喀山化工学院,就在喀山的远郊区了。对于我们中国留学生来说,千里迢迢到苏联来,结果却被分派到了喀山这样偏远的地方,人生地不熟,也没人照顾,大家有好长一段时间都有情绪。
在有中国留学生的这三个学院里,喀山航空学院的学生数量最多,技术水平应该也是算很不错的。中国留学生不光学航空,也学火箭制造之类,后来在七机部的很多人,都是那时候我们在喀山时的同学,后来也跟我们一样,转到了莫斯科航空学院后毕业。
喀山化工学院也很不错。我们第一批的留苏学生里面,有一个叫彭仕禄的同学,他是彭湃烈士的儿子。彭仕禄4岁时,彭湃烈士就被敌人杀害,从小颠沛流离,不断改名换姓,以防敌人斩草除根,在组织的抚养下长大成人,1951年被派往苏联留学。彭仕禄到喀山化工学院后学习化工,毕业后又开始学习核工业。彭仕禄学成回国后,成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1985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后来还担任过核工业部副部长,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但无论怎么说,喀山化工学院肯定比不上莫斯科化工学院,喀山航空学院跟莫斯科航空学院比可能也还有点差距吧。
喀山大学
在苏联,喀山大学也算是最古老的大学之一。1804年11月5日,当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署了成立喀山大学的批文。据说,喀山大学是俄国继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之后成立的第三所大学,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喀山大学法律系的师资力量当然不如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大学那么强,但毕竟也是一所较老的大学。喀山大学的综合学术实力很强,在数学、化学、医学、语言学、地质学、地理植物学等学科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先后有50多名教授被选为俄罗斯(苏联)科学院院士。建校近200年来,喀山大学培养出了一大批各个专业内的精英,除了列宁、高尔基、列夫?托尔斯泰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人文领域还有有名作曲家巴基列夫、画家雅克比、历史学家涅奇济纳等人;而在理工科中,各个领域的精英就更多了,如天文学家、数学家别列沃什科夫院士、数学家拉甫连季耶夫、物理学家兼医生巴林、生物学家兼医生巴耶夫等。喀山大学培养出来的有名的科学家,还有创立非欧几里德几何学的洛巴列夫斯基、发现化学元素钌的克劳斯、有机合成结构理论的创始人布特列罗夫、电子磁共振的发明人扎沃伊斯基、声学磁共振的发明人阿尔特舒勒,等等。
喀山大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座颇具规模的大学城,1996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将喀山大学纳为俄罗斯联邦珍贵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俄罗斯中央政府也于2001年将喀山大学纳入俄联邦发展计划。
喀山大学与中国的交流历史也比较长。早在19世纪上半叶,喀山大学就已经成为欧洲优选的东方学研究中心,1837年时,即成立了俄罗斯第一个汉语教研室。2007年3月28日,在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还专程访问喀山大学。我看新闻报道,还专门看了列宁读书时期留下的手稿和物品,甚至还专门坐了一下法律系第七教室列宁曾经坐过的位子。在访问喀山大学一个月后,国家汉语办与喀山大学合建“孔子学院”的协议正式签字生效。
列宁与喀山大学法律系
但不管怎么说,喀山不能和莫斯科比,喀山大学也和莫斯科大学有天壤之别。我想,这也说明当时中国留学生在苏联的地位并不是很高的。当然,苏联将我们安排在喀山大学,人家也是有理由的,比如说列宁就在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过,高尔基也在喀山度过一段时间。但无论怎么说,喀山终究不像莫斯科、列宁格勒这些大城市,苏联方面不大想将中国留学生都集中在大城市里。
我们到了喀山大学,列宁在法律系第七教室曾经坐过的座位都还留着,只是燃气灯改成了电灯。列宁曾在这学习过,这成了学校引以自豪的资本。其实我们都知道,列宁当年在喀山大学是被开除掉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1887年9月,当时名为“弗拉基米尔?乌里扬诺夫”的列宁进入了喀山大学法律系,他的学生证是第197号。他进入喀山大学的历程一波三折,此前的3月13日,他的哥哥萨沙和姐姐安娜由于参加谋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而被捕,5月20日他的哥哥被判处绞刑时,列宁正在参加中学毕业的考试。受他哥哥谋刺沙皇的牵连,列宁所在的中学在究竟是否向这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授予金质奖章时颇有点犹豫,而能否获得金质奖章并得到相关鉴定书,对于能否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又有重要影响。还好,列宁所在中学的校长最终抵住了各种指责,授予列宁金质奖章,并写下了好评如潮的鉴定书:“弗拉基米尔?乌里扬诺夫非常有天赋,一贯勤奋,品格端正。乌里扬诺夫在各年级都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作为在学习成绩、发展水平和操行方面最最合格的学生,他在毕业时获得了金质奖章。不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未发现他有过对学校领导和老师给予不佳评价的言行。”凭借这封鉴定书,列宁顺利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
列宁在进入喀山大学后,除了勤奋学习外,还积极投入到学生运动中。他置学校的警告于不顾,加入了萨马拉一辛比尔斯克同乡会。当时,俄国的民意党人被镇压,社会民主党尚未诞生,整个社会死气沉沉,四处弥漫着沙俄专制的空气,只有大学生群体依然站在反抗专制统治的第一线。沙俄政府为了防患于未然,下令解散大学中所有的学生组织,并设立学监试图监视和控制学生,开除学生中反专制斗争的积极分子。列宁参加了萨马拉一辛比尔斯克同乡会后,大量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普列汉诺夫等人的进步作品,在知识和理论中开始了革命的准备。
1887年11月开始,各个大学都掀起了反对沙皇政府、抵制学校学监的运动。列宁代表喀山大学的学生,向校方提出了学生的要求,要求撤销学校的学监。喀山大学的当局当然非常恼火,下令将参加集会的大学生全部开除,并将列宁等39人逮捕。列宁被捕后,和警察局长曾经有过这样的对话:警察局长告诉他,“小伙子,你干嘛要造反呢?要知道,你面前可是一堵墙啊”。列宁回答,“的确是一堵墙,只是这墙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12月5日,列宁最终被喀山大学开除,在他母亲的请求下,他被流放到了距离喀山市40俄里的喀山省拉伊舍沃县科库什基诺村。
虽然流放到了这样偏僻的地方,列宁还是自修了法律系一至二年级的全部课程,为将来重返喀山大学法律系继续学业做准备。
列宁回到喀山大学法律系的愿望,最终没有能够实现。1888年5月9日,列宁向当局提出有关申请被拒绝,请求去国外恢复健康和继续学习的要求亦遭拒绝。这年9月,列宁被获准回到了喀山市。一边苦读自学,一边加入当地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当时的喀山民粹主义盛行,马克思主义还是比较边缘的。1889年5月,列宁全家移居萨马拉,后来在萨马拉大学修完了法律系的课程,开始一边做律师,一边搞革命。
当然后来列宁干革命干出名堂后,喀山大学就开始以列宁曾经学一习过自豪了。不光保留了列宁当年在法律系第七教室的座位,还在喀山大学主楼前树立了列宁塑像。可以想见,我们能去这所大学是很光荣的,人们都说,那是和列宁前后同学。
P72-78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