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亲子不如远子/家庭舞蹈4

亲子不如远子/家庭舞蹈4

  • 字数: 12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维榕
  • 出版日期: 2019-02-01
  • 商品条码: 978756757556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家庭”是人际关系很初、很基础的单元,有的家庭是爱的港湾,为个体遮风避雨;有的家庭却成为无形之“塔”,个体自然成长,成为个体自由飞翔的羁绊。作者李维榕用“家庭舞蹈”来比喻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认为很多个体的心理问题,是由于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出了问题——彼此太近或太远,导致“家庭舞蹈”的“舞步”彼此纠缠、相互碰撞,进而导致个体出现心理问题;家庭治疗师如果能找到“家庭舞蹈”的纠缠结点,厘清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让家庭实现和谐“共舞”,个体的心理问题将迎刃而解。《家庭舞蹈》1-9系列,汇集了作者各个时期家庭治疗的真实案例,通过一篇篇独立的文章,向读者逐一展示、分析不同“问题个体”背后的家庭及其“家庭舞蹈”纠缠的方式……读者既是看官,走进别人的家庭,看别人的“家庭舞蹈”如何演绎,“舞步”如何纠缠;又是判官,在家庭治疗师的带领下,发现“家庭舞蹈”纠缠的结点、解决的方案,以及作者个人的思考——对该家庭治疗案例的个人思考,以及对家庭、对婚姻、对个人成长的思考;更是 “舞者”,反观自己乃至自己的家庭,一并“预防”或“治疗”存在于自己“家庭舞蹈”中的纠缠与碰撞,让自己家庭成员彼此和谐共舞,每一位个体享受美好人生。作者李维榕博士,为亚洲家庭治疗学院(AAFT)、上海家之源(AITIA Family Institute)的临床总监,美国纽约 Minuchin Centre for the Family的家庭治疗教授,美国家庭治疗学院2014 年“家庭治疗理论与实践杰出贡献奖”得主。《家庭舞蹈》系列已在香港、台湾地区推出过繁体版,此次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家庭舞蹈》1-9系列为大陆简体版。《家庭舞蹈4:“亲子”不如“远子”》副标题选自其中个案例的篇名,通过分析一个个家庭治疗案例,阐述“‘亲子’不如‘远子’”的观点。书中的案例包括“二马的女儿”“三代之家”“放不下父母”“母女相守”“不归家的小女孩”“婆媳之争”“难言之隐”“妈离间计”“进食障碍”“食品治疗”等。
内容简介
李维榕的家庭治疗随笔,如“网络情人”、“男人的苦恼”、“母女连体婴”、“外婆的一脚”、“被挡在门外的爸爸”、“‘不知道’与‘为什么’”、“当孩子患上厌食症”、“身体在哭泣”、“家庭万花筒”、“紧贴的三人舞”、“三角关系中的孩子”、“放不下父母”、“逃学的孩子”、“未断的脐带”等。
作者简介
李维榕,亚洲家庭治疗学院(AAFT)、上海家之源(AITIA Family Institute)的临床总监,美国纽约 Minuchin Centre for the Family的家庭治疗教授,美國家庭治疗学院2014 年“家庭治治疗理论与实践杰出贡献奖”的得主。著有《家庭舞蹈系列》系列、《为家庭疗伤》、《我的家庭治疗工作》等。
目录
二马的女儿
未断奶的青年
最舒服的位置
三代之家
楼上楼下
放不下父母
家囚
大蜥蜴的道理
五个家庭
由断奶说起
小故事
吸血僵尸的后代
千斤担下学偷闲
过五关
名字,不止是个人标记
要记得朋友
母女相守
不归家的小女孩
十年树人
孩子推不动
“不知道”与“为什么”
“亲子”不如“远子”
小皇帝谈恋爱
四分之一生命危机
华尔街的新一代
版图之争
母亲的悲哀
婆媳之争
不要尽信沟通
家庭日记
难言之隐
爱与烦扰
妈妈的离间计
母亲的脑袋缩水了
他乡为己乡
紧贴的三人舞
进食障碍
不是洞,是个垃圾桶
母女与我
与你共一席宴
食品治疗
放人一马
少女的秘密
留有余地
自杀的母亲
身体在哭泣
连体婴开刀
包藏不了的秘密
最后的一程
千古之谜
安置臭皮囊
摘要
    百忙中提起办公室的电话,竞有人叫起我的小名来。一时不知所措,只好问:“你是谁?”
     对方兴奋地反问:“是你吗?真的是你吗?我在报章上看到你的文章,我想不会有别的人与你同名。你不记得我吗?是你侄儿的同学,小时常来你家玩耍,你出国时我也有来送机,有相片为证……”
     我搜索枯肠,隐约中好像想起一个黝黑瘦小的小男孩。但是,像我的乳名一样,那是远古的历史。
     他名叫二马,找我不是叙旧,主要是想让我见见他的女儿。
     那天在大学的诊所终于见到二马一家,我接近无法在他脸上找到熟悉的记忆,数十年如一转梦,他的女儿却已亭亭玉立,是难得一见的小美人。
     我问二马,原来你有这么漂亮的女儿,为什么要见我?二马的回答却是十分隐秘,他说:“你记得你的嫂嫂吗?她对你的侄儿照顾得无微不至,我还记得当年在你家过夜时,你嫂嫂怎样熬夜为他煮宵夜,早上起来,又把鲜榨的橙汁亲自送到床前,连我这客人都受惠……”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来见我,谈的不是他的事,却把我这善忘的人,一幕幕地带回自己的过去。
     我说:“我侄儿去年逝世了。”
     他说:“我知道,那么年轻,真可惜。”
     我正想着我家的事怎么扯到他家去?他望望身边的妻子,继续说:“我太太对待女儿,比你嫂嫂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吓一跳,这世上怎会有人比我嫂嫂的功力更甚?
     我和侄儿同在一个屋子里长大,但是彼此的际遇却是那样不同。他有一只眼睛离不开他的妈妈,我却有个渴望女儿独立的爸爸。
     我哥哥也是备受保护的独子,一辈子没有担当任何工作,结婚生子,也由父亲抚养,他从来不需负上责任。多次生意失败后,家里很希望的并不是要他成才,而是叫他不再生事,乖乖坐在家里。因此,父亲教导我这迟来的女儿,总是说“不要以哥哥为榜样”。
     侄儿没有一个父亲的好榜样追随,却喜欢跟着我这年纪相近的野性姑姑,四处探险。
     十二岁时父亲给我买了一杆猎枪,我们就漫山遍野地射鸟。但是侄儿的脚步,走不出家门十尺,就会被他的母亲招回。长大后也是一样,我的步伐愈走愈远,成了地球人,侄儿的领域却离不开母亲的疆土。
     我曾经怪他优柔寡断,没有及时处理情感上的问题,对他说:“你再不下决心,就不要再向我诉苦。”
     他真的不再诉苦了,一颗不知道痛快为何事的心突然停止跳动,抑郁而终。走不远的人,却比我们谁都走得更远。
     留下我的悲哀,我的思念,我的愧疚。
     而二马,一个过去的人,却正端端地坐在眼前,而且带来了一个也是出不了家门的女儿。
     小姑娘只有二十二岁,头发全向后梳,露出清秀的额头,有个模特儿的架子。我想二马生了这般标致的女儿,应该是乐不可言。但是他女儿说,就是因为自己长得美,从小就被同学妒忌,没有朋友,没有社交生活,自数年前父亲不肯让她出国留学后,就一直守在家中,到后来,几乎不能出门。她说,一出门就觉得心跳头昏,不能承受外面的压力。父亲责怪妻子溺爱女儿,把她弄得脆弱;女儿责怪父亲专横,不让她有自己的思想。母亲倒是平和地听着,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对女儿的爱护,也会受到批评。
     女儿声泪俱下,一方面渴望过成.人的生活,一方面又无法不依附着父母。三人困在一个小空间,她久不久就会歇斯底里地来一次惊天动地,把身边的东西摔得七零八落,父母合力把她制服,甚至要把她捆缚起来。每次大战过后,他们都知道不久又会再爆发。我可以想象二马的女儿,像一只困兽似的在家中来回踏步,愈走愈狂,直至不可收拾。
     一个生活中只有父母的青年人,像一只笼里兽,是十分辛苦的。而很可怕的是,习惯了笼子里的生活,再也不能适应外面的天空。
     我问二马的女儿:“如果现在让你出国,你仍然想去吗?”
     她说:“我现在连家门也走不出去,又怎样出国!”――只好继续与爹娘纠缠,小时设法拉拢意见不合的父母,现在很受不了的却是爸妈同一阵线,失掉鼎足三立的位置。
     我对这困扰的少女说:“你爸爸不断地提起我的侄儿,我就对你说一个也许连你父亲也不知道的故事。”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