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扶贫故事

中国扶贫故事

  • 字数: 28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 作者: 周宗敏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6643549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4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周宗敏主编的《中国扶贫故事》一书,用100个真实、生动的案例和样本,记叙了过去5年多来中国扶贫领域的深刻变化。分“人类奇迹”“中国创造”“梦想成真”“优选共享”4章,讲述了中国反贫困是怎样一个壮举;中国人究竟“发明”了哪些创举,使得贫困的发生率降低;当年贫困之地、贫困之人,如今生存境遇得到了怎样的改善;扶贫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事,它还托举着全人类共同的进步事业。
目录
部分 人类奇迹
1.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
2.数字中的中国扶贫
3.从贫穷到小康,中国人的千年愿景正在成真
4.决胜最艰难扶贫战
5.中国最穷县名单越变越短
6.努力消除“环首都贫困带”
7.“革命摇篮”井冈山实现脱贫
8.在世界之巅征服贫穷
9.干部住村帮助新疆维吾尔族群众脱贫
10.中国与世隔绝的民族逐渐摆脱贫困
11.中国最不适合人类居住之地获得新生
12.太行深处新愚公
13.悬崖村上三百年
14.川震揭示中国贫困一面,实现中国梦需艰苦努力
15.昔日英国牧师传教地迈过“贫困坎”
16.拔掉贫困这根“刺”
17.长征路上的新攻坚
1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自中国基层的挑战与希望
第二部分 中国创造
19.:中国式精准扶贫的发动者
20.访问过的那些村庄
21.给贫困户算账
22.精准扶贫成为中国减贫新战略
23.中国扶贫工作队长们的一天
24.东西部扶贫协作补“短板”
25.扶贫支书吴树兰
26.严查腐败:扶贫的重大任务
27.中国针对困难群众实施普惠金融服务
28.“扶贫银行”助农民脱贫
29.当互联网与贫困相遇:马化腾的“创世纪”
30.一根草绳上的脱贫路
31.小小地瓜种出上亿产业
32.女性在扶贫攻坚中不让须眉
33.贫困山区“居家打工”助脱贫
34.侗乡“毕加索”用画笔“抹掉”贫穷
35.送女人进城当护工:山西吕梁开出扶贫“新处方”
36.“赤脚”教授用知识改变贫困农民的命运
37.“水上讲习所”助农民脱贫
38.护鸟让贫困村走向繁荣
39.救猴先救人
40.从免费午餐到社会赋能:联合公益在行动
41.消灭贫困“从娃娃抓起”
42.“豆腐西施”扶贫记
43.中国农村“借鸡生蛋”
44.千年稻花鱼有了“新任务”
45.“魔术村”脱贫记
46.“一体化医疗保险”让贫困户看病“有底气”
47.键盘上的脱贫路
48.驯马致富
49.无人机、新农具、互联网:革命老区科技创新助力脱贫
50.重点高校接纳更多贫困农民子弟
第三部分 梦想成真
51.脱贫攻坚给中国农村“光棍儿”带来婚姻希望
52.石头寨除掉穷根
53.三峡“四无村”从无到有
54.西藏牧民的“云端”定居生活
55.画在墙上的火车
56.拾荒妹和她的姐妹们
57.告别溜索
58.羊小平砸缸
59.深度贫困县打造世界吉他“圣地”
60.“蜘蛛女”的新生活
61.藏装裁缝针脚中的新未来
62.小竹子撑起大天地
63.乱石村搬家
64.贫困苗村的“好看乡村梦”
65.赵志雷“站”起来了
66.通向乡村公共厕所的漫漫长路
67.返乡青年创造奇迹
68.不再打猎的火枪手
69.“毕摩”家族的后人
70.从大棚到校园:农民的营养餐工程
71.“农民瑜伽”为贫困村庄注入活力
72.独龙江畔的新鲜事
73.无声世界里的脱贫乐章
74.“像杀猪一样画画”
75.油茶梭子粑,古道兴农家
76.免费澡堂进村庄
77.高铁驶进秦巴山
78.贵州辣椒销全球
79.以粮作画的农民富起来
80.帕米尔牧羊人的最后一个游牧之夏
第四部分 全球共享
81.世界为何高度关注中国七千多万人脱贫
82.指尖上的幸福:联合国扶贫项目试水中国“苗绣”
83.新西兰“农民教授”帮助中国反贫困
84.墨西哥“咖啡先生”扎根中国西南村庄扶贫
85.小山村偶遇“扶贫”洋专家
86.麦当劳与坝上汉子的“土豆梦”
87.牵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贫困地区孩子“搭桥”
88.中国减贫行动惠及邻国
89.中国经验助非洲农民减贫增收
90.中国“神草”站上全球反贫困前线
91.中国高铁+移动互联网:令人称绝的脱贫“助推器”
92.世行行长:中国扶贫经验值得中等收入国家借鉴
93.中国扶贫探索产生全球溢出效应
94.中国“农村淘宝”为世界提供扶贫经验
95.肯尼亚扶贫事业中的“中国元素”
96.中国技术来到非洲农村
97.“天涯海角”的中国种麻人
98.老挝政党领袖探寻中国“精准扶贫”经验
99.中国式扶贫激发中外科幻作家创作灵感
100.破解人类共同挑战的“金钥匙”:中国扶贫启迪世界
后记
摘要
    1.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
     山西吕梁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晋绥抗日根据地所在地。80余年后的今天,这里正在进行另一场艰苦的战斗。在吕梁的1 3个县里,有10个县和3350个村仍在“靠前贫困”之列。
     如今,中国仍有12.8万个村落逾4000万人民生活在贫困中。2013年至2016年,120多名共产党员牺牲在反贫困斗争的决战场上。中国正与贫困决战。
     过去30多年间,已有7亿人脱贫,但靠前贫困始终是中国政府很关切的问题之一。这一难题不仅仅存在于革命老区,还困扰着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以及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条件脆弱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
     2017年6月底,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来到吕梁,走访贫困家庭,并与负责扶贫工作的干部亲切交谈。他号召村民“与党中央一道,撸起袖子加油干”。
     与时间赛跑
     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年份,根除贫困是题中应有之义。随着这一进程趋近尾声,任务也变得越发困难和棘手。
     靠前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很艰难阶段”。2012年,中国这一比例为10.2%。
     2016年底,中国仍有4335万人生活在我国年均收入2300元的贫困线以下,占总人口的3%。
     为了完成2020年目标,中国平均每年需有1000万人摆脱贫困,这意味着平均每个月要有近百万人脱贫,乃至每分钟要有20人脱贫。
     中国正身处一场和时间的赛跑当中,总书记则早已投身于脱贫攻坚前线。
     2012年12月,在河北省阜平县指导扶贫,2013年11月前往湖南省花垣县,2015年6月又走访了贵州省遵义县。
     走访吕梁,标志着自2012年当选中央总书记以来,已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他探访贫困群众,与当地干部深人交流,考察各地条件,并仔细检查扶贫成果。过去五年间,扶贫工作一直处在心头很重要的位置。
     他说:“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必达的使命
     为了打赢这场扶贫仗,自十八大以来一直坚定引领着全国人民朝着决战胜利迈进。
     在吕梁时强调,要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财政支持在这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财政转移支付基础上,中国为中西部地区专设了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17年资金规模已经超过860亿元。
     此外,全国已向各地贫困地区派驻了近80万名帮扶干部,与困难群众同甘苦、共奋进。 罗军元就是其中一位。他被江西省农业厅派驻,如今已是长期积贫的井冈山新城镇排头村书记。
     翻开他的工作日志,就能感受到他日日挂心的“小事”:“搜集24个贫困户的‘微心愿’,让农业厅的同事认领;重阳节,为24个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送上一床棉絮、一个暖手袋……”
     “‘微处发力’让百姓待自己就像朋友一样,能够和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罗军元说。
     目前,全国已有19.5万像罗军元这样的书记在贫困村驻扎,还有77.5万名包括地方官员、退伍军人乃至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党员干部帮扶。
     此外,对于很多贫困人口而言,搬迁是有效的脱贫方式。2016年至2020年,预计约1000万贫困人口将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告别世代生活的贫瘠土地,他们大多数正受困于深山之中。
     82岁老人张正英刚刚搬离了位于贵州省大方县的山区土坯房。在那之前,他们家穷得连很起码的装修费用都负担不起。
     随后当地政府开始与大公司合作,在县里建起了50个安置区,在把包括张正英一家在内的全村人民搬出大山的同时,为每家每户安排了农业项目。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