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金融经济学(第2版)/马孝先等

金融经济学(第2版)/马孝先等

  • 字数: 54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马孝先、孙鲁鹏、张质彬
  • 出版日期: 2019-02-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16606
  • 版次: 2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5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金融经济学(第2版)》在每章开始时都给出了“学习要点及目标”“核心概念”“引导案例”,以便提醒读者本章的精髓与实际案例。在每章结束时,都针对本章内容给出“本章小结”,概括本章的要点。在每章的“本章小结”后都列出本章的“实训课堂”及“复习思考题”,以便于读者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内容简介
《金融经济学(第2版)》共分为十四章,内容包括:绪论;金融系统与资产评估;金融市场期望效应理论;金融风险及其度量;风险态度及其度量;基本经济框架与市场微观结构;资产选择行为与资产定价;资产组合理论;均值-方差效应下的投资组合选择;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与资本配置效率;行为金融理论。 为适应财经类院校本科理论教学改革的需要,《金融经济学(第2版)》在内容上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注重实践性。《金融经济学(第2版)》适用于靠前财经类本科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和具有同等文化程度的自学者,以本科生为主,也可供研究生班学员、MBA学员使用,还可供广大实际经济工作者自学参考。
目录
目 录 章 绪论 1 节 金融经济学的概念 2 第二节 金融经济学的定位 3 一、从研究的层次看定位 3 二、从研究的依据看定位 4 三、从研究的内容看定位 4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5 第三节 金融经济学的历史演进 7 一、金融经济学的启蒙时期 7 二、金融经济学的奠基时代 9 三、现代金融理论的“百花齐放”时期 12 第四节 金融经济学的主题 13 一、金融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13 二、金融经济学的研究机制 13 三、金融资产的定价方法 13 四、均衡概念解析及金融市场均衡机制的建立 14 第五节 金融经济学的基础 15 本章小结 17 复习思考题 18 第二章 金融系统与资产评估 19 节 金融系统与金融决策 22 一、金融系统 22 二、金融决策 25 第二节 资金的时间价值 28 一、资金的时间价值概述 28 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30 第三节 金融资产的价值评估 34 一、金融资产价值评估的原则与方法 34 二、债券价值评估 38 三、股票价值评估 43 第四节 金融资产的波动性度量 48 一、债券价格波动性的度量 48 二、债券价格波动性计算 49 三、凸性 50 本章小结 51 实训课堂 52 复习思考题 53 第三章 金融市场期望效用理论 55 节 偏好 55 一、偏好关系 55 二、偏好关系应满足的基本公理 57 第二节 效用与效用函数 60 一、效用 60 二、效用函数 61 第三节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偏好关系 63 一、关于风险与不确定性 64 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偏好关系 65 三、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偏好选择 67 第四节 期望效用函数 69 一、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期望效用函数 69 二、不确定性下的理性决策原则 70 第五节 期望效用理论的局限性 73 一、期望效用准则的矛盾 73 二、阿里亚斯悖论 74 本章小结 75 复习思考题 76 第四章 金融风险及其度量 78 节 金融风险的概念 81 一、金融风险的定义 81 二、金融风险的特征 82 三、金融风险的分类 83 第二节 风险度量方法 85 一、距离法 86 二、系数法 88 三、VaR方法和CVaR方法 90 本章小结 91 实训课堂 92 复习思考题 93 第五章 风险态度及其度量 95 节 主观风险态度 98 一、风险态度的描述 98 二、效用函数及风险态度 99 第二节 风险态度的度量 109 一、风险溢价与确定性等值 110 二、风险厌恶系数 113 第三节 风险态度与投资风险资产的关系 118 一、相同财富水平下风险厌恶的度量 118 二、不同财富水平下风险厌恶的度量 120 三、几种常用的效用函数 125 本章小结 131 实训课堂 132 复习思考题 133 第六章 基本经济框架与市场微观结构 137 节 经济市场的描述 139 一、经济环境 139 二、经济参与者 141 三、证券市场 141 第二节 套利与无套利原理 148 一、套利的定义 149 二、无套利原理 152 第三节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152 一、市场微观结构定义基本内涵 153 二、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领域 154 三、市场微观结构的分类 155 四、市场微观结构的影响因素 156 五、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应用 157 第四节 市场流动性的度量 157 一、流动性的度量维度 158 二、流动性的主要度量方法 158 本章小结 160 复习思考题 161 第七章 资产选择行为与资产定价 163 节 投资者的资产选择行为 165 一、资产类型 165 二、资产的投资特征 166 第二节 资产选择行为配置 167 一、消费与投资的选择行为 167 二、投资中的资产选择行为 167 三、资产选择行为影响机制 168 第三节 资产定价基本定理与风险中性定价 168 一、资产定价基本定理 168 二、风险中性定价 171 本章小结 175 实训课堂 176 复习思考题 177 第八章 资产组合理论 178 节 两资产模型下的很优资产组合选择 180 第二节 很优资产组合的性质 186 一、风险溢价与很优资产组合选择 186 二、财富水平与很优资产组合选择 187 三、资产收益率与很优资产组合选择 191 四、风险程度与很优资产组合选择 193 第三节 投资组合分离 193 一、基金分离的定义 194 二、单项基金分离 194 三、两项基金分离 195 本章小结 196 实训课堂 197 复习思考题 198 第九章 均值-方差效用下的投资组合选择 200 节 均值-方差分析的市场环境与偏好 201 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起源 201 二、均值-方差分析的市场环境 202 三、均值-方差偏好 203 四、均值-方差模型的局限性 204 第二节 均值-方差前沿组合 207 一、均值-方差模型 207 二、均值-方差模型的应用 211 第三节 均值-方差前沿组合的性质 216 一、基本性质 216 二、最小方差组合的性质 217 三、零协方差组合及其性质 218 四、均值-方差有效组合与投资组合定价 220 第四节 存在无风险资产的投资组合选择 221 一、存在无风险资产前沿边界的推导 221 二、前沿边界的组合意义和几何结构 223 三、存在无风险资产的前沿边界投资组合和投资组合定价 226 四、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的应用步骤 227 本章小结 229 实训课堂 230 复习思考题 232 第十章 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 235 节 资产组合业绩评估 235 一、测算投资收益 235 二、业绩评估的传统理论 236 第二节 投资分散化 240 一、全球股票市场 241 二、国际化投资的风险因素 241 三、国际分散化投资的已实现收益 241 四、国际分散化投资收益在熊市中还存在吗 242 第三节 资产组合的管理过程 242 一、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 242 二、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因素 243 三、投资者的资产配置 243 第四节 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理论 244 一、积极资产组合管理的优势 244 二、积极资产组合的目的 245 三、积极资产组合的市场时机 247 四、多因素模型与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 250 本章小结 251 复习思考题 252 第十一章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255 节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56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假设 256 二、市场组合 257 第二节 市场均衡 259 一、市场均衡 259 二、资本市场线 260 第三节 CAPM的资产定价关系 264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64 二、证券市场线 265 三、资本市场线与证券市场线的异同 269 第四节 不存在无风险资产的CAPM 270 一、零值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70 二、CAPM应用举例:确定证券理论价值 270 第五节 CAPM模型的意义与局限性 272 一、CAPM模型的意义 272 二、CAPM模型的局限性 272 本章小结 272 实训课堂 274 复习思考题 277 第十二章 套利定价模型 280 节 资产收益风险的因子模型 281 一、套利定价理论简介 281 二、套利定价理论的假设条件 281 三、线性因子模型 282 第二节 准确因子模型的套利定价理论 283 一、套利与套利组合 283 二、准确单因子模型 285 三、准确多因子模型 286 第三节 极限套利和套利定价理论 289 一、特异性风险与极限套利 289 二、极限套利下的APT 290 第四节 极限套利与均衡 294 一、极限套利和市场均衡问题 294 二、CAPM与APT的比较 295 本章小结 297 实训课堂 297 复习思考题 300 第十三章 有效市场假说与资本配置效率 301 节 有效市场理论 302 一、有效市场的概念 302 二、有效市场理论的假设条件 303 三、有效市场的形式 304 第二节 市场是否有效 307 一、市场是否有效的争论点 307 二、弱式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 308 三、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 310 四、强式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 311 第三节 对有效市场的挑战 312 一、理论上对EMH的挑战 312 二、实证检验对EMH的挑战 313 第四节 资本配置效率 314 一、资本配置(定价)效率理论 314 二、资本配置效率的理解 316 三、资本配置效率和有效市场理论 316 本章小结 317 实训课堂 318 复习思考题 320 第十四章 行为金融理论 322 节 有限理性 323 一、经济人假设 323 二、理性人假设 323 三、有限理性人假设 324 第二节 行为金融的核心理论 324 一、有限套利理论 325 二、非理性行为模式 326 第三节 行为投资策略 327 一、逆向投资策略与惯性投资策略 328 二、小盘股投资策略 328 三、集中投资策略 328 四、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 策略 329 第四节 行为组合理论 329 第五节 行为金融与公司财务政策 330 一、管理者非理性情况下的公司财务政策 330 二、投资者非理性条件下的公司财务政策 331 本章小结 332 复习思考题 332 附录 金融经济学的数理基础 334 一、线性代数 334 二、微积分 336 参考文献 345
摘要
    第十二章 套利定价模型 【学习要点及目标】 ? 了解套利定价理论的来源,掌握套利定价理论的假设条件和线性因子模型。 ? 掌握套利组合的定义。 ? 掌握准确单因子模型和准确多因子模型。 ? 理解极限套利的定义和极限套利情形下APT的证明。 ? 了解极限套利与市场均衡的关系。 【核心概念】 套利定价理论 线性因子模型 因子风险 因子载荷系数 特异性风险 套利组合 准确因子模型 准确单因子模型 准确多因子模型 因子风险溢价 极限套利 【引导案例】 宏观经济变量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宏观经济因素作为经济总体状况的代表,对投资收益的改变有明显影响。一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反映的是投资者依据收益、现金流量等对公司业绩所做的预期,而公司业绩受整体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股票价格和整体经济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宏观经济状况很终影响到所有的行业和公司。 靠前宏观经济因素对上市公司业绩具有重要影响。股票收益取决于投资公司的收益情况,而公司的经营状况又与所处的经济和行业环境密切相关。不管公司自身的资产状况及技术、管理水平多么优良,经济和行业环境都会对公司的成功及股票的实际收益率产生重大影响。 比如,在2003年年初拥有靠前钢铁公司的股票并持有到2004年年初,2002年年底开始的投资增长使靠前经济处于快速扩张期,各种生产资料供不应求,钢铁价格逐级上涨,这家公司的销售额和收益率都会随之上涨,这只钢铁股票的股价必然上涨,投资收益也会有较大增长。 相反,如果是在2004年宏观调控之后购入钢铁股票,并一直持有至今,因经济过热得到抑制,钢铁价格一路下滑,股票的收益自然会下降。 总之,没有哪个公司或行业能避免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评估证券的未来价值时,应首先分析宏观经济因素。 (资料来源:徐钧. 多因素模型在中国股市的应用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69) 【案例导学】 资产的收益率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宏观经济变量诸如GDP的增长、通货膨胀的水平、市场利率变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并不仅仅只受证券组合内部风险因素的影响。由此产生了更合理和易于为人们接受的证券收益的多因素模型,这就是本章要讲的套利定价模型。 节 资产收益风险的因子模型 一、套利定价理论简介 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一个风险证券相对于市场组合的 系数,接近刻画了这只风险证券对于投资者所持证券组合风险程度的贡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成立依赖于对投资者的偏好和证券收益率的严格假设,这些假设过于严格,与现实不符。正因为CAPM的局限性促使了APT(套利定价理论模型)的产生和发展。 罗斯(Ross,1976)给出了一个以无套利定价为基础的多因素资产定价模型,也称套利定价理论模型(Arbitrage Pricing Theory,APT)。该模型由一个多因素收益生成函数推导而来,其理论基础为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即两种风险-收益性质相同的资产不能按不同价格出售。该模型推导出的资产收益率取决于一系列影响资产收益的因素,而不接近依赖于市场资产组合,而套利活动则保证了市场均衡的实现。 同时,APT的假设相对于CAPM更为宽松、更接近实际,从而较CAPM具有更强的现实解释能力。 二、套利定价理论的假设条件 【假设12-1】 资本市场上任意资产的收益率与若干因素线性相关,风险资产i的收益率由K因子模型生成,即 (12-1) 式中: = 为第i项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是影响资产收益率的随机变量(因素),反映了资产所包含的由K个风险因子所描述的风险。需要强调的是,这些风险因子对所有资产而言都是共同的,它们反映了系统风险,因此,称为因子风险(Factor Risk)。 是资产i对因素k的敏感度(或称为资产i所包含的第k个因子风险的大小),称为资产i对因素k的因子载荷系数(Factor Loading)。 是残差项,描述的是与因子风险无关的剩余风险,由第i项金融资产的特殊性质所决定,反映了资产的非系统风险,称为资产i的特异性风险(Idiosyncratic Risks or Residual)。 对于上述生成函数,模型假定如下。 (1) 随机误差项与因子风险的期望值为零,即 。 (2) 任意两种资产的随机误差项之间、各项因子风险之间、因子风险与随机误差项之间相互独立,即 (3) 各风险资产的非系统风险的方差是有界的,即 。 (4) 因子风险平方的期望值为1,即 。 假设12-1是APT的核心假设。 【假设12-2】 所有投资者具有同质预期,即对 的预期接近相同。 【假设12-3】 资本市场为接近竞争市场、无摩擦的。 【假设12-4】 投资者为非厌足的,当投资者发现套利机会时,他们会构造尽可能多的套利组合来赚钱,直到市场均衡。 【假设12-5】 经济中存在的风险资产数量N比因素的数目K要大得多。 与CAPM模型的假设比较起来,APT没有对个体风险偏好做任何假设。从以上假设可以推断出所有因子载荷系数相同的资产或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相同的;否则就会存在第二类套利机会,市场就不会均衡,投资者就会构造套利组合来消除这种套利机会,从而使市场达到均衡。这就是APT的核心所在。 三、线性因子模型 套利定价理论(APT)建立在线性因子模型(或称线性指数模型,Linear Factor Model)上,这一模型假设资产的收益率由若干因素的线性关系所决定。 采用矩阵符号,式(12-1)可以表示为 (12-2) 其中 , , , 式中; 为因子风险; 为因子载荷系数; 为特异性风险。 式(12-2)就是线性因子模型的矩阵表示形式。 CAPM建立了资产风险特别是由市场 值来度量的系统风险及其风险溢价或期望收益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CAPM提供了一个定价模型。这里,希望达到同样的目的,要建立资产风险特别是由因子载荷系数度量的系统风险与其期望收益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找出从 到 的映射。 定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确定 的过程。APT模型给出的 是线性形式,若能证明 可以表示成式(12-2)所呈现的线性形式,就可以说明APT理论中线性定价模型的正确性。 线性因子模型式(12-2)与CAPM中的定价公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它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就是把风险分解成两个相加的成分,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然而,它们之间也存在着重要差别。首先,CAPM确定了单一因子风险即市场组合收益风险,而线性因子模型只是说存在一组因子风险却没有指明是什么风险。其次,CAPM对非系统风险的协方差矩阵没有条件,而线性因子模型则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