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公羊学思想史研究

公羊学思想史研究

  • 字数: 409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郑任钊著
  • 出版日期: 2017-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22843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0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稿采取人物研究和思想研究结合起来的方法,以公羊学家的个案研究为支点,以公羊学思想发展的考察梳理为主线,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上,把握思想的脉络;联系时代背景,结合当时的经济、政治因素以及社会思潮的影响,揭示公羊学思想变迁的特点,分析它们的承继与发展。
作者简介
郑任钊,男,浙江温州人,1975年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思想史研究室副主任。199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刘逢禄公羊学及其对晚清政治的影响》、历史研究所重点课题《公羊学平议》。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经学思想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儒藏》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正史突厥传所见非汉语专有名词编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型文化工程《中华思想通史》、历史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历代史论与思想史》等。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古籍整理三部。
目录
绪言
章 《公羊传》:公羊学的活水源头
节 《公羊传》的传授及成书
第二节 《公羊传》的解经特色
一 转换《春秋》的文本性质
二 揭示《春秋》的微言大义
三 选择问答体的诠释形式
第三节 《公羊传》的基本观念
一 “大一统”
二 “别君臣”
三 大复仇
四 进夷狄
五 敬贤重民
六 “拨乱世,反诸正”
第二章 董仲舒:公羊学体系的成立
节 董仲舒生平及其著作
第二节 奠定公羊学的解经模式
一 诠释指导原则
二 四大诠释方法
第三节 创立公羊学思想体系
一 “通三统”理论的建立
二 “大一统”说的理论化
三 “张三世”的雏形
第四节 天人感应的灾异说
一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二 灾异说及其现实意义
第五节 推明《公羊》与“独尊儒术
一 西汉初期的政治难题
二 实现以儒治国的理想
第三章 何休:公羊学体系的完善
节 何休的生平及其学术渊源
第二节 《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第三节 强调社会进化的历史哲学
一 “张三世”的历史进化论
二 “通三统”的改制理想
第四节 “衰世救失”的政治思想
一 “大一统”说的推进
二 “守正”的政治原则
三 “德治”的政治主张
四 “进夷狄”的民族观
第五节 何休的灾异说
一 以阴阳、谶纬说灾异
二 何休灾异说中的政治主张
第六节 何休公羊学的影响
第四章 赵?:千年沉寂存“火种”
节 赵?生平及其学术渊源
第二节 赵?研究《春秋》的目的
第三节 “鲁史书法”与“圣人书法”
一 “因孟子之言而反求之”
二 先考史法,再求经义
三 “属辞比事”之法
第四节 总结《春秋》要义
一 尊王
二 谨华夷之辨
三 正名分
四 重义重德
第五节 对公羊学的肯定
一 赵涝对三传的态度
二 《公羊》得学《春秋》之要
第五章 庄存与:公羊学复兴的序幕
节 庄存与生平及其学术特点
第二节 树立公羊学的旗帜
第三节 拱奉王室与“讥世卿”
一 强化尊王的“大一统”
二 “兼容并包”的夷夏观
三 为士人呐喊的“讥世卿”
第四节 引发今文经学的回归
第六章 刘逢禄:清代公羊学的奠基人
节 刘逢禄学术渊源与学术特点
第二节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
第三节 立足变革的公羊学
一 重树“三科”的核心地位
二 起衰解敝的“张三世”
三 “通三统”与“异内外”
第四节 重启今古文之争
一 以《公羊》统摄群经
二 向古文经宣战
第七章 龚自珍:清代公羊学风的转变
节 龚自珍公羊学的学术渊源
第二节 走出书斋的公羊学
一 强烈的“功利性”
二 《春秋决事比》
三 《五经大义终始论》和《五经大义终始答问》
第三节 以“三世”说为核心的公羊思想
一 以“八政”配“三世”
二 “三统”说与“大一统”说
第四节 今文经学的健将
第八章 魏源:公羊学的近代化转向
节 魏源生平及其经世之学
第二节 “别开阃域”的公羊学
一 “拨乱反治”的“三世”说
二 “相嬗相师”“因革损益”的“三统”说
三 “天下一家”的夷夏观与“大一统”说
第三节 壮大今文学派的声势
第九章 康有为:维新变法的历史实践
节 今文经学思想的确立
一 从“平分今古”到“尊今抑古”
二 以今文经学为变法维新的理论依托
第二节 “托古改制”之“通三统”
一 托古“三统”
二 改制“三统”
三 孔子为王
第三节 “与时进化”之“张三世”
一 康有为的几种“三世”说
二 以“三世”说为基础的进化论体系
第四节 “大同世界”之“大一统”
一 “大一统”的逻辑起点
二 全球一统的追求
三 “大同”世界之理想社会
第五节 返本开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