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

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 作者: 中国书法家协会
  • 出版日期: 2018-12-01
  • 商品条码: 97875479178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92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2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2017年12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召开。本次讨论会征稿范围包括书法理论、史论、美学、技法、考证、教育、评论等多个方面。鼓励研究者深入挖掘传统书法的人文艺术价值,对中国书法发展史进行系统梳理。通过不同学科、方法论的交叉融合使用,展示当代书学研究的深度与新气象,为当代书法创作的继承与发展提供学术引导。编入本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的论文共84篇,其中包括人选论文75篇,评委专家论文9篇。
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评委及特邀论文
在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开幕式上的主报告
书法——艺中之“道
书法评论的可能性
谢稚柳书风演变规迹探究
不求一时誉,当期千载知
书法创作中的繁简字问题
宋释梦英传世碑刻考
国学概念的提出辨析及书法与国学的关系
沙曼翁的篆书情怀及其对当代书法的启示
入选论文
从《秘书监志》管窥元初内府法书收藏与管理
艺术的变革——现代中国书法“观念”的转变与“形式”的突显
清代中晚期金石鉴藏活动中的多样诉求——以陈介祺为代表的群体行为分析
赵之谦江西时期与魏锡曾及董沛交谊考略——以北京图书馆藏赵之谦致魏锡曾、董沛九札真伪考辩为中心
苏轼《新岁展庆帖》印鉴及版本考释
从政治哲学转向艺术审美:沈曾植上海时期书法思想的理学化特征
元人对碑帖的收藏与元人刻帖
论中国书法审美观念的生成
文献与文本之间:“蔡邕授于神人”的文本生成与嘉靖本《法书要录》
版本源流考
西方学术界有关中国书法跨学科研究进展及知识图谱分析:基于
现代文献学的视角
“断代史”、“通史”和“传记”:三种清代“碑学”理论话语的演变路径
杨子休官日日闲——杨维桢笔墨生涯的两个十一年
从傅山到阮元——基于碑学肇兴下的“《淳化阁帖》观”考察
从日本藏《飞鸿堂印谱》窥探日本江户时期印坛对中国篆刻的接受
“贵本色”、“贱相色”:晚明书家的学古意识——以对怀素书风的认识与接受为例
北齐邺畿刻经碑考
虞昶和阎玄道——两位唐高宗朝写经使
《宣和书谱》之“吴通玄”辨正及相关问题
“趋时不知古,侵侵陷于时俗”——试析赵宦光“惟古是遵”的书法批评观念
浙江海宁陈氏家族刻帖考
“兰亭癖者”——清初孙承泽的《定武兰亭》鉴藏与研究
浅析庾肩吾《书品》美学思想
巧拙之辩——论书法中的巧与拙
米芾审美理想中的“晋人格
书论的语言形式及其思维模式
项穆生卒年新考
模块化:中小学书法教学设计的路径选择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下中国书法关注度研究
论宋高宗的三次书学转向
新见“第一”宋拓唐摹《十七帖》考论——故宫博物院“李日华藏本
儒学观念下的洪亮吉书法研究
自然观念与隋唐书法理论的建构
当代书法与人文精神机制同构相生的文化反思
从米宪书法论及南宋版刻行草书
……

摘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