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钢结构基本原理(第2版)

钢结构基本原理(第2版)

  • 字数: 43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3-01
  • 商品条码: 97871122291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崔佳、熊刚主编的《钢结构基本原理(第2版)》是在第一版基础上,根据新修订的《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等标准、规范以及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修订而成。全书系统介绍了钢结构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计算方法、结构特点及钢构件的稳定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钢结构的材料、钢结构的失效形式及设计计算方法、钢结构的连接、钢结构的稳定、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拉弯和压弯构件等。本书可作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建筑钢结构设计、施工等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1绪论
1.1钢结构的特点
1.2钢结构的应用和发展
1.2.1钢结构的应用
1.2.2钢结构的发展
2钢结构的材料
2.1钢结构对钢材的要求
2.2钢材的主要性能
2.2.1钢材在单向均匀受拉时的工作性能
2.2.2钢材在复杂应力作用下的工作性能
2.2.3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作用下的工作性能
2.2.4钢材的冷弯性能
2.2.5钢材的冲击韧性
2.3各种因素对钢材主要性能的影响
2.3.1化学成分
2.3.2冶金缺陷
2.3.3钢材硬化
2.3.4温度影响
2.3.5应力集中
2.4钢结构用钢材的种类和钢材规格
2.4.1钢材的种类
2.4.2钢材的选择
2.4.3钢材的规格
3钢结构的失效形式及设计计算方法
3.1钢材的破坏形式
3.1.1塑性破坏
3.1.2脆断
3.2钢结构的失效方式
3.2.1强度不足
3.2.2失稳
3.2.3损伤累积及疲劳
3.2.4刚度不足
3.3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设计表达式
3.3.1极限状态
3.3.2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3.3.3设计表达式
3.4容许应力法和疲劳计算
3.4.1容许应力法
3.4.2钢材疲劳的特点及其计算思路
3.4.3正应力常幅疲劳的计算
3.4.4剪应力常幅疲劳的计算
3.4.5变幅疲劳和吊车梁的欠载效应系数
4钢结构的连接
4.1焊缝连接的基本知识
4.1.1焊缝连接的特点
4.1.2焊缝连接的形式
4.1.3焊缝符号表示
4.1.4焊缝施焊的位置
4.1.5焊缝施焊的方法
4.1.6焊缝缺陷及检验
4.2角焊缝连接的设计
4.2.1角焊缝的工作性能
4.2.2直角角焊缝强度计算的基本公式
4.2.3斜角角焊缝的计算
4.2.4角焊缝的等级要求
4.2.5角焊缝的构造要求
4.2.6直角角焊缝连接计算的应用举例
4.3对接焊缝连接的设计
4.3.1焊透的对接焊缝连接设计
4.3.2焊透的对接焊缝连接应用举例
4.3.3部分焊透的对接焊缝连接设计
4.4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
4.4.1焊接残余应力的分类
4.4.2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4.4.3焊接变形的形式
4.4.4减少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的方法
4.5螺栓连接的基本知识
4.5.1螺栓连接的形式及特点
4.5.2螺栓的排列要求
4.5.3螺栓连接的构造要求
4.5.4螺栓的符号表示
4.6普通螺栓连接的设计
4.6.1螺栓抗剪的工作性能
4.6.2普通螺栓的抗剪连接
4.6.3普通螺栓的抗拉连接
4.6.4普通螺栓受拉剪共同作用
4.6.5普通螺栓连接计算的应用举例
4.7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
4.7.1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及抗滑移系数
4.7.2高强度螺栓的抗剪连接
4.7.3高强度螺栓的抗拉连接
4.7.4高强度螺栓受拉剪共同作用
4.7.5单个螺栓连接承载力设计值公式汇总
4.7.6高强度螺栓连接计算的应用举例
习题
5钢结构的稳定
5.1受压构件的弯曲失稳
5.1.1理想轴心受压构件的弯曲屈曲
5.1.2初始缺陷对压杆稳定的影响
5.1.3轴心压杆的极限承载力
5.1.4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
5.1.5杆端约束对压杆稳定的影响——计算长度
5.2构件的扭转应力
5.2.1概述
5.2.2等截面构件的自由扭转
5.2.3构件的约束扭转
5.3构件的弯扭屈曲
5.3.1受弯构件(梁)的侧向弯扭屈曲
5.3.2轴心压杆的扭转屈曲和弯扭屈曲
5.3.3双轴对称截面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
5.4矩形薄板的屈曲
5.4.1薄板屈曲的平衡方程
5.4.2荷载作用于中面的薄板临界荷载
5.4.3各种边缘荷载共同作用下的薄板稳定
5.4.4薄板的屈曲后强度
习题
6轴心受力构件
6.1轴心受力构件的特点和截面形式
6.2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6.2.1强度计算
6.2.2刚度计算
6.2.3轴心拉杆的计算
6.3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
6.3.1轴心受压构件的多柱子曲线
6.3.2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的计算
6.4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
6.4.1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组成及应用
6.4.2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6.4.3格构柱分肢的稳定性
6.4.4缀材及其连接的计算
6.5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
6.5.1板件的局部稳定性
6.5.2轴心受压构件组成板件的容许宽厚比
6.5.3腹板屈曲后强度的利用
习题
7受弯构件
7.1受弯构件的类型和应用
7.1.1实腹式受弯构件——梁
7.1.2格构式受弯构件——桁架
7.2梁的强度和刚度
7.2.1梁的抗弯强度
7.2.2梁的抗剪强度
7.2.3梁的局部承压强度
7.2.4梁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折算应力
7.2.5梁的刚度
7.3梁的整体稳定
7.3.1梁整体稳定的概念
7.3.2梁整体稳定的保证
7.3.3梁整体稳定的计算方法
7.4梁的局部稳定
7.4.1受压翼缘的局部稳定
7.4.2腹板的局部稳定
7.4.3加劲肋的构造和截面尺寸
7.4.4支承加劲肋的计算
7.5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的梁设计
7.5.1腹板屈曲后的抗剪承载力Vv
7.5.2腹板屈曲后的抗弯承载力Meu
7.5.3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梁的承载力
7.5.4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的梁的加劲肋设计
习题
8拉弯和压弯构件
8.1拉弯和压弯构件简介
8.2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强度和刚度
8.2.1强度计算
8.2.2刚度计算
8.3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
8.3.1单向弯曲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
8.3.2双向弯曲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
8.4格构式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
8.4.1单向弯曲格构式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
8.4.2双向弯曲格构式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
8.4.3缀材的计算
8.5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和屈曲后强度
8.5.1翼缘和腹板的宽厚比
8.5.2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的构件设计
习题
附录1钢材和连接的强度设计值
附录2受弯构件的挠度容许值
附录3梁的整体稳定系数
附3.1等截面焊接工字形和轧制H型钢简支梁
附3.2轧制普通工字钢简支梁
附3.3轧制槽钢简支梁
附3.4双轴对称工字形等截面悬臂梁
附3.5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的近似计算
附录4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附4.1a类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附4.2b类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附4.3c类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附4.4d类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附4.5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的计算公式
附录5疲劳计算的构件和连接分类
附5.1非焊接的构件和连接分类
附5.2纵向传力焊缝的构件和连接分类
附5.3横向传力焊缝的构件和连接分类
附5.4非传力焊缝的构件和连接分类
附5.5钢管截面的构件和连接分类
附5.6剪应力作用下的构件和连接分类
附录6型钢表
附6.1普通工字钢
附6.2热轧H型钢
附6.3部分T型钢
附6.4普通槽钢
附6.5等边角钢
附6.6不等边角钢
附6.7热轧无缝钢管
附6.8电焊钢管
附录7螺栓和锚栓规格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