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典沐心第6卷:人际卷

经典沐心第6卷:人际卷

  • 字数: 24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宋伟
  • 出版日期: 2018-12-01
  • 商品条码: 97875636618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经典沐心》是一套兼有学习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丛书,推荐使用方法如下:1.碎片化学习:因为每条沐心相对独立,读者接近可以利用闲散的碎片化时间阅读,两三分钟就获得一则国学经典的知识,品读一段富有哲理的故事。 2.践行式学习:《论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对所学知识及道理进行践行,是优选的学习内化方式。关键是国学经典中提倡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只有真正加以践行,才能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身心受益。 3.主题式学习:适合于团队或个人进行某方面素养的针对性提升。比如某企业可以集中一段时间侧重学习诚信的相关内容,提升员工诚信的职业素养。4.问题解决式学习:比如家长发现孩子某个阶段比较懒惰,可以集中学习有关勤奋的国学经典,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感受勤奋的益处,从而主动改正自己的不足。5.朗读浸润式学习:通过个人朗读、集体诵读的方式,浸润在国学经典的氛围中,感受古圣先贤的智慧和能量。适合晨读及团队晨会。6.研讨式学习:适合通过沙龙等方式,进行深度交流、研讨。7.追溯式学习:每则经典沐心都对应着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作品。读者接近可以藉此追溯到整部作品进行深入学习,以便更全面透彻地了解圣贤的思想。如能通过经典沐心发散的点,追溯至相关主题的线,慢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个面有所了解,那将是最理想的状态。期待着在未来的路上,我们更多人受益于国学智慧的引领,一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内容简介
全书共包括200则短文,每则短文包括“原典”“释义”“沐心”三个部分,“原典”均摘自中国古典名著,句句经典且寓意深刻、朗朗上口;“释义”是将这些古典的名言警句就行解释,使读者能够明白其含义;“沐心”是这则短文的重点,先讲述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再将故事的主旨与寓意与“原典”进行有机结合与阐述,进而得出一些令人深思的哲理,读后能使读者的身心得到浸润,对读者的修身养性、做人做事、思维提升、习惯养成等均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宋伟,2000年开始在中国石油大学任教,现为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师。长期钻研如何用国学智慧解决企业管理与营销问题。2013年与另外两名老师共同创建了青岛国学智慧沙龙。作为青岛国学智慧沙龙创始人与策划人,近五年时间与众多老师共同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方位、立体式公益传播:举办二百余期公益国学智慧沙龙、举办七期国学与管理智慧论坛、打造经典沐心国学堂、国学智慧空中课堂、经典沐心公众账号,近万人次受益。坚持编写《经典沐心》一千余则,三年来每天不间断发布,影响力巨大,受益人数众多。被聘为西海岸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志愿者,青岛国学智慧沙龙被西海岸新区授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示范基地。
目录
孝悌之德/ 001 君子无争/ 004 远害之道/ 007 先择后交/ 010 ~~
摘要
    【原典】 孝,德之始 也;悌,德之 序也.,信,德之厚也;忠, 德之正也。 ------孔子家语 [释义] 孝敬父母是道德的起点,敬爱兄长体现道德的次序,守信体现道德 的敦厚,忠诚体现道德的纯正。 [延展] 郑濂,字仲德,是明朝时浦江人。到郑濂这一辈,郑家大概三百多 年没有分家了,人称“义门”,太守赠匾“天下第一家” 。 一次,郑濂奉旨去京城面圣,明太祖问他一家有多少人,郑濂回答 说:“有一千多人。”明太祖说:“真的是‘天下第一家’啊!”当时 正值河南进贡香梨,明太祖于是赐给郑濂两枚香梨。郑濂到家后,召集 所有家人,向皇帝的住地叩首谢恩后,找来两个装满水的大缸,将香梨捣碎后放人缸中,然后让所有的家人分着喝。皇帝知道后非常高兴,于 是亲书“孝义家”三个大字赐之,并加盖玉玺。 后来有人诬告郑家结交叛逆罪人,官吏前去抓捕,郑家兄弟六人 争相要跟随官吏前去,最后由郑濂的弟弟郑提前往。当时郑濂正在京 城,他赶去拦住弟弟说:“我是兄长,应该由我去。”弟弟说:“哥哥 你已经老了,应当由我前往。”就这样,兄弟两人争相人狱。明太祖 知道后说:“像这样孝义的人,怎么会去追随他人反叛呢?”随即将诬 陷之人治罪,并重用郑家子弟为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