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数前教育(上)/科学学习学前数学

数前教育(上)/科学学习学前数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刘勇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121356254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含金量高,真正培智,因材施教; 2. 查缺补漏,指导具体,便于自学; 3. 全面经典,深刻有趣,科学系统; 4. 绿色印刷,书香扑面,健康阅读。 "
内容简介
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逻辑数理知识的获得。例如:数目概念的获得,儿童要能够数出4朵花,对"4朵”这个数量的认识并不来自任何一朵花,这个数量的属性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即所有的花构成了一个数量为"4”的整体。儿童要获得"4"这一数目概念,不是通过简单直接的感知,而是通过一系列动作的协调,从而得到物体的总数。这种协调至少体现出三种逻辑关系:(1) 对应关系―手点的动作和口数的动作相对应,如手点到第3朵花,口中说出"3”;(2) 序列关系―口中数的数和手点的物是连续而有序的,如:朵、第2朵、第3朵、第4朵的顺序;(3) 包含关系―知道很后一个数表示的是一个总数,是一个总体,它包含了其中的所有个体,如:幼儿数到第4朵后,能说出总数,知道总数是"4”。综上可见,一个数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代表,而且是一种抽象的逻辑关系和数觉的体现。生活是很好的"活”教材!
作者简介
刘勇,全国“科学高效学习数学运动”发起人,知名竞赛数学与教育专家,“数学核心技术”掌握者。其爱好与能力广泛,能从数学课堂到奥林匹克,从幼儿数学到初中数学,从数学思想到数学文化,能让后进生成为优等生。
目录
章 量 一、什么是“量” /2 二、为什么要先学习“量” /2 三、怎样学习“量” /3 四、量的相对性的学习 /34 五、量的守恒的学习 /38 1.什么是“量的守恒”/39 2.为什么要学习 “量的守恒”/39 3.怎样学习“量的守恒”/39 4.“量的守恒”观念的评价方法/42 5. “量的守恒”的学习/43 六、量的差异性的学习 /59 1.什么是“量的差异性”/60 2.为什么要学习“量的差异性”/61 3.怎样学习“量的差异性”/62 七、测量的学习 /66 1.长度测量 /72 2.面积测量 /73 3.容积测量 /75 4.体积测量/75 5.质量测量/75 6.温度测量/76 7.角度测量/76 八、量的排列与排序的学习 /81 1.什么是“排列与排序”/83 2.为什么要学习“排列与排序”/85 3.怎么学习“排列与排序”/87 九、时间的学习 /100 1.什么是“时间”/101 2.为什么要认识“时间”/102 3.怎样认识“时间”/103 十、货币的学习 /132 1.什么是“货币”/133 2.为什么要认识“货币”/134 3.怎样认识“货币”/136 第二章 图形 一、什么是“图形” /142 二、 为什么要学习“图形” /148 三、怎样学习“图形” /149 四、图形掌握的评价 /159 五、图形的学习 /161
摘要
    DELICACYCONTENTS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