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双语译林:聪明的消遣-毛姆谈英国文学(附英文原版1本)
字数: 303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出版日期: 2018-09-01
商品条码: 978754477640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32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42.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天才小说家毛姆的文学评论集; 轻巧、睿智、辛辣,纯正的毛姆“魅力”; 毛姆的作品被村上春树、马尔克斯、白岩松、杨澜、张爱玲等众多名人所喜爱并推崇; 这是一本关于英国文学的评论之书,既有对名著的评论,也有关于它们作者的八卦,还有毛姆对于阅读和哲学的洞见; 名家名著;双语对照。
内容简介
主要选自W.S.毛姆的三部重要散文作品,即《书与你》《十大长篇及其作者》和《毛姆短篇小说全集》,多为毛姆的读书心得和感想,而且写得比较随意,不拘一格,故称为“读书心得”。本书丰要内容有:我们为何读书;名作家所写出的名著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读书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作者简介
威廉· 萨默塞特·毛姆(W.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文艺评论家,被公认是20 世纪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很广、很受欢迎的英国作家之一,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他的小说机智、幽默,常在讥讽中潜藏对人性的怜悯与同情。作品有: 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面纱》《月亮与六便士》《刀锋》《寻欢作乐》,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卡苏里纳树》《马来故事集》等。 译者简介: 李博婷,北京大学副教授,英语文学研究者,主要研究英国中世纪、十八世纪和二十世纪文学。
目录
译序并毛姆小传……………………………………………1 《书与你》第一篇… ………………………………………1 亨利?菲尔丁与《汤姆?琼斯》… …………………… 14 简?奥斯汀与《傲慢与偏见》… ……………………… 40 查尔斯?狄更斯与《大卫?科波菲尔》… …………… 68 艾米莉?勃朗特与《呼啸山庄》… …………………… 98 吉卜林与其短篇小说……………………………………131 《毛姆短篇小说全集卷一:东方与西方》自序… ……160 《毛姆短篇小说全集卷二:满天之下》自序… ………180
摘要
《书与你》第一篇 一个人说话时,经常不注意。我在一本名为《总结》的书里说,年轻人经常问我应该读什么书好。我当时没有考虑说这话的后果,可是此后我就收到了各色人等的大量来信,问我给了什么建议。虽然我对来信尽量作答,但这事无法在私信中说清,再加上似乎有很多人希望得到指导,那么我想我不如从自身经历出发,简要陈述一下我的建议,让读者能够读一些既有趣又有益的书。 我想强调的第一件事是,读书应是令人享受的。当然有很多书是我们不得不读的,或为通过考试,或为获取信息,但是读那类书无法获得快乐。读它们是为了获取知识,我们至多能期待的就是坚持把书读完,且不觉得厌倦,谁让我们有需求呢。在读那些书时,我们是抱着不得不读,而不是喜欢去读的心态,但这不是我想谈的那种读书。以下我将提到的书既无法帮你获得学位、赚钱谋生,也不能教你驾驶船只,或使熄火的马达重新转动起来,但它们能使你活得更充实。不过,如果你不喜欢读那些书,它们也无法使你充实。 我这里说的“你”是指成年人,是那些工作之余有一定闲暇并想读读书的人,而且,他想读的书是那类如果不读会让他觉得很可惜的书。我说的“你”不是“书虫”,“书虫”自可在书山中找到自己的一条路,他的好奇心会引他走上很多乏人问津的幽僻蹊径,自会在寻得几乎被人遗忘了的好书时收获乐趣。我想谈论的仅是那些“杰作”,那些长久以来被人们一致认为至高无上的作品。那些杰出的作品我们本应都读过,但可惜,其实只有少数人读过。有些杰作得到过优选的评论家们的一致认可,文学史家也曾花过相当篇幅对之进行讨论,但如今普通人已经无法读之乐之了。这类作品对研究者而言很重要,但是时代在变化,人们的品味在变化,书中滋味早已被剥夺殆尽,如今再读它们不靠意志力则难以卒读了。且让我略举一例。我曾读过乔治?艾略特的《亚当?比德》,但我无法以手扪心,说我读时愉快。我本就出于责任感而读,读完时我长出了一口气,庆幸自己终于读完了。 对于这类书,我不想置词。每个人都是优选的评论家。不管学者们如何评价一本书,哪怕他们对它一致称颂,但只要你对这本书不感兴趣,那它也与你无关。不要忘了批评家们也经常犯错,评论史也充满了最知名的评论家们所犯的错,读书的你才是你所读之书价值的最终评判者。这一点自然也适用于我将要给你推荐的书。我们人人不同,只是大略相像,因此不必假设对我有意义的书对你也会如此。不过,我读完这些书后感到充实,假如我没读过它们,我就不会是现在的我了。如果你们中有人因为听了我的话,而去读我推荐的书,却又无法卒读,那么我恳请你们,就放下它吧。一本书,你要是不喜欢读,就不会对你有任何用处。没有人有义务去读诗、读小说,或读我们归类为“美文”①(我希望我知道这个词的英文,但我不认为有这么一个英文词)的那类作品。人只需为了乐趣读书。谁能肯定地说,能给一个人带来乐趣的,也必能让另一个人觉得有趣? 但是切勿以为享受乐趣是不道德的。乐趣本是一大善,所有乐趣都如此,只是它会造成不同的后果,理智者会刻意避开某些乐事。乐趣也无须粗俗或肉欲。那些懂得“智识之乐”最令人满足和最长久之人是一代人中的智者。人生在世,不如养成读书的习惯,那会让你受益匪浅。盛年之后,只有不多的几项消遣能令你满意。游戏中只有单人纸牌、解象棋残局和填字游戏是你无须对手就可以独自玩耍的。读书却无此不便,它是专享一桩可以随时拿起,想做多久就做多久,有其他事来时又可以随时放下的事情。除此之外,大概只有针黹之事有同样功效,不过做针线会使焦躁不安的情绪越发焦躁。在如今有了公共图书馆和廉价版图书的幸福日子里,没有其他娱乐能像读书这样可以如此低价地获得。养成读书习惯等于给自己构筑了一个避难所,可以让你逃离人世间几乎所有的苦难。我说“几乎所有”,是因为我不假装读书能缓解饥饿的折磨,或减轻单相思的痛苦。但是,几本令人入迷的侦探小说和一个热水瓶足可以使任何人忽略最严重的伤风。相反,如果一个人被迫去读那些令他厌烦的书,他还怎么能养成为阅读而阅读的习惯呢? 为方便起见,以下我将按时间顺序谈一下我要谈的书,可是如果你决定要读这些书的话,我却觉得你没有必要按此顺序去读。更好的建议是你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我甚至觉得你没必要一本接一本地读。就我个人而言,同时读四五本书才更惬意。毕竟,你每天心境不同,即使是一天内,你也不是总抱着一样的急切感去读一本书。在这些事上随意即可,我当然选择最适合我的方案。于是上午开始工作前,我会先读一会儿科学或哲学书,因为读此类书要求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这样开始有助于我一天的工作。接下来工作做完,我感觉放松,却又不想做劳心费力之事时,我会读点历史、散文、评论或自传,晚上则读小说。除此之外,我手边还总有一卷诗,以便有心情之时展卷。我的床头也总放着一本那种难得一遇的书,哦,就是那种可以随意翻开一处,任意读上一段又可以平静放下的书。 言归正传。我书单上的第一本书是笛福的《摩尔?弗兰德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英国作家比笛福写得更逼真。当你读他这本书的时候,你很难想起来自己是在读小说,你更像是在读一份写得精湛至极的报告。你确信他书中人物说的话是他们本来就会说的话,他们做的事也合情合理,你毫不怀疑他们在那种情况下一定会如此表现。《摩尔?弗兰德斯》不是一本符合道德准则的书。其内容驳杂、粗俗、野蛮,但我认为它有一种英国人性格里固有的活力。笛福几乎没有想象力,也不够幽默,但他有着宽广丰富的生活经历。他还是个优秀的记者,他对稀奇事和生动的细节有着敏锐的观察力。笛福没有高潮观念,也不试图构建什么模式,因此读者不会被自己不想抵抗的力量裹挟席卷,他会随波逐流一直向前走,可能当他来到一条小巷时,他就会溜进去走掉了。说得更清楚一点就是,写得一样的东西读完两三百页后,读者会厌倦。这其实没什么不好。就我个人而言,我倒是很愿意陪着作者一路前行,直到他最后给他那下流粗鄙的女主人公找到一个体面的、悔悟后的避难所。……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