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谈美书简

谈美书简

  • 字数: 11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 作者: 朱光潜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9014677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17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读经典美学 享生活美意;美学入门推荐阅读之书;朱光潜晚年潜心之作;季羡林、李泽厚、余光中力荐;一本关于美学知识的不错收藏之作;一部美化人生、净化心灵的美学巨著;于无形中提升美感修养、提高艺术品位
内容简介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晚年创作的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书中,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入门书籍。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省桐城县人。现当代有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先后就读于香港大学文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是中国美学界的非常不错,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靠前人,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蜚声中外。主要著作有《谈美》《谈美书简》《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目录
《谈美书简》目录:一 代前言: 怎样学美学? / 1、二 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 15、三 谈人 / 31、四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一些误解 / 47、五 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 61、六 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一些禁区 / 81、七 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 99、八 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 117、九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 / 135、十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 151、十一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 169、十二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 185、十三 结束语: “还须弦外有余音” / 203
摘要
    朋友们:
     谈美,我得从人谈起,因为美是一种价值,而价值属于经济范畴,无论是使用还是交换,总离不开人这个主体。何况文艺活动,无论是创造还是欣赏、批评,同样也离不开人。
     你我都是人,还不知道人是怎么回事吗?世间事物很复杂因而很难懂的莫过人,懂得人就会懂得你自己。古希腊人把“懂得你自己”看作人的优选智慧。可不是吗?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总而言之,有心灵。西方还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魔鬼固诡诈多端,仙子也渺茫难测。
     作为一种动物,人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他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猿,又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类人猿发展到人。正如人的面貌还有类人猿的遗迹,人的习性中也还保留一些兽性,即心理学家所说的“本能”。
     我们这些文明人是由原始人或野蛮人演变来的,除兽性之外,也还保留着原始人的一些习性。要了解现代社会人,还须了解我们的原始祖先。所以马克思特别重视摩根的《古代社会》,把它细读过而且加过评注。恩格斯也根据古代社会的资料,写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还详细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这对研究美学是特别重要的。古代社会不仅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政权的摇篮,而且也是宗教、神话和艺术的发祥地。数典不能忘祖,这笔账不能不算。
     从人类学和古代社会的研究来看,艺术和美是怎样起源的呢?并不是起于抽象概念,而是起于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和女俘以及劳动生产之类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中国的儒家有一句老话:“食、色,性也。”“食”就是保持个体生命的经济基础,“色”就是绵延种族生命的男女配合。艺术和美也很先见于食色。汉文“美”字就起于羊羹的味道,中外文都把“趣味”来指“审美力”。原始民族很早就很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他们用发亮耀眼的颜料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以唱歌作乐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关于这些,格罗斯(K. Gmos)在《艺术起源》里讲得很详细,较易得到的普列汉诺夫的《没有地址的信》也可以参看。
     在近代,人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一个活人时时刻刻要和外界事物(自然和社会)打交道,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人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为着生活的需要,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复杂过程简化为刺激到反应往而复返的循环弧。外界事物刺激人的各种感觉神经,把映象传到脑神经中枢,在脑里引起对对象的初步感性认识,激发了伏根很深的本能和情感(如快感和痛感以及较复杂的情绪和情操),发动了采取行动来应付当前局面的思考和意志,于是脑中枢把感觉神经拨转到运动神经,把这意志转达到相应的运动器官,如手足肩背之类,使它实现为行动。哲学和心理学一向把这整个运动分为知(认识)、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
     心理学在近代已成为一种自然科学,在过去是附属于哲学的。过去哲学家主要是意识形态制造者,他们大半只看重认识而轻视实践,偏重感觉神经到脑中枢那一环而忽视脑中枢到运动神经那一环,也就是忽视情感、思考和意志到行动那一环。他们大半止于认识,不能把认识转化为行动。不过这种认识也可以起指导旁人行动的作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就是针对这些人说的。
     P33-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