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公共法哲学 转型中国的法治与正义

公共法哲学 转型中国的法治与正义

  • 字数: 44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作者: 孙国东
  • 出版日期: 2019-02-01
  • 商品条码: 97875093985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4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1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在专业法哲学、政策法哲学和批判法哲学等法哲学知识形态之外,建构“公共法哲学”的知识形态,并阐发一种“作为转型法哲学的公共法哲学”理论模式。这种法哲学知识形态,以中国现代法律秩序的建构为根本理论关怀,主张以“转型法哲学”的理论模式承载“公共法哲学”的思想立场。为促进中国现代转型之政治理想(价值理想)与结构化情境(实践约束条件)之间的“反思性平衡”,本书采用“政治哲学建构与社会—历史分析(历史社会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取径,对“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上篇)、转型中国的法治(中篇)与转型中国的正义(下篇),进行了介入性的学理分析或实体性的理论建构。
作者简介
  
目录
代序:迈向作为“转型法哲学”的“公共法哲学”
导言:公共法哲学与法哲学的“公共转向”
跋:关于“公共法哲学”的虚拟对话
致谢
推荐者说
上篇 从“邓正来问题”到“转型法哲学”
第一章 “知识―法学”取径的社会―历史限度――以福柯话语理论为参照
第二章 现代转型与文化认同的重建――“邓正来问题”出场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三章 “转型法哲学”――政治哲学建构与社会―历史分析相结合
中篇 功能主义法治观与法治的“中国结”
第四章 功能主义法治观――基于法治中国政治理想与实践约束条件的探析
第五章 城市化背景下法治中国的社会基础――差序格局与法治中国的可能性
下篇 正义的中国情境与情境化的正义观
第六章 从“反正义的公平”到“底线正义”――基于转型中国一种典型社会正义观念的政治哲学分析
第七章 关联性正义――基于转型中国正义问题之整体性的政治哲学分析
第八章 共同政治文化范导下的国家中立性――转型中国文化认同建构的正当法则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