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牡丹亭/经典戏曲通俗小说

牡丹亭/经典戏曲通俗小说

  • 字数: 266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长江出版社
  • 作者: 汤显祖著蒋见深译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9261376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91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至高杰作经典原文+唯美小说化译写让你轻松读懂《牡丹亭》读懂中国人的情感密码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一本牡丹亭,一本中国人的情感史诗。全剧讲述了官家小姐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春日伤情而死,而后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汤显祖称“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作者简介
蒋见深:文献出身,热爱历史,也热爱文学。下笔写就千人面,故事评说随人遣,一个名字,一片丹心,一个故事,一人一生。愿写一生,写完一生
目录
一旅寄
二拾画
三祭魂
四关雎
五惊梦
六寻梦
七旁疑
八写真
九冥判
十冥誓
十一秘议
十二回生
十三移镇
十四骇变
十五折寇
十六耽试
十七遇母
十八榜下
十九圆驾
作者题词
第一出 标目
第二出 言怀
第三出 训女
第四出 腐叹
第五出 延师
第六出 怅眺
第七出 闺塾
第八出 劝农
第九出 肃苑
第十出 惊梦
第十一出 慈戒
第十二出 寻梦
第十三出 诀谒
第十四出 写真
第十五出 虏谍
第十六出 诘病
第十七出 道觋
第十八出 诊祟
第十九出 牝贼
第二十出 闹殇
第廿一出 谒遇
第廿二出 旅寄
第廿三出 冥判
第廿四出 拾画
第廿五出 忆女
第廿六出 玩真
第廿七出 魂游
第廿八出 幽媾
第廿九出 旁疑
第三十出 欢挠第卅一出 缮备
第卅二出 冥誓
第卅三出 秘议
第卅四出 ?药
第卅五出 回生
第卅六出 婚走
第卅七出 骇变
第卅八出 准警
第卅九出 如杭
第四十出 仆侦
第四十一出 耽试
第四十二出 移镇
第四十三出 御淮
第四十四出 急难
第四十五出 寇间
第四十六出 折寇
第四十七出 围释
第四十八出 遇母
第四十九出 淮泊
第五十出 闹宴
第五十一出 榜下
第五十二出 索元
第五十三出 硬拷
第五十四出 闻喜
第五十五出 圆驾
摘要
    石姑一听,门外也是一位出家人,且那人声音俏丽,想必年纪不大,便说道:“小姑姑且等等,我来为你开门。”
     她打开园门,门外果真立着一个年轻道姑。她虽是出家人,可青灰衣裳掩不住青春,素净面容盖不了风流。
     那小道姑见她便笑:“小道姑从邵阳郡来,敢问借宿。”
     “知道,知道。”
     小道姑听她如此急匆匆地说,又笑。
     石姑说道:“东厢房住着岭南来的柳公子,下厢房虽然鄙陋,但还算干净整洁,小姑姑若不嫌弃,便先歇下吧。”
     “多谢老姑姑。”小道姑躬身答谢,忽然瞧见石姑手中的梅花,“老姑姑为何折了几枝残梅?”
     “只为悼念亡人。”
     “今夕道场是否也是为亡人而设?”
     “是也。”
     石姑又说道:“我且引你到厢房去,边走边说。”
     一路春深夜色,野虫嗡鸣,那一道弯弯月牙儿斜挂,晃荡晃荡,藏进了阴冷的云后。
     石姑还未开始说,小道姑便迫不及待地问起:“敢问老姑姑,这亡人是谁?”
     “这园子本是杜太守的宅子。三年前,杜小姐爱花而亡,埋于此地,亡人便是这杜小姐。”
     “如何不见那杜太守?”
     “太守勤政爱民,升了安抚使,往淮扬去了。”
     “如何又说杜小姐是爱花而亡?”
     “杜小姐闲闷之余,到后花园游玩,不想赏花惜花,思郁成疾,年纪轻轻便离人世而去。也可怜杜太守与杜夫人,膝下只有小姐一个孩子,竟在青春时节便没了。”
     “倒是可怜。”
     石姑草草答道:“谁说不可怜?”
     正说着话,石姑抬头一看,已走到了下厢房门前,她打开屋门道:“小姑姑便在此歇息吧。”
     “在此借宿,无以回报,愿助老姑姑登坛,超度杜小姐亡魂。”小道姑说着,放好行囊,便朝石姑深深施礼。
     “如此也好。”
     小道姑见她答应了,双颊一擎,绽开活泼笑容,再一施礼:“请老师父拈香。”
     石姑带她到殿中,只见坛前两张神仙画像,一位南斗真妃,一位东岳夫人,石姑点香一拜,再拜,三拜。
     “仙真在上,威光无量,今日为杜丽娘一点香魂,愿她早日超度升天。”
     “愿她来世男儿郎也好,女儿郎也罢,莫要再少年亡故。”
     她拜过神仙,点过香火,又将那几枝折来的梅花插入净瓶之中,供在神像之前。
     见花如见人一般,她心绪难平,又朝着那梅花说道:“小姐,若你有知,便安心去吧。”
     她话音刚落,冷??的风便打着旋刮过去,教人肌骨都是冷冷一颤。
     “噫!这风真是阴冷。”小道姑忍不住惊呼。
     她的大惊小怪教石姑有些不悦,石姑伸开因冷风缩起的脖子,暗暗瞥她一眼: “已经做完,小姑姑同我去用晚斋吧。”
     石姑引着小道姑离去,却瞧见月儿已经失去踪影了,浓浓云雾将星月缠紧,柔和清风也作惨兮兮的徘徊模样。
     或是刚刚做过,石姑也觉梅花观中有些阴沉,纵然亡人是干思万念的人儿,她也觉得有些害怕。
     吃过斋饭后,夜风忽然大了起来,呼啸着来回冲闯,却不见半点要落雨的意思。
     她担心净瓶中那几枝梅花被风摧残,又要收拾东西,便拜托小道姑先去殿中探望。
     小道姑来到殿中,只见风吹得灯火跳跃,明灭不已,灯影摇晃间,一抹秀丽身影从飘摇的绣幡中一闪而过。
     小道姑又惊又奇,一时叫喊起来:“老姑姑,你快来!你快来!”
     “怎么大惊小怪起来?”石姑恰巧赶到,走进殿中。
     “刚刚灯影荧煌,风又乍起,只瞧见一个女神仙抬袖拂起花幡,一闪便没有了踪影。”小道姑似乎惊魂未定,也抬起手,比拟拂幡的模样。
     “那神仙什么模样?”
     P14-1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