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麒麟之志/陈舜臣随笔

麒麟之志/陈舜臣随笔

  • 字数: 55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 作者: (日)陈舜臣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461665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17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陈舜臣通过自作的八十八首各种韵律诗、词并以随笔形式自我解读的“诗话”,也是陈舜臣的一部自传体随笔。在这里,陈舜臣讲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形式的对祖国、对神秘西域、对异国他乡、对亲朋好友的难以释怀之情。通过这些诗话,读者可以感受到并非诗人的陈舜臣给予读者的那份宁静以及不乏奔放的韵律,可以感受一种来自作者内心深处的温暖凝视。陈舜臣通过“诗”这品质淌在血脉中的优美语言形式不仅缓缓而谦逊的展示了他的儒雅才华,还通过“话”为读者娓娓道出我们熟知或未知的历史长河中点滴而凝重的故事。
作者简介
陈舜臣(1924—2015),以创造推理小说、中国历史小说叱咤日本文坛五十余载,但是其文化随笔的价值却常常被忽略。他善于挖掘中日文化在琐碎日常中的诸多差异以及背后深刻的渊源,并将其用大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文风儒雅,笔触生动而又富有哲思。其随笔展现了不同视角及不同文化观照下的中国历史,在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中日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目录
一 甲子篇 二 乙丑篇 三 丙寅、丁卯篇 四 戊辰篇 五 己巳篇 六 庚午篇 七 辛未、壬申篇
摘要
    一九八五年是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我有幸被邀请参加了在福州举行的研讨会。一八三九年为了解决鸦片问题,林则徐受命于当朝皇帝,作为钦差大臣被派往广东,这一年他虚岁五十五。与英国之间发生的战事被世间称为“鸦片战争”,所以也可以说东亚近代史就始于这场战争。于是,研讨会的主题并不有且只有于林则徐,也涉及中国的现代化。
     因我写过一部小说描写鸦片战争的缘故,所以被邀请参加了研讨会。福州是林则徐的出生地,也是他的陵墓所在。而我虽然多次来过福州,但是没有去过林则徐的墓地。因为墓地在军事区里面,就是说在军事要塞的里面。为了纪念林则徐,这次得到特殊许可后,我们前往林则徐墓地参观。虽说墓地在军事区里面,其实就在军事要塞入口处不远的地方。在担任总督期间,林则徐为其父亲修建了墓地,而他自己很后也葬在了这里。墓地很大,虽有很多这样的墓地被毁坏,但他的陵墓由于在军事区里面而幸免。
     主办研讨会的是福建社会科学院,该院院长林子东女士是林则徐的直系第五代子孙。她是个身材矮小很和蔼的中年女子。
     福州研讨会结束后,我因收集素材和采访去了厦门。去年曾和司马辽太郎先生一行去过厦门,但此次没有绕道德化而是径直到了厦门。
     厦门原隶属于同安县,郑成功(1624―1662)将其改名为思明州。其意是思念明王朝。由于这里白鹭甚多,所以厦门的雅称叫作鹭江。
     厦门
     一只思明鹭,
     念归缝白云。
     故乡秋未老,
     莫复恨离群。
     清晰可见一只闻名遐迩的厦门白鹭在高高的蓝天上,据说因这里的环境污染白鹭曾一度失去踪影,只有少数几只思恋故土的白鹭飞回,在白云之间盘旋,好似缝合被撕裂的白云一样。因厦门市环保措施的成功,故乡时值秋意盎然,成双结对的白鹭一定也在相互追逐着嬉戏,再也不会因离群而怨恨什么了。
     从厦门飞往上海,又从上海坐火车直奔宁波。很久以来我就想拜访舟山列岛的普陀山,但一直没有机会。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曾占领这里,但据说在商讨是否将这里变为殖民地时,意见分歧很大。比较香港和舟山的结果,选中了香港。传说,占领舟山后,英军或生病或死亡的为数不少,这让英军给这里打上了不祥之地的烙印;另外,也有一种反对意见说,从防卫角度来看,这里距离英军驻扎地印度太远了。
     参加纪念林则徐研讨会是个绝好的机会,因此我决定前往舟山。从宁波坐船,四个半小时后抵达普陀山。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这个面积为十二万平方千米的岛屿全部是朝拜观音菩萨的道场。传说距南印度马拉巴尔海岸很近的PoTALAKA是观音居住的地方,汉字谐音译为“普陀洛迦”。就在舟山普陀山旁边有个更小的洛迦岛,这两个岛屿便组成了普陀洛迦。
     普陀山始创于日本僧人慧萼。当年(日本)嵯峨皇上很想去中国的五台山捐赠进香,慧萼和尚作为使者先后四次被派遣入唐。圆仁(慈觉大师)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也记载了慧萼的名字。唐朝大中十二年(858),慧萼和尚手捧从五台山恭请的观音像打算回国,然而所乘船只在普陀山海面搁浅无法行进。此事让慧萼和尚认定这是观音菩萨不愿意去日本,随后便在该地修建了一个小庙宇安顿下来。
     船只搁浅的一种说法是遇到了“铁莲花”,也有遇到了海豚的传说。因此,这一带的海面也曾被称作“莲花洋”。
     前汉末期,为了躲避王莽之乱,一个名叫梅福的仙人来到该岛,传说是来炼仙丹的。因而该岛曾取名为“梅岭”。自从慧萼来了之后便更名为普陀山了。
     岛内有很多寺庙,无论哪一个都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其中很大的寺庙便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因皇帝赏赐“普济群灵”银两而得名的“普济寺”。除了普济寺,还有法雨寺、慧济寺、潮音洞、大乘庵、梵音洞等。在日本开创黄檗山万福寺的隐元禅师出家前曾在普陀山潮音洞担任过“茶头”(在佛前献茶或向大众献茶的工作)。受“水户藩”盛邀的儒者朱舜水(1600―1682)也是从普陀山东渡去的日本。
     宋代王安石于庆历七年(1047)二十七岁时曾任知鄞县(宁波)县令,在此任职三年。王安石在任期间曾巡访过管辖内的舟山群岛,下面这首题为“游洛迦山”的五言律诗便是当时在洛迦山留下的。
     P45-4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