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大学之光:行走在云南深处的西南联大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 杨杨
出版日期: 2019-01-01
商品条码: 978722217821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14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4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西南联大时期各学科的有名教授、作家、诗人、学者,如罗常培、闻一多、邢公畹、费孝通、张之毅、陶云逵、高华年、马学良、杨立德、孙希磊、杨绍军、潘乃谷、傅懋、袁家骅等,记述他们不同的旅行经历,讲述他们的调查故事,展示他们为人类历史文明留存下来的丰厚价值。他们当年所目睹的人文历史现场和自然风光,以及他们在调查访问中所遭遇的困难、挫败、风险,甚至所付出的牺牲,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阅读的中国故事。
作者简介
杨杨,云南省通海县人,玉溪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短篇小说集《混沌的夏天》,中篇小说集《巫蛊之家》,长篇小说《雕天下》,长篇纪实文学《通海大地震真相》,长篇文化散文《小脚舞蹈》《摇晃的灵魂》《昆明往事》《通海秀山》等。作品散见于《花城》《作家》《大家》《北京文学》《美文》等省内外文学杂志。
目录
章 在路上
战前的彩云之南
古道上的阳光
滇越铁路上的奇异之旅
走进抗战初期的“安乐之乡”
第二章 一座大学与一座边城的关系
世界上“好看”的校舍
战火中的“文化之都
宛若大海中宁静的“知识小岛”
见证昆明的“慢生活
中国大学目前的一个“惊叹号”
第三章 行走在云南深处
费孝通:在云南乡村的伟大发现
袁家骅:阿细人的“诗生活
沈从文:玉龙雪山的“虹桥
陶云逵:从滇西北至滇东南的“山之魂”
姚荷生:一条虚构的铁路
黎国彬:独闯“夷”区
邢公畹:红河之月分外明
曾昭抡:一个沉迷在边疆“路”上的人
吴征镒:关于云南的“植物诗
第四章 闪烁在高原上的“大学之光”
从昆明至边城磨黑的一路“星火”
点燃手中的火把
面对西山龙门唱出“人的高歌”
南盘江畔的“乌金”
“三绝碑”上的“文字之光”
摘要
战前的彩云之南
无论从世界东西方的角度,还是中国南与北的位置来看,长沙临时大学选择了向“彩云之南”转移,就暗示或预示着这种选择的现实性与浪漫性,但却被历史证明是“英明之举”。
在我的想象中,那些选择了云南的师生们,一定会顾名思义,紧紧抓住这个“无比诗意的名字”而展开联想,他们遐思无限,浮想联翩,一切都因为云南的偏远而似乎与世隔绝,也因云南的“与世隔绝”而显得缥缈神奇,令人神往。
也许,云南在历目前能闻名天下,就是这种独特的“云”在其中发挥了无比的作用。我们从史书上知道,当其他省市的人用山河之方位或民族之别称来作为自己的省名、市名的时候,云南却因出现在天空的这种看得见的“云”而得名。《滇略》上说“汉武时,彩云见白崖,县在其南。故名云南”。《云南通志》也说“元狩间,彩云见南中,云南名始此”。
回到现实,彩云依然在缓慢地飘动着,在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之前,这座城邦的儿孙们、栖息者们,正在昆明翠湖、大观楼、西山、南屏街、文化巷、尚义街、钱局街、潘家湾……带着他们特定时代的特征、隐私或秘密,津津有味地散步、烤太阳、吃茶、恋爱、小吃、做梦……他们把自己的“思想”长时间地停滞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物品、每一个细节上,所以他们能不焦不躁地对待一切,每都显得很质朴、很天真、很静默、很平常、很缓慢、很慵懒,但他们的生命却因此饱满起来。我们也因此看到了他们的真正的表情、姿态、脾性、风格、观念和智慧,人们身上那些焦躁不安的东西也会被他们有力的“历史”冲走一些。我想,在相对闭塞的环境里,昆明人比外省人更自恋,也更自信,他们心中一定时常涌起对云南更赤忱更深厚的爱。
日本侵华战争的到来,云南的幻想气质和“与世隔绝”的特性,就让它成为战乱中一个罕见东方宁静古城,也成了中国南方“世外桃源”一样的抗战中的“大后方”。
只要翻阅中南半岛地图就可发现,由于云南所处的特殊位置,虽然偏居中国西南,但在地缘上是西方与东方的“很后”一个接触点,也是东方与西方“很早”的一个碰撞点。在这个点上的昆明城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交通枢纽,是许多条古驿道和茶马古道的交汇口,向东可通向贵阳和南宁,向北可通向成都和重庆,向南可抵达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向西可到达缅甸、印度等国。可以说,云南是通往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西便门”。
历史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不仅具有无穷的力量,也会创造无穷的机缘。在长沙临时大学选择昆明的28年前,历史就为昆明这座古老的城池“无奈”地画了一条线――滇越铁路。那时,随着这条中国早期靠前铁路的开通,从云南昆明到越南海防的入海口,恍然于1910年3月打通了。从此闭塞的云南开始面向世界,从此云南的许多村寨和城镇都发生了种种魔变,那些原先看不到也想象不到的事物,猝然而至,让人惊讶、慌张、狂喜、气愤、哭泣,不知如何是好?昆明也似乎在一夜之间,从一座悠闲无比的边地古城,骤然实现了自己的“近代化”。可以说,这个城市几乎是被一种近乎侵略的外来文明和野蛮力量,猛然推向云南早期工业文明的前沿。
滇越铁路通车后,云南人要到中原内地从此不再往东北方向走“五尺道”、翻越天险般的乌蒙山,而向南乘火车沿“滇越铁路,,经河口出国,到越南海防经香港到上海后,再改乘京沪铁路火车到北京,全部行程只需11天。
在滇越铁路没开通之前,昆明未免显得封闭、陈腐、压抑、老气横秋,又自以为是。当南边的这道“西便门”被打开之后,来自外部的种种力量,一路呼啸北上,迅速改变着这座古老的高原城邦的一切。很明显的变化是昆明迎来了各种商机,居民由此增多了,商业也随之兴盛起来。一批与商业的繁荣相关联的钱庄、牙行、会馆和戏院也不断出现了。在整个昆明市场上“欧美世界之舶来品,无不纷至沓来,炫耀夺目,陈列于市”。中外客商争先恐后地涌进昆明,开商号,设货栈,可谓“异域货物,充斥??”。昆明的城市面貌也在随之“魔变”,新型建筑材料如红毛泥(水泥)、玻璃和钢筋的从铁路上大量涌进,让许多昆明人家“风气大开,屋宇多取西式”。在塘子巷、巡津街、金碧路、正义路、华山西路一带,出现了许多法式建筑或中西合璧的洋房,形成了几条以西式建筑为主的新街道。人们的生活也开始变得“崇洋”和“时尚”起来,汽车、自行车、人力车逐渐取代了马车和轿子。有些人出入于西式餐厅和咖啡馆,“有些富有者甚至衣必革履呢羽(呢羽,泛指毛织品与丝织品,清中叶以后多指自国外输入者)西服,吃必西餐洋酒,住必西式洋楼,用必舶来品,以显其富贵和新派”。当时德国《西门子》杂志也利用他们国家“一些很好的知识分子和有关方面敢于开拓的人士”来评论昆明,说“在这个国家偏僻的内地,在那个远离世界潮流与西方文化隔绝的地方,也已有人将西方技术成就移植到自己的土地上。”
在这样一个越来越“近代化”的高原地区,在中国其他省市还依然保持和迷恋着自己的“速度”时,滇南各地却神奇般地接受了各种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新生事物”。
这一切,也许就是长沙临时大学选择昆明的“现实性”,那些学贯中西的教授们,来到这样一个偏远的“世界里”,等待他们的是各种不熟悉的“新生活”和“新知识”,这将让他们获得更深刻的感悟和更深厚的学术领地。当然,也有他们所熟悉的一面,那就是“西风东进”之“风”,在这里也可沐浴几分。P5-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