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基础化学/孙艳华

基础化学/孙艳华

  • 字数: 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孙艳华
  • 出版日期: 2018-01-01
  • 商品条码: 97871220328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基础化学课程是对原来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进行优化组合、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一门课程。本书是在原有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上,根据基础化学课程教学的要求编写而成的。主要介绍了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技能、元素及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等有关知识,并介绍了与职业教育有关的一些前沿知识。本书是高职高专的化学教材,可作为制药、食品、农林环保、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化工等专业化学教学的教科书。
作者简介
目录
绪论 章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11原子结构 11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112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 113原子中电子的排布 114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12分子结构 121共价键理论 122杂化与杂化轨道 123分子间的作用力 习题 第2章溶液 21溶液的浓度 211溶液的浓度的表示方法 212溶液浓度之间的换算 22溶液的依数性 22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22溶液的沸点升高 223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224溶液的渗透压 习题 第3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31化学反应速率 31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312活化能 31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2化学平衡 321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322化学平衡 323化学平衡常数 324平衡常数的意义 325多重平衡的平衡常数 326化学平衡的移动 习题 第4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41电解质溶液 411强电解质溶液 412弱电解质溶液 42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421同离子效应 422缓冲溶液 43酸碱理论简介 431酸碱质子理论 432酸碱电子理论 44盐类水解 441盐类水解的实质 442各类盐的水解平衡 443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444盐类水解的应用 45沉淀和离子平衡 451溶度积 452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习题 第5章滴定分析法 51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511准确度和误差 512精密度和偏差 513误差及偏差的表示方法 514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52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521有效数字的概念 522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523有效数字的运算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53滴定分析法 531滴定分析法的概念 532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533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条件 534滴定分析法的滴定方式 535标准溶液 536滴定分析法的简单计算 习题 第6章重量分析法 61挥发法 611直接法 612间接法 62萃取法 621分配系数和分配比 622萃取效率 63沉淀法 631沉淀的类型和对沉淀的要求 632沉淀剂的选择 633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习题 第7章酸碱滴定法 71酸碱指示剂 711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71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713混合指示剂 72酸碱滴定类型及指示剂的选择 721一元强碱(酸)滴定一元强酸(碱) 722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723强酸滴定一元弱碱 724多元酸的滴定 725多元碱的滴定 73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应用 731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732应用实例 习题 第8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81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 811提高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方法 812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 82能斯特方程 821标准电极电势 822能斯特方程 83氧化还原滴定及其终点的确定 831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832氧化还原滴定用的指示剂 84常用的氧化还原测定方法 841高锰酸钾法 842重铬酸钾法 843碘法(碘量法) 习题 第9章配位滴定法 91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911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912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92配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状况 921配位平衡 922配位平衡的移动及其应用 93螯合物 931螯合物的概念 932螯合物的特性 94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95配位滴定法 951配位滴定法概述 952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习题 0章沉淀滴定法 101莫尔法 1011基本原理 1012滴定条件 102佛尔哈德法 1021基本原理 1022滴定条件 103法扬司法 1031基本原理 1032滴定条件 104应用与示例 1041无机卤化物和有机碱氢卤酸盐的测定 1042有机卤化物的测定 习题 1章分光光度法 111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1111光的本质与溶液颜色的关系 1112光的吸收定律 1113吸收光谱 112定量分析方法 1121单组分的定量 1122多组分的定量 113显色反应及测量条件的选择 1131显色反应和显色剂 1132误差来源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习题 2章烃 121有机化合物概述 1211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 1212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1213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22饱和烃 1221烷烃的分子结构 1222烷烃的命名 1223烷烃的性质 1224环烷烃 123不饱和烃 1231烯烃 1232炔烃 1233芳香烃 1234萜类化合物 1235重要的烃 习题 3章卤代烃 131卤代烃的分类 132卤代烃的命名 1321习惯命名法 1322系统命名法 133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134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1341取代反应 1342消除反应 1343与金属Mg的反应 135重要的卤代烃 习题 4章立体异构 141顺反异构 1411顺反异构现象 1412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142光学异构 1421物质的光学活性 1422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1423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143构象异构 1431乙烷的构象 1432丁烷的构象 1433环己烷的构象 习题 5章醇酚醚 151醇 1511醇的分类 1512醇的命名 1513醇的性质 1514重要的醇 152酚 1521酚的分类和命名 1522酚的性质 1523重要的酚 153醚 1531醚的分类与命名 1532醚的性质 1533过氧化物的生成 1534重要的醚 习题 6章醛酮醌 161醛酮的分类和命名 162醛酮的结构和性质 1621醛酮的分子结构 1622醛酮的物理性质 1623醛酮的化学性质 163重要的醛和酮 164醌 1641醌的结构、性质和命名 1642重要的醌及其衍生物 习题 7章羧酸及其衍生物和取代酸 171羧酸 171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1712羧酸的结构和性质 1713重要的羧酸 172羧酸衍生物 1721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 1722羧酸衍生物的性质 1723重要的羧酸衍生物 173取代酸 1731羟基酸 1732羰基酸 1733重要的取代酸 习题 8章含氮含磷化合物 181硝基化合物 1811硝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和命名 1812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182胺 1821胺的结构 1822胺的分类 1823胺的命名 1824胺的性质 1825季铵盐和季铵碱 1826重要的胺 183有机含磷化合物 1831有机含磷化合物的分类和名称 1832有机含磷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1833有机磷农药 习题 9章杂环化合物 191杂环化合物 191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 1912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1913杂环化合物的性质 1914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192生物碱 1921生物碱的概念及一般性质 1922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1923重要的生物碱 习题 第20章糖、脂和蛋白质 201糖类化合物 2011单糖 2012二糖 2013多糖 202脂类 2021油脂 2022类脂化合物 203蛋白质 2031氨基酸 2032蛋白质的结构 2033蛋白质的性质 习题 附录 附表1酸、碱的离解常数 附表2溶度积常数(29815K) 附表3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附表4配离子的稳定常数(29815K)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