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半半集
字数: 214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
作者: 王国安
出版日期: 2018-09-01
商品条码: 9787552632842
版次: 14
开本: 其他
页数: 254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3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作者的85篇文章,大多曾发表在宁波的两报一刊(《宁波日报》《宁波晚报》《文学港》)。本书收集文章包括四类,即散文、游记、影评、书评。作者文笔流畅优美,文风朴实无华。入选的散文、游记,虽无华丽的辞藻,无刻意的煽情话语,却能让人感受到作者很深的人文情怀,感受到他对生活、对社会、对祖国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的细腻观察、品位和独到的感悟。书评、影评文集,也很有可读性,表达通俗易懂,有独到的分析和见解,注重优选视野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展现了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理论修养。
作者简介
王国安,1957年7月生,浙江天台人,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宁波市委党校副教授、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宁波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主编助理。喜欢文学写作,曾在《中国作家》《电影评介》《文学港》《宁波日报》和《宁波晚报》等报刊发表报告文学、影视评论、散文、书评。1996年,与他人合作,创作长篇报告文学《涅?》,获宁波市和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目录
序
第一辑 笔谭
绵绵的思念
记得
怀念父亲
岳父的往事
梦回大唐
满陇桂雨
诗路之行
月湖西区
丝路之行
北大学者马寅初
北大的“游学生”
大佳何脱贫致富后
怀念旧居
河南古城
杜宣甬上行
陈汉章与缀学亭
感谢电影
母亲病了
雁塔题名
高山景行
第二辑 杂记
北非散记
机上黑美人
长白山天池
西欧散记
庐山
黄鹤楼
革命圣地井冈山
登天都峰
话说澳门
界石
金陵第一名胜
女儿的朋友
自费旅游的徐霞客
谁听说荣国府内讲英语
吃鸳鸯火锅去
伴园苏帮菜
苏州博物馆
嫁女
送行
第三辑 书话
文学作品才是不朽的财富――重读《张贤亮选集》
胸怀世界,居安思危――读戴旭的《C形包围》
道德的光芒比阳光还要灿烂――读亚当?斯密和他的《道德情操论》
吴文英和他的词
政治观的保守并不能掩盖他学术成就的辉煌――读《王国维传》
读《唐诗美学论稿》
为国医大家立传――评章倩如的《国医大家钟一棠》
漫谈朱惠民的白马湖文派研究
简约而不简单――读《千年文脉?浙东学术文化》
宣言的历史贡献及其时代局限
重读柔石和《为奴隶的母亲》
茨威格和《人类群星闪耀时》
《生活的艺术》漫谈
读书偶记
第四辑 影评
剪得好
宝刀不老话谢晋
历史不能戏说――看《宋家三姐妹》有感
《辛德勒的名单》随想
电视病八种
“恐龙”来了――“好莱坞”入侵法兰西
丢掉的不仅仅是大奖
武打片重又走红
好莱坞电影“蚕食”电影市场
镭射电影的新走势
“灯笼”终于挂出来
“谢晋电影”的嬗变
谈谈结尾
可喜的第一步――市首届电视剧“敦煌杯”评奖述评
内心的色彩化――谈《决战之后》的导演风格
味在咸酸之外
春节联欢晚会众人谈
演不完的社会悲剧――从《法外情》看港台伦理片
不朽的史诗――兼谈《》的叙事结构和流程
疯狂的爱神――谈史蜀君的《燃烧的婚纱》
见物不见人――评《你好,太平洋》
我看《渴望》中的刘慧芳
人性的呼唤――评白沉的“女性三部曲”
扭曲了的母子情
是是非非之间――从《兵临绝境》看人物性格的矛盾运动
“王朔电影”应当休矣
让生命更具力度――评琼瑶片《庭院深深》的结尾
一个“圆形人物”――李慧泉形象赏析
徐义德和他的太太们
《开国大典》观赏
后记
摘要
绵绵的思念
2017年的很后,我因出版个人文集之事而想到我的中学老师陈铭,准备请他当面指教,但翻遍家里通讯录,都没有找到陈先生的电话,辗转向与先生熟识的一位朋友打听,不料朋友说陈先生单位的通讯录里已没有他的联系方式。那时我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尽管朋友说会通过熟人再打听,等有了消息立即告诉我,但我心里已经惴惴不安。没过多久,朋友就回电告诉我说陈先生已经在杭州辞世。这个消息令我震惊,兀自唏嘘不已,感叹人生无常。
朋友说先生走的时候很突然,事先并没有什么征兆,他是因心肌梗死猝然离世的。先生虽然不在了,但我却无法忘记他。
我与陈铭先生相逢于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还没有结束,作为“一代词宗”夏承焘的研究生,他被下放到我老家的乡镇中学――天台屯桥中学,担任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偏僻小镇遇上如此学问高深的老师,那真是“先生不幸学生幸”。陈先生不仅教我写作,还教我打乒乓球。我从他那里学习了写作和打乒乓球的基本功,受益匪浅。
屯桥中学毗邻山区,是天台县的一所普通中学,没有什么像样的校舍和校园环境。1972年秋,学校开始招收高中班,我是首届高中学生,上课的地方是在原礼堂北面的一幢二层楼房。虽然条件简陋,但因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来了一批很好的教师,陈先生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学习的氛围很是浓厚。陈先生上课几乎不用讲稿,出口成章,是大学教师的那种风格,不是一般中学教师的讲课模式。有一年上公开课,许多中学的语文老师都赶来观摩,他讲的《百合花》赢得满堂彩,让听课的老师和学生都开了眼界。陈先生的板书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的粉笔字写得不多,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完整、有条理,但常常能够画龙点睛,几个关键词一拎,便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陈先生温文尔雅,字也写得很好,有一种书法的美感。因此,在课堂上听他讲课、看他写字,是一种享受。
课余,陈先生教学生打乒乓球。我和徐强、徐新华是校乒乓球队的队员,也是陈先生重点培养的对象。那时,读书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上大学是推荐的,没有高考的压力。我从小爱打乒乓球,但没人指导,打得很不规范,对打球的理解也肤浅。陈先生就指导我说,打球和写文章一样,要取法乎上,才会不断进步。比赛时,要做到行乎当所行,止乎当所止。什么时候进攻,什么时候不能攻,都要心中有数。在他的指导下,我的球技有了明显提高。
陈先生乐观豁达,为人宽和,虽然被“贬”到乡下,但他作为一个学者,没有放弃学术思考和探索。白天,他教我们写作;晚上,他研究学问。在山村寂静的夜晚,他仔细研读《龚自珍全集》,想象这个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为日后著书立说打基础、做准备。
1974年高中毕业,我当了民办教师。“”结束后,我考上大学,那时候陈先生也调回杭州科研机构工作,担任浙江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首任所长、研究员,创建了古代文学学科,培养人才。1997年,我和他人合作出版了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后,曾送书到他的杭卅I寓所。他很高兴,鼓励我多写作,随手回赠我两本书。一本是他的《龚自珍综论》,另一本是他校点的《清八大名家词集》,并题上自己的名字,作为留念。
记得2008年3月,我到省社科规划办为所在单位申报国家课题,邀请陈先生来附近的莲花宾馆小聚。一起陪同的还有省社科规划办和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的领导。那天,天气晴朗,惠风和畅,大家聚集一堂,相谈甚欢。席间,陈先生又送我一本书《剑气箫心――龚自珍传》,这是先生研究龚自珍的专著。和11年前一样,他又签上自己的名字。未曾想这竟是我们的很后一面,如今我和先生已是天人永隔。
翻阅陈先生的这部著作,书中主人公龚自珍的猝死可能是因为心脏病,想不到先生自己也因心脏病而遽然离世,这难道是一种巧合?陈先生1939年生于广州,2017年卒于杭州,在浙江工作50多年。他一生低调谦和,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去世后,学界在悼念他为人宽和、不立崖岸、提携后学的道德品格时,也充分肯定了他在古代文学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的《唐诗美学论稿》等著作,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实,早在1988年,《读书》杂志就发表了卫军英先生的书评,认为《唐诗美学论稿》一书从美学的视角评论唐诗,无论其体系建构抑或论述观点,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都是唐诗本体研究的“一种突破”;同年,《浙江学刊》也刊载了骆寒超先生的书评,认为《唐诗美学论稿》具有“开拓之功”,“作者对唐一代诗歌展开宏观的考察中,渗透着开放的文学观念和更新的研究方法”。
当然,先生的学术贡献不止于此,正如他的同事吴蓓研究员(浙江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所说,除唐诗宋词之外,清词也是陈先生涉猎的领域,他撰有《清词的中兴与衰微》等论文,校点过钱仲联选编的《清八大名家词集》。陈先生还是龚自珍和王国维的“知音”与“解人”,写过这两位大才子的传记。
如今,先生已经驾鹤西去,或许是去找他的“知音”龚自珍和王国维了,而留给我的却是绵绵的思念。
(原载《宁波晚报》副刊2018年3月23日)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