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徽州儒商

徽州儒商

  • 字数: 16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12-01
  • 商品条码: 97875676277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7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明清徽商郑侠如、马曰琯、鲍廷博、汪启淑、胡正言、程梦星、程晋芳、江春、汪梧凤、胡雪岩等十人的事迹为主线,介绍他们在经商之余,热衷社会公益,如修建园林、藏书楼,以雅集等形式开展文化活动,并广邀学者士人住馆读书、著述等。
作者简介
桑良至,1950年生,安徽宣城人,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安徽大学徽学中心兼职研究员、安徽省徽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和徽州文化,在各类期刊上发表文章多篇,著有《中国藏书文化》《文摘学概论》《数字化工具书》《知识信息服务管理》等。
目录
郑侠如――一枝寒玉倚横塘
马曰琯――玲珑山馆凝香尘
鲍廷博――豆花棚下结书堂
汪启淑――排联清兴惟同鹤
胡正言――人倚梅花月正高
程梦星叔侄――河影星光共一楼
江春――梧声竹声何徐徐
汪梧凤――不疏园里栖凤凰
胡雪岩――辅政济民利朝野
后记
摘要
    二、鲍廷博的知不足斋
     鲍廷博的祖父、父亲都爱好读书,他们家自然就收集了很多图书,其中有很多好书。而且鲍廷博很孝顺,因为父亲喜欢读书,他就在各地购买图书以满足他的需要。清乾隆、嘉庆年间,大江南北尤其是嘉兴、吴兴等地,民间藏书楼密布,书店、刻书坊林立,书业生意兴隆,加上杭州富庶,读书、卖书、买书的人很多,这为鲍廷博搜寻图书提供了方便。鲍廷博一发现好书,就不惜重金购人。日积月累,鲍廷博收藏的图书称雄一方,成了全国知名的大藏书家。
     鲍廷博爱藏书,也爱读书,是个令人叹服的奇才。鲍廷博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书商把书运到他家门口,凡是他见过的书籍,能一口说出某书的版本特征,甚至是某卷、某页上的错别字,有人不相信,拿着书当面考他,他不用翻阅图书,只看见古书的板口,就能回答出该书的作者是谁、哪个年代、哪个书坊的版本、该卷书哪页有什么错别字,都准确无误。
     鲍廷博的藏书楼名为“知不足斋”,该斋名源自《大戴礼记》中的“学然后知不足”。鲍廷博原本以这个楼名来激励自己发奋读书,然而乾隆皇帝的皇宫内府书室的题名也是“知不足斋”,于是有人上书控告鲍廷博,指责鲍廷博的藏书楼名与皇帝的书斋名相同,有大不敬之嫌,不过乾隆皇帝说他的斋名“沿鲍氏”,可见鲍廷博的地位了。
     鲍廷博的藏书楼藏书丰富,他的图书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购买进来的,二是传阅抄写的,三是官方或友朋赠送的。鲍廷博家族经营盐业,积累了大量资金,他有条件大量购买图书,特别是江浙地区知名藏书家流散在外的宋版书、元版书。古代藏书家重视图书的版本,知不足斋以收藏天下宋版书、元版书、写本书为主,尤其注重收藏宋代善本书。书商深知鲍廷博爱书,只要有了古代的抄本、刻本、稀见书,就一条小船送到乌镇杨树湾,先满足鲍廷博的需求。京津地区的书商,则把书邮寄给鲍廷博。鲍廷博见有好书必买。
     鲍廷博原居在杭州睦亲坊,这是宋代有名图书销售商陈起的旧居。父母离世后,鲍廷博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搬迁到离杭州不远的桐乡县青镇杨树湾(今名乌镇杨树浜),建造藏书楼寓居。他从57岁到87岁,31年居住在杨树湾。杨树湾是个读书治学的好地方,魏之瑗在《鲍以文移居桐溪》诗里说:桐溪水流滔滔,船只来往频繁,河里荷花朵朵,装载图书的船常来这里售书。鲍氏藏书楼建在这个偏僻安静的地方,避开了许多尘俗庸事,使得他有较多的时间用于读书和著述。
     鲍廷博常与浙江有名的藏书家交往,他们在自己或友人的藏书楼里看书、抄书、校书,乃至谈天说地。鲍廷博常去的有名藏书楼有赵昱、赵信兄弟的小山堂,吴焯的瓶花斋,汪启淑的飞鸿堂,孙宗濂的寿松堂,郑氏的二老阁和金檀的桐花馆。鲍廷博在别人藏书楼看到好书,便爱不释手,但古代没有复印技术,他就夜以继日地抄写。
     鲍廷博以收藏古籍为生平乐事,经过多年努力,他的藏书颇具规模,仅宋版书就达到300余种,更是收藏有皇帝赐给他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鲍廷博藏书既有数量,又有质量。据《清代目录提要》中的《知不足斋宋元文集书目》记载,鲍廷博所收藏的唐、宋、元人文集共约500多种,其中唐人文集16种、宋人文集338种、南宋人小集60种、金元人文集138种、宋元人总集8种,这些在今天都是价值连城的好书。
     知不足斋的有些善本书是他亲手抄来的。如南宋地方志《咸淳临安志》,该书以《乾道临安志》《淳?临安志》为基础,通过抄录增补成100卷,书中有城、府、江、湖、府治、县境、山川等地图,鲍廷博抄录的《咸淳临安志》为历代学者所喜爱。
     此外,鲍廷博抄录的《南宋群贤小集》共二十八册,是学术界研究南宋江湖诗派的重要资料。他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春在钱景开处抄得此书,然后请善书手抄写,严昆季、潘德园、郝潜亭等人帮助他校勘过此书。为出版此书,鲍廷博用了40年时间。
     鲍廷博有几十种藏书印,如“歙西长塘鲍氏知不足斋藏书印”“老屋三间赐书万卷”“世守陈编之家”“一生勤苦书千卷”“黄金散尽为收书”“好书堆案转甘贫”“奇书无价”“知不足斋鲍以文藏书”“遗稿天留”“黄金散尽为藏书”“天都鲍氏困学斋图籍”“生长湖山间”“困学斋主人心赏”“镫味轩”“老眼向书明”“通介叟”“阶庭横古今”“御赐清爱堂”等,这些藏书印表达了一个藏书家的爱好、情感、操守和价值观。
     鲍廷博一生爱书,可是他在有生之年没有保住自己的图书。他刻《知不足斋丛书》,导致人不敷出,只好将宋版、元版书卖给黄丕烈的士礼居、汪士钟的艺芸书舍。乾隆五十六年(1791)冬杭州发生水灾,致使他的一部分藏书被毁。后来,鲍廷博的儿孙将知不足斋收藏的抄校本书卖给了仁和藏书家劳格、归安藏书家陆心源、杭州藏书家丁丙。《古今图书集成》由于是乾隆皇帝赐给的,鲍廷博子孙不敢变卖。光绪六年(1880),浙江修复文澜阁后,鲍廷博曾孙鲍寅把它缴呈给了文澜阁。从此,知不足斋藏书就销声匿迹了。
     如果从鲍廷博之父算起,到光绪六年(1880)鲍寅将御赐的《古今图书集成》捐献给文澜阁为止,长塘鲍氏应是六世藏书之家。
     P50-5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