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鲁冠球:聚能向宇宙

鲁冠球:聚能向宇宙

  • 字数: null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魏江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11161734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代的民营企业家之一,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创造的不只是一个企业,而是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民营企业环境。他用高瞻远瞩的思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用勤奋学习的一生做着有意义的事,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企业家。本书结合时代的大背景,包括改革开放四十年靠前外的政治、经济环境、政策变化、行业环境变化等,从创业家、战略家、创新家、哲学家四个角度去探索鲁冠球先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以扎实的素材和历史为基础,真实还原历史,开启一次传奇的追寻,一场人生的角逐,一幕时代的缩影。
作者简介
浙江大学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长期从事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研究。
目录
丛书推荐序  四十不惑立潮头总序  记录一段重要历史前言  他是一个时代的“标杆”篇  创业家章  风险:无限风光在险峰  / 4难避风险,创业首折戟  / 5市场波动,二次创业受挫  / 8七人成师,万向萌芽  / 9驭势成事,化“危”为“机”  / 11第二章  动机:相信“相信”的力量  / 14一把犁刀“撕开”市场  / 16第三章  机会:永远走在创业路上  / 23生存型创业(1969~1987):资源受限,夹缝突围  / 24外向型创业(1987~1997):上市出海,万向扩张  / 30战略型创业(1998~2011):多管齐下,整合为王  / 35全球化创业(2011~2015):从田野走向世界  / 40生态型创业(2015~):从世界返回田野  / 44第二篇  战略家第四章  能力:万变不离其宗  / 55百舸争流,唯“快”不破  / 57领先市场,“钱潮”出海  / 60第五章  整合:做全球资源融通先行者  / 69世界是平的  / 70传统汽车:美国技术,中国制造  / 72新能源汽车:内外整合,圆梦整车  / 84第六章  取舍:战略就是放弃  / 97押注万向节  / 98放弃传统整车  / 103整枝疏果,给未来留空间  / 104第七章  永续:从一颗零件到一座城  / 1071999年:奋斗十年添个零  / 108目标达成路径:多元化之路  / 1112009年:将“奋斗十年添个零”进行下去  / 115目标达成路径:复合式战略  / 117产业重构,打开机会窗  / 119第三篇  创新家第八章  创新动力:把无序变有序  / 131在中迎难而上  / 134在安稳中寻求突破  / 137在变化中求实图新  / 140第九章  创新路径:不走特别路  / 146后发企业的追赶与超越  / 149“当下”“未来”两条腿走路  / 154新能源汽车创新沿革  / 159电池技术的二元实践  / 164为我所有与为我所用  / 168第十章  创新实施:全方位动态管控  / 174制度基础:产权制度改革  / 176机制基础:激励机制改革  / 183财务管理:划小核算体系  / 188集团化治理:集权与分权  / 193国际化治理:“三三模式”  / 200文化治理:主人翁意识  / 208第四篇  哲学家第十一章  企业家崇尚思考  / 216自控  / 217勤思  / 221第十二章  企业家坚守匠心  / 227第十三章  企业家创造共赢  / 230财散人聚  / 231“老虎”“猴子”需共享  / 232第十四章  企业家通晓政治  / 237和政策不谋而合  / 238先把事情干好  / 243党建是管理的生命线  / 244第十五章  企业家肩担责任  / 250商人为己,企业家为公  / 251责任就是担当  / 253利他共生  / 257真正的企业家懂得奉献  / 265
摘要
    章 风险:无限风光在险峰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是“危险”与“机遇”并存的载体。经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家勇于承担风险以追求超额利润的行为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动力。创业研究的学者则提出,风险承担是创业导向的关键维度。企业家敢于冒险的精神,有助于企业把握未来的成长机会,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调动整合可利用的资源来发现和利用机会,从而使其快速抢占市场先机,对其永续经营和价值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是一场积极的冒险,身在其中的企业家无疑是冒险家。那些能够在大风大浪中留下来的人,无不具有过人的胆识和勇谋,他们“想别人之所未想,干别人根本不可能干的事”。不过,仅有冲劲还不够,在成功企业家身上,冒险和谨慎总是共存一体。两者看似矛盾,却能和谐共处,达到平衡状态。
     在万向人眼中,如果要在“大胆”和“谨慎”中选择一个词形容鲁冠球,他们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后者。万向集团首席与法务工作室总经理李杰说:“(他)每一步都走得很谨慎踏实,在确定很好安全的时候才会往前迈进。问他失败过没有?他说失败过,只是失败的时候你们没看到。”
     欧洲经济学家斯蒂芬?韦伯斯特认为,企业家是“一个经营冒险事业的组织者,特别是组织、拥有、管理并承担这一事业全部风险的人”。办一家企业,就意味着与风险同行。企业家无法消灭风险,但能通过一些方法与风险共处。鲁冠球说:“既要控制风险,也要大踏步前进。”从他次选择人生方向开始,他就在不断地做风险决策,在风险的高低之间做平衡。尤其在尝试创业之后,风险更是有增无减。不管是进城打工,还是回乡办自行车修理铺,或者凑钱办铁匠铺,他都是在风险中前进,时而凶险,时而平缓。通过一次次地实践、总结、再启程,他从一开始不懂不知,到控制自如,严守着创业的生存底线。
     难避风险,创业首折戟
     从1953年开始,我国实施了“一化三改造”的个五年计划,以实现工业化为结果导向,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贯彻工人阶级思想。在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里,工人是光荣的象征。在这种社会浪潮下,各个农村开展了不同层级的农业合作社。许多农民看到了脱贫的曙光,纷纷以摆脱农民身份,当上工人为荣。鲁冠球也认为,工人比农民的日子好,农民只有求变,否则永无出头之日,但工人的身份却是一条康庄大道。
     鲁冠球初中肄业时,考虑到家庭贫困,他决定放弃求学。那是他面对人生选择的次重大风险决策。没有了书读,鲁冠球经常跟着精通医术的父亲出去给别人看病,但他没有放下工人梦。终于有,他听说萧山县铁器社可能要招工。听闻消息,鲁冠球激动不已,通过关系辗转进了铁器社。学徒生涯很好辛苦,每天都要起早贪黑,跟着师傅抡铁锤,经受炉火的高温炙烤。然而,年少的鲁冠球却干得十分起劲,他终于成了工人,有工资可以领,不用再过食不果腹的务农生活。
     农村家庭出身的他,很好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在三年的学徒生活中,他学了一身打铁、操作各类机械工具的技艺。不过,工人之路并不如鲁冠球所想的那样美好,反而异常波折。他即将出师时,国家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经济陷入困境,城市人口过剩,铁器社必须精减人员。18岁时,鲁冠球因农村户口被精减回家。
     但这一次务工经历,让他坚定了要走出穷乡僻壤的决心。既然进城当工人的机会渺茫,那么就自己创造机会。他回到家,思考如何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一边思考、一边观察,继续寻找突破口。只要能有赚钱的机会,他都愿意去尝试,哪怕伴随着未知的风险。
     有,邻居来找鲁冠球,请他帮忙把她家里的麦子扛到镇上去磨成面粉。当鲁冠球到了加工厂以后,看到门前排着10多个米袋子,不远处有几个农民在交谈。鲁冠球过去和他们聊了起来,打听到了一个情况:因为集体经济落后,方圆十几里只有一个粮食加工点,所以周围各个村子里的农民大袋加工粮食要扛着粮食走五六里路来加工,还要排很长的队。
     这个消息让鲁冠球辗转难眠,他琢磨着白天打探到的情况,想到自己也应该办一个粮食加工厂,这样能为村民带来便利,自己还可以赚钱。接下来的几天里,鲁冠球开始了解米面加工的设备。他心中兴奋不已,在了解具体操作以后,又各种游说父母和亲友,终于凑到了钱,买来了磨面机和碾米机,就这样在萧山盈丰乡盈二村开始了次创业。
     抢先发售创业征程开始后没多久,就走向了终点。原因很简单:年少的鲁冠球只看到了商机,却没看见包围在四周的风险。由于缺乏对国家政策的全面了解,米面厂成了“资本主义的尾巴”,不得不关停。其实在很初,鲁冠球的加工厂进展比较顺利,虽然不能明面挂牌,但村民都很淳朴,这种为自己带来方便实惠的事情自然不会去揭穿。不过有一次,电机由于没有固定住,从木板上掉了下来,差点把伙计砸中。此事在周边传得沸沸扬扬,以讹传讹,被传到县里已经变为“差点出了人命”,加上一些舆论认为这个事情不吉利,很快,加工厂被扣上了“黑工厂”和“走资派”的帽子。
     P4-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