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格权法探微/中国法治实践学派书系

人格权法探微/中国法治实践学派书系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王利明著
  • 出版日期: 2018-12-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991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9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党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民生部分提出了要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强调了对人格权的保护,将人格权的保护作为保障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突出了人格权保护的重要价值。人格权法不同于主体制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为从实现外在物质文化需要向同步追求精神心灵需求的转变,不仅要求充分保障财产权,而且期待人格尊严能够获得尊重,隐私、名誉、荣誉、个人信息等人格权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实践中,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人肉搜索”、信息泄露等现象层出不穷,其侵害的对象主要是公民的名誉、隐私和个人信息,网络空间“侵权易、维权难”的问题严重,因此,有必要在总结我国立法司法实践经验基础上,加强人格权立法。重点要解决三方面:一是要全面确认和保护人格权。全面确认和保护人格权是贯彻宪法上“人格尊严”条款的要求。二是事前预防与事后救济并重。三是要规范人格利益的利用。某些人格权尤其是精神性人格权本身具有一定的可利用价值。 本书密切结合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并借鉴国外的人格权保护经验,作者将近几年探?人格权制度的研究成果汇集,共收入23篇文章,集中探讨人格权制度最前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展现人格权制度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王利明,男,1960年2月生,湖北省仙桃市人,法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学科指导委员会法学组成员。代表性著作有:《违约责任论》、《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司法改革研究》、《物权法论》、《物权法研究》(上、下)、《合同法研究》(第1~4卷)、《民法总则研究》、《侵权责任法研究》(上、下)、《人格权法研究》、《民商法研究》(第1~9卷)、《合同法新问题研究》、《合同法疑难案例研究》等。
目录
序言:人格权法让人们活得更有尊严
民法的人文关怀
加强人格权立法保障人民美好生活
人格权的属性
――从消极防御到积极利用
论人格权独立成编的理由
使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
论人格权编与侵权责任编的区分与衔接
独立成编的人格权法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
论民法总则不宜全面规定人格权制度
――兼论人格权独立成编
论我国《民法总则》的颁行与民法典人格权编的设立
试论民法总则对人格尊严的保护
人格权法中的人格尊严价值及实现
人格权的积极确权模式探讨
――兼论人格权法与侵权责任法之关系
论人格权请求权
论人格权的商业化利用
论网络环境下人格权的保护
论一般人格权
认定侵害名誉权的若干问题
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
隐私权内容探讨
论个人信息权在人格权法中的地位
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
――以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为中心
公众人物人格权的和保护
论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
论侵害英烈人格利益的民事责任
人工智能时代对民法学的新挑战
民法人格权编(草案)的亮点及完善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