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可得性、满意度与福利效应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可得性、满意度与福利效应

  • 字数: 17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牛晓冬,罗剑朝
  • 出版日期: 2018-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369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陕西和宁夏的农户数据,分别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效果。靠前,对靠前外己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寻求本研究的切入点;设计理论分析框架,对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回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历程,清楚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并分析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三,采用HLM模型,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覆盖与农户的信贷配给(成本和风险配给、接近数量配给、部分数量配给)和信贷可得性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是否有效降低了农户的信贷配给(成本和风险配给、接近数量配给、部分数量配给)、提高了农户信贷可得性。第四,分别采用Ordered Logit Model和Poisson Hurdle Model,分析农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借贷意愿、信贷可得性、信贷额度及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参与情况及对贷款服务的满意度。第五,首先采用Multivariate Probit Model分析农户不同农村金融机构融资选择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其次采用Treatment Effects Model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传统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差异,很后采用Quantile Treatment Effect Model,进一步估计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融资对农户福利的分位数影响。第六,通过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结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的政策建议和对策。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四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五研究内容和方法

六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济功能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理论框架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历程

二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

三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实证分析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理论分析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模型构建

三数据来源、变量选择及样本描述

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估计结果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满意度实证分析

一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意愿及满意度理论分析

二样本描述与变量选择

三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意愿及满意度计量模型

四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满意度模型估计与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福利影响实证分析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福利影响理论分析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福利影响模型设定

三变量选择及样本描述

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福利影响结果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提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的政策建议及对策

一调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宏观政策

二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相关配套制度改革

四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