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诗探索12

诗探索12

  • 字数: 426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作者: 吴思敬、林莽主编
  • 出版日期: 2018-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12030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诗探索》 编辑委员会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发现和推出诗歌写作和理论研究的新人。培养创作和研究兼备的复合型诗歌人才。坚持高品位和探索性。不断扩展 《诗探索》 的有效读者群。办好理论研究和创作研究的诗歌研讨会和有特色的诗歌奖项。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贡献。
内容简介
《诗探索12》由吴思敬、林莽主编,分为理论卷和作品卷。理论卷坚持高品位和探索性的品质,为诗歌创作者和爱好者提供发表言论的平台,内容为来自名家或实力雄厚的新锐诗评家或诗人,具体栏目内容包括关于新诗传统问题、叶橹诗学思想研究、张二棍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选辑、新诗与中国古代诗学、中生代诗人研究、结识一位诗人、姿态与尺度、新诗理论著作述评、诗歌翻译研究。作品卷是整理诗坛上出现的创新性诗歌作品而成,其中包括大量诗歌奖项的获奖诗人的很好作品,具体栏目内容包括诗坛峰会、汉诗新作、“诗探索·春泥诗歌奖”“诗探索·红高粱诗歌奖”特辑、第十四位驻校诗人张二棍特辑、新诗集观点、新译界。
作者简介
吴思敬,有名诗歌评论家、理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师范学院分院讲师、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林莽,原名张建中,生于1949年11月,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为“白洋淀诗群”代表诗人之一,出版有《我流过这篇片土地》《林莽诗选》《穿透岁月的光芒》《永恒的瞬间》《林莽诗花集》等诗集、散文集八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目录
理论卷//关于新诗传统问题2   新诗:现代中国的“一个语言身体”——对百年新诗成就的一种认识……向卫国9   《无效的新诗传统》及其他……朱子庆//叶橹诗学思想研究14   从问题和历史出发的“第三只眼”——论叶橹诗歌批评的启示与意义……罗小凤29   诗歌与生命的解读者——叶橹先生访谈……庄晓明  李青松//张二棍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选辑44   张二棍诗歌的智与质……孔令剑48   在他手里,诗歌成了一支狙击步枪……刘  年52   悲悯的焦虑——张二棍诗歌中的底层书写……孙晓娅60   试论张二棍诗歌中的宗教情怀……景立鹏70   “它们选择站在一场大风中,必有深深的用意”——张二棍诗歌论……王  永  吴惜文81   无非是,把一尊佛从石头中救出——张二棍访谈……张二棍  霍俊明//中生代诗人研究92   语言修辞与古典性的诞生——古马诗歌语意辨析……苗  霞102   生猛民谣,孕育“新诗经”——读古马《生羊皮之歌》……陈仲义105   有缘的人,有根的草——古马诗歌《青海的草》赏析……白晓霞108   思无邪……古  马// 结识一位诗人122   时间的骊歌与灵魂的谣曲——读方石英的诗……张立群  陈  曦128   古典的韵味——读《在微山》的二三感受……王  珊131   精神的还乡——评《父亲的大兴安岭》……漆  昕134   诗是活着的证明……方石英// 姿态与尺度138   张烨诗歌的哲学浸润……褚水敖153   多余的柔情——论从容的诗……西  渡169   挥之不去的灵动与沉稳——王晓波诗歌品读……铁  舞// 新诗理论著作述评176   “新世纪诗歌”研究的深化与拓展——评王士强的《消费时代的诗意与自由》……吴投文// 诗歌翻译研究184   《洵美诗选》翻译溯源……孙继成  师文德194   书评:《洵美诗选》英译本……杜博妮  著  孙继成  译作品卷// 诗坛峰会 2  诗人赵亚东 6  诗二十四首……赵亚东 24  缘起于苦难,在诗歌中升华和超越……赵亚东 28  诗人王晖 29  作品的短评…… 沈  苇  高  兴  徐敬亚  北  野31  诗二十首……王  晖// 汉诗新作 50  新诗七家 50  诗七首……李  庄 56  锦瑟( 组诗)……林  莉 65  诗六首……赵  青 71  绿洲扎撒(组诗)……胡  杨 77  十月,稻谷黄了(组诗)……牧  歌 85  洞庭湖的烛光(组诗)……郑  伟 91  在旷野歌唱(组诗)……范剑鸣 // “诗探索·春泥诗歌奖”“诗探索·红高粱诗歌奖”特辑 96  第三届“诗探索·春泥诗歌奖” 100  “诗探索·春泥诗歌奖”获奖诗人作品选 100  盛满月光的院子(组诗选六)……梁久明 105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遭遇那些微小事物      的体恤而不觉(组诗选六)……白庆国 109  告祖母书(组诗选六) ……陈小虾 114  第八届“诗探索·中国红高粱诗歌奖” 119  “诗探索·红高粱诗歌奖”获奖诗人作品 119  在我的故乡酩酊大醉(组诗选六)……周  簌 122  我的村庄,我的物语(组诗选六)……梁  梓 127  藏地诗篇(组诗选六)……那  萨 // 第十四位驻校诗人张二棍特辑 132  “张二棍诗歌创作研讨会”报道摘编 133  “张二棍诗歌创作研讨会”致答辞……张二棍 135  诗二十六首……张二棍 153  “张二棍诗歌创作研讨会”发言两篇 153  简谈诗人张二棍诗歌的“质朴”……林  莽 154  张二棍诗歌的智与质     ——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孔令剑 // 新诗集视点 160  诗人武兆强诗集:《谁替我们而生》161  诗二十六首……武兆强 // 新译界 180  诗人杰克·吉尔伯特……柳向阳  译182  杰克·吉尔伯特诗歌十九首……柳向阳  译 193  杰克·吉尔伯特对心的渴望     ——马西亚·曼托(Marcia Menter)文……柳向阳  译
摘要
    新诗:现代中国的“一个语言身体”——对百年新诗成就的一种认识向卫国随着新诗百岁大寿的到来,关于新诗百年成就的评价早已成为众多诗人、诗歌评论家和读者关注的重要话题,相关研讨会也时有召开。两种相反的声音貌似都很高调:一是高度肯定新诗的成就,认为中国新诗名家辈出,尤其是近三十年来,已有相当一批诗人可以跻身不错诗人行列;另一种声音持接近相反的论调,认为中国新诗并未形成有效的传统,既无诗人大家,也无足以传世的作品,是一场接近失败的语言实验。还有一些声音当然就处于中间或中庸状态,强调一种所谓一分为二的态度。各种声音的代表人物,关心诗歌的人士都是熟知的,在此不一一列举。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新诗的各方,往往出于经验主义的印象或某种情绪化的义愤者多。在立论的时候,大多忽视了一个基本前提,即新诗的发明者发明新诗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五七言八句的律诗决不能容丰富的材料,二十八字的绝句决不能写精密的观察,长短一定的七言五言决不能委婉表达出高深的理想与复杂的感情。”“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因此,中国近年的新诗运动可算得是一种‘诗体的大解放’。”一言以蔽之,发明新诗的理由主要就是一条:旧诗的语言形式空间不足以容纳日益现代化的国人生活“丰富的材料”“高深的理想和复杂的感情”,尤其是对于现代中国革命时代前后瞬息万变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益复杂的日常生活状态而言。不过,关于诗的语言形式局限与社会生活和思想内容丰富性之间的矛盾,并非始自现代,而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生活和文化在历史遭遇和发展中一种长期累积的问题。适之先生早在《文学改良刍议》中就已指出:“自佛书之输入,译者以文言不足以达意,故以浅近之文译之,其体已近白话。”可见,语言的革命不仅仅是诗歌的要求,也是国人生活和汉语文化发展的必然命题。“白话”在新诗之前早已在汉语系统内部存在着,只是它并未发展到需要接近取代“文言”的正统地位,因而未曾被有效地关注和系统地整理以取代文言。就诗而言,这好像是一个形式问题或诗体问题,但就语言而言,却是一个关涉语言本体的大问题。随着对诗与语言认识的双重深化和深入,今天的诗人和批评家都早已意识到,语言并不只是诗的载体或工具,语言的更新必关系到诗歌本体的更新。反过来,诗的革命则同时带来语言的革命。也许我们很难一下子在所有的层次上或复杂的逻辑关联中讲清楚诗与语言的同根同源或二者命运的同质同步,这里面的关系复杂多变,但经验告诉我们,事实的确如此。正如,当代有名诗人兼批评家臧棣所言,“在新诗的问题上,人们经常会不自觉地从趣味的角度去看待新诗与汉语的关联,总觉得新诗与汉语之间有莫名的隔阂。这里,很根本的情形被忽略了。从文学实践的角度说,新诗给予汉语的是一个新的语言身体。”(2011年12月12日)“一首诗的诞生意味着一种语言的诞生。”(2012年1月30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