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二十四史名篇选评(上下)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汪高鑫 编著
出版日期: 2019-01-01
商品条码: 978701019957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870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18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二十四史”既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也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本选题以24本纪传体史书为划分,每一部分又包括史家生平与史著介绍部分,以通俗易懂、准确的语言说明时代、史家与史著的关系,凸出每一部史著的特点;名篇点评部分,选择具有经典性、代表性和故事性的原文,通过以简小而不失具体、全面的选文努力展现“二十四史”的整体风貌;点评部分作为本选题的重中之重,解释了选文的思想内涵及其对于现代人的借鉴价值;推荐书目部分,对每一部“正史”都介绍几部有关的通俗读物和研究著作,以便读者对“二十四史”有更多的了解。总之,本选题是一部为初学了解“二十四史”而编写的通俗简明读物,能带领读者步入“二十四史”这座历史文化神殿。
作者简介
汪高鑫,安徽休宁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与思想史研究。出版专著《中国史学思想通史?秦汉卷》《中国史学思想通论?经史关系论卷》《中国史学思想史散论》《董仲舒与汉代历史思想研究》等二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八十余篇。作品曾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华东地区优秀图书奖特等奖等奖项。
目录
《史记》 鸿门宴 文景之治 勾践卧薪尝胆灭强吴 陈胜大泽乡起义 司马迁论善恶有报 管仲佐齐建霸业 商鞅佐秦变法 毛遂自荐 信陵君窃符救赵 蔺相如完璧归赵 田单大摆火牛阵 鲁仲连义不帝秦 屈原忠贞遭放逐 李斯谏逐客书 韩信登坛拜将 叔孙通定朝仪 李广难封 匈奴未灭,无以为家 财富论 论六家要指 《汉书》 班固诸子论 贾谊论体貌大臣 苏武牧羊 张骞出使西域 朱买臣衣锦还乡 东方塑诙谐滑稽 陈万年教子 霍光佐汉中兴 赵广汉注重调查研究 严母训子 原涉重义轻法 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 王莽代汉 《后汉书》 昆阳之战 刘玄淫逸亡身 窦宪封燕然山 梁翼飞扬跋扈 鲍宣妻修行妇道 党锢列传序 宦者列传序 方术列传序 《三国志》 官渡之战 董卓残忍成性 诸葛亮隆中对 诸葛亮出师表 关羽失荆州 赤壁之战 《晋书》 诸葛亮鞠躬尽瘁五丈原 贞观君臣评说司马懿 励精图治的前秦王苻坚 淝水之战 《宋书》 佐臣刘穆之 元嘉之治 荒虐天下,骨肉相残 皇逼官反 自古书生多意气 范晔之死 《南齐书》 永明之世 骄奢亡国之东昏侯 “异人”张融 《梁书》和《陈书》 评梁武帝 多才宽仁的昭明太子 侯景之乱 陈后主亡国 史学功臣姚察 何之元传 《魏书》 初遭法难 太和改制 迁都洛阳 国史之狱 狗脚朕 《北齐书》 论北齐王朝的开创者高洋 论孝昭皇帝高演 杜弼论学 战乱时代的科学家 《周书》 周齐大战晋州城 战乱母子情 周武帝剪除权臣 《南史》和《北史》 大发明家祖冲之 改革皇帝孝文帝论赞 河阴之变 《隋书》 亡国之君隋炀帝 经籍志序 《旧唐书》 玄武门之变 三千宠爱于一身 文成公主和亲 玄奘西游 刘知几论史才三长 甘露之变 《新唐书》 唐代酷吏 安禄山的“赤心” 中唐名将郭子仪 朋党难去 《旧五代史》 守业有成唐明宗 长乐老冯道 荆南高赖子 前蜀明主王建 《新五代史》 乱世枭雄朱温 才子帝王李煜 儿皇帝石敬瑭 壮志未酬周世宗 《宋史》 陈桥兵变 杯酒释兵权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吕端大事不糊涂 寇准劝帝亲征 千古忠烈杨家将 刚正坚毅包青天 王安石变法 《辽史》 断腕太后 韩德让 方正清廉大公鼎 大奸大恶耶律乙辛 《金史》 太祖起兵反辽 海陵弑君夺位 宗弼南侵 《元史》 一代天骄 忽必烈建国 帝师八思巴 《明史》 靖难之役 开国元勋徐达 足智多谋的刘伯温 于谦留得清白在人间 刚正不阿海青天 戚继光抗倭 郑和下西洋 魏忠贤专权
摘要
《史记》
史家生平
公元前145年(一说前135年),在今天陕西省的韩城(汉代左冯翊夏阳),诞生了一位后来成为中国历史学之父的伟人,他就是《史记》的作者、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司马迁的远祖是以“世序天地”、“世典周史”为职业的,到东周惠王、襄王时,这个家族开始散居于各诸侯国,从此失去典史职业达四百余年之久。从直系近祖司马错开始,这个家族主要从事军事和经济职业,司马错和其孙司马靳都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军功卓著;司马靳之孙司马昌为秦时铁官,司马昌之子司马无泽则为西汉初年长安城分管一区商业的市长,都是主管经济的官员。远祖的典史之职为司马迁父子所继承,而近祖的军事和经济经历则丰富了他们作为史学家的素养。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司马无泽之孙),是西汉一代学者、杰出的史学家和思想家。他从小仰慕远祖“世典周史”的职业,立志要远绍祖业,重振这个久已失传的家学。他勤学多闻,依靠自己的才学,于汉武帝建元年间(前140-前135年)步入仕途,开始做太史丞,后来升做太史令。汉代太史令主要职责是掌管天文星历、占卜祭祀和档案文书,同时也实录大事。但是,司马谈却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他要以撰写古往今来的历史为己任。为此,他拜师求学,《太史公自序》说:“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唐都、杨何与黄生都是当时闻名遐迩的大学问家,司马谈向他们求学,当然是为论载历史做知识储备。同时,司马谈还注意利用史官的身份收集天下遗文故事,研究先秦诸子百家学术和古往今来的历史,为论载历史做资料储备。从后来成书的《史记》的实际创作来看,司马谈确实做了大量的初创工作。他发凡起例,对《史记》的五种体例都有不少成篇的作品,这一点已为后人所认可。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司马谈不幸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的论载历史的梦想未能在生前得以实现。因此,他临终嘱咐司马迁一定要接任太史令,希望儿子能像周公、孔子那样重视论载历史,完成他的未竟事业,建立起扬名后世的伟大功业。
司马迁自幼就刻苦学习,“年十岁则诵古文”(《太史公自序》)。这里的“古文”,《史记索隐》引唐人刘伯庄的说法,认为是指《左传》、《国语》、《世本》等书。诵读这些记述历史的“古文”,无疑为日后司马迁成长为杰出的史学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岁时,在父亲司马谈的精心安排下,司马迁进行了一次远游,他“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太史公自序》),足迹踏遍江淮各地,历时达数年之久。这次远游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为今后论载历史做实地考察工作,王国维先生在《太史公行年考》中将之称为“宦学”。司马迁这次“宦学”,不但增长了见识、拓展了视野,而且还收集到了很多宝贵的历史材料,这些都对后来《史记》的撰写成功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武帝元狩年间(前122年-前117年),司马迁师从西汉有名的经学家董仲舒和孔安国,主要学习《公羊春秋》和《古文尚书》等儒家经典,从日后成书的《史记》可以看出,这两位汉代大儒对于司马迁学术思想的影响是很大的。
大约就在这时,司马迁开始步入仕途,做了郎中的官职。元鼎六年(前111年),司马迁以郎中身份随从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这既是司马迁参与的一项重大的军事活动,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实地考察西南夷地区的大好机会,对以后《史记?西南夷列传》的写作成功有很大影响。自从司马迁做了郎中以后,曾多次扈从汉武帝巡幸各地,这不但使司马迁因此得以对汉武帝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也对汉皇朝的封禅活动有更多的直接体验,这就为以后《史记》的《武帝本纪》和《封禅书》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被任命为太史令(汉初太史令为世袭官职),开始“?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太史公自序》),撰写《史记》。当时汉武帝正准备修改历法,由于掌理天文星历是太史令职责所在,司马迁也参与了修历活动。太初元年(前104年),新的历法修成,这便是西汉有名的《太初历》。修历活动对《史记》的撰写计划有一定的影响,原来司马迁打算将《史记》的下限“至于麟止”(鲁哀公十四年获麟是《春秋》绝笔之年,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也恰好获得白麟,司马迁便效仿《春秋》故事,以此年为《史记》绝笔之年),由于修历是盛世之举,司马迁以能有幸亲身参与而引以为豪,这促使他决定要将《史记》写作的下限改为“太初而迄”。在司马迁看来,将《太初历》的修撰载入史册,这既是史官的职责,也是司马迁的骄傲。
修历工作结束后,司马迁续撰《史记》。到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年),《史记》经过数年的撰述正值“草创未就”之时,不曾想司马迁却在这个节骨眼上突遭飞来横祸,他因受李陵案的牵连而被逮捕入狱,处以宫刑。
P1-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