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随口说美国:平行美利坚

随口说美国:平行美利坚

  • 字数: 29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 作者: 自由君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75503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拨开迷雾,看美国当下。 中美恰似两条平行线,只有不断穿梭其中的人,才能看清一切。 随书赠送自由君亲笔手书书签:相似的灵魂,再遥远也能互相看见。
内容简介
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意外吗?在美国枪怎么那么难?西方教育真的宽松吗?美国的学区房你了解多少?华人在美国是否受到了歧视?美国的医疗费到底是便宜还是贵?……真实的美国,你了解多少? 本书作者常年游走于中美两界,跨越东西方,以独到的视角、精到的笔触,通过“争议在美国”“教育在美国”“文化差异在美国” “弱势群体在美国” “生活在美国” “创投在美国”“旅行在美国”等7个版块,向我们展示了他眼中美国的真实现状。
作者简介
自由君:旅美福州人、自媒体人、自由投资人。2014年初在喜马拉雅平台创办音频节目《随口说美国》,是个讲述海外的头部主播。节目点击量达3000多万次。创办的微信公众平台“无限空间”,成为横跨中美70多个城市、连接数十万华人的中美即时信息平台。
目录
争议在美国 1. 千差万别的美国 2. 大选结果其实不意外 3. 我们可能误判了美国 4. 美国人民为何特爱肯尼迪 5. 种族问题,跨越美国半个世纪的沧海桑田 6. 美国华人,想说团结不容易 7. 城镇自治,构筑了美国行政体系的基石 8. 美国不是没有福利,福利都是留给穷人的 9. 严重的拉斯维加斯枪击案也很难让美国“禁枪” 10. 华人在美国是否受到了歧视 11. 赴美生子,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12. 移民后,还混不混华人圈 教育在美国 1.西方教育是宽松教育吗 2.从“申请哈佛”谈这个时代孩子的珍贵性格 3.双语启蒙教育的担忧与思考 4.美国家庭如何为孩子选择学校 5. 美国的学区房,你了解多少 6. 留学美国,你做好准备了吗 7. 美国家庭到底揍不揍孩子 8. 小留学生的那些辛酸 9. 细数在美国培养一个孩子的教育成本 10. 与加州学区教委主席聊美国教育 文化差异在美国 1.美国,不自由 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3.无处不在的小费文化 4.老妈和老婆都掉水里,美国人先救哪个 5.给中国的“剩女们”指一条明路 6. 东西方表达爱意,有哪些不同 7.美国家庭的面子工程和社交文化 8. 环环相扣的报税体系 9. 上帝看你的另外一只眼睛:美国的个人信用体系 “弱势群体”在美国 1. 美国的医疗支出到底有多“贵” 2. 美国的中低收入家庭如何承担高额医疗保险 3. 美国为什么有那么多流浪汉 4. 滥领福利的事情在美国多不多 5.“令人羡慕”的残疾人 6. 从一辆婴儿推车到一个无障碍社会 7. 让商场能够继续生存的无理由退货制度 生活在美国 1.没有更好的生活,只有更适合的生活 2.美国人也讲究穿名牌吗 3.美国的食品,你们吃得惯吗(重新整合图片) 4. 买房还是租房,在美国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5.皮卡在美国的真正用途是什么 6.在美国淘旧物:从家庭拍卖到集中拍卖会 7.美国国家公园开放狩猎,居然是为了保护动物 8.橄榄球,美国的运动 9.与美国NFL名人堂主席DAVID BAKER聊橄榄球 创投在美国 1.新的华人,新的“美国梦” 2.选择美国,为什么 3.中美房地产行业大不相同 4.两笔账,看清美国房产交易的各类政策 5.选择美国城市,工作机会比自然环境更重要 6.跨境房产投资,风险到底有多大 7.拨开移民美国的神秘面纱 8.跨境创业,你是否准备了B计划 9. 跨境创业,你看不见的那片蓝海 旅行在美国 1.是美国,也是世界 2.出国旅行千万要注意的几个小习惯 3.美国旅行,自驾游是最合适的方式 4.八十美元的年票,玩转美国的国家公园 5.七条线路,带你走遍美国 尾声 无限空间 自由连接
摘要
    千差万别的美国 偶尔和朋友聊起在美国的见闻,他会有这样的疑惑:怎么和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美国不一样呢?这没毛病,因为每个人感受到的美国是不一样的,一万个美国人心中有一万种对美国的感知。 生活在东西海岸的美国人,比生活在中西部的美国人能更多地够接触各色人种和新移民,所以有人说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正在把传统意义上的老美挤到中西部去,这种说法是客观的。同样,东西海岸的差别也是巨大的,我在写这篇文章时临近圣诞节,洛杉矶中午的大街上仍然是穿着短袖来来往往的人群,即使因为早晚有些温差,需要带上一件薄薄的夹克,但中午时还是只穿短袖。而此时,东海岸纽约的朋友们早已穿上羽绒服,带上厚厚的毛线帽,与圣诞树匹配的标准画面还有厚厚的白雪。同样是在西海岸,北部的西雅图和南部的洛杉矶也是接近不同的景象,西雅图号称“雨城”,整个冬季都是阴雨连绵,全年平均降雨的天数能达到152天。而洛杉矶的冬季和它的四季几乎一样,四季如秋,依旧天天大太阳,依旧见不到雨水,所以洛杉矶的秋冬也是山火易发季节,而在西雅图则接近不用担心野火的问题。 同样在洛杉矶,东西南北不同的社区又呈现出不同的生活景象。西区是繁华的都市区,机场、洛杉矶市区、贝弗利、好莱坞等都集中在西部,有旅行者心中的66号路的终点——圣莫尼卡海滩,也有烧脑影迷心中那梦幻的穆赫兰道;东区是安静生活区,越是往东越发呈现出一派田园景象,甚至空气中都弥散着牛粪的味道;南区是富裕的海景区,这里不仅有着这些年房价上涨很快的纽波特海滩(Newport Beach)、亨廷顿海滩(Huntington beach)、长滩(Long Beach)等各类海滩私人豪宅,而且也成为有名的南加州科技创业集中地“硅滩”。 洛杉矶北部的雪景 洛杉矶南部的海岸 洛杉矶的北部,是我们冬季的滑雪圣地,大熊湖(Big Bear Lake)、剑头湖(Lake Arrowhead) 都是驱车1—2小时可以到达的地方,因为有了北部的雪区,所以才造就了洛杉矶成为天然的影视基地,无论什么布景都可以在洛杉矶周边2小时车程的地方找到。繁华的都市、浪漫的海景、安静的田园风光、大雪皑皑的山色、一望无垠的荒漠(西北就是拉斯维加斯,沙漠中有名的赌城),应有尽有。 即使将目光缩小到某个社区,社区中的各个小生活区也都各不相同,以洛杉矶的闹市区为例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洛杉矶的市区不仅仅有以各种民族或是国家划分的,诸如 “小东京” “唐人街”“韩国城”等,也有极其富裕的富豪区和各色在街边搭帐篷的流浪者区域,我们常常说到晚上千万别去洛杉矶的市区逛街,你会看到特别混乱和荒废的“鬼城”,那是指市区的某几个流浪者聚集区。不仅闹市区如此,随便拉几个街区都能呈现这样差别,以华人集中的老生活区圣盖博(San Gabriel)为例,往北5—10分钟车程就是有名的加州学区的圣马力诺(San Marino,《北京遇到西雅图2·不二情书》中的富人区)以及号称“华人的贝弗利”的阿凯迪亚(Arcadia),但圣盖博的谷大道(Valley Blvd)上也有早年号称华人的保姆站的夏威夷超市,那是早年辛勤的华人一代登陆洛杉矶的站,因为这里有着各种适合刚来美国的华人的劳务工作机会。 为什么说一万个美国人心中有一万种对美国的感知?是因为每个家庭生活的城市、社区的不同,每个在美国生活工作的人,所接受的教育不同,所处的工作环境不同,所接触的人群不同,让每个人都对这个国家、这个州,甚至这个城市和社区产生不同的感受。 感受的不同,当然是和在美国生活的时间长短有关,如果只是短暂在美国旅行或者商务活动,那么对美国的感受就更像是盲人摸象了,接触到那部分就呈现了对这一部分美国的感知,而对于长期生活在美国的移民、甚至是二代移民,其实也和他的活动范围有着直接的关系,很多老美生活在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小镇,半生都没离开这个城市,那么他也等于是盲人摸象,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还是有差别的。 我们家庭带着原来在靠前就有的云游四海的习惯,从登陆美国的第起,就带着孩子在美国各个国家公园游历,安顿下来之后,也保持着一年两次长途旅行的节奏,对于叶子来说,品牌包包可以不买,但带着孩子做长途旅行是家庭必做的功课。 美国社会和很多大国一样,是很复杂的,不同性格的人对这个社会的看法又是特别不同的,正如《西部世界》中女主角感悟的:“有人看到这个世界的丑陋,而我选择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如果只是简单地看美国,也很容易陷入某一个点中,难免会以偏概全。比如美国的枪击案问题引发的对于美国极不安全的认定,就和看到洛杉矶市区的流浪者区就推断整个洛杉矶就像贫民窟是一样的。同样,如果有人仅仅以宣传中看到的美国给予穷人的福利制度来推测整个美国有着类似欧洲的高福利,也是不正确的。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全民福利是很差的,因为美国的福利是劫富济贫的,也就是说一切福利是只给到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的,而对于低收入者的评定,也有着一整套很好严格而且相互影响、制约的机制的。 对于美国的感知,如果放在优选范围来评价,又与评价者所在的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环境、收入水平、生活状态有关。如果是上海人眼看到洛杉矶,可能会得出一个评价:洛杉矶就是一个大农村。但如果你带他走进洛杉矶的山姆会员店(Sam's Club)或者好市多(Costco)这两个美国很大的连锁超市,了解完美国物价水平后,这个印象就会有所改观。如果再让他带上孩子,以加州居民的身份购买年票进入洛杉矶的迪士尼乐园(全美很早的迪士尼乐园),看完晚上9点半的烟火表演后,他和他的孩子对洛杉矶的感官也许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转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