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海派话剧研究(1928-1951)

海派话剧研究(1928-1951)

  • 字数: 249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尹诗著
  • 出版日期: 2017-03-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31036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6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上海三四十年代的话剧演出史料,靠前次完整、系统地对此时期的话剧进行全景观的考察。靠前章海派话剧概论为海派话剧界定并勾勒出其大致形貌;第二章海派话剧的产生溯源并理清了海派话剧和文明戏的关系;第三章从人生百味的流露、民间性的闪现、通俗化的演剧风格三方面分析其文学风貌;第四章分析海派话剧的剧评面貌,包括话剧对于现代市民生活方式的建构、大众文化时代的媒介呈现等。尾声部分寻觅整理了海派话剧的退场踪影。
作者简介
尹诗,女,文学博士。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收录期刊7篇,主持国家教育部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两项。主持《海派话剧研究》,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论文:1、文明戏改良和海派话剧的产生;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11。2、1940年代海派话剧的璀璨绽放;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12。3、民间性视阈下的话剧《秋海棠》;发表于《文艺研究》,20169。4、《雷雨》的市民接受真相;发表于《文艺争鸣》,20157。
目录
序 吴福辉
第一章 海派话剧概论
第一节 海派话剧的由来和史学脉络
第二节 海派话剧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章 海派话剧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文明戏的积极改良
第二节 1930年代中期海派话剧雏形的出现
第三节 1940年代海派话剧的兴盛
第三章 海派话剧的艺术风貌
第一节 人生百味的流露
第二节 民间性的根底
第三节 舞台艺术效果的“好看”
第四章 海派话剧影响下的1940年代上海剧坛
第一节 适应话剧市场趋俗化需求的《雷雨》
第二节 “由‘左’近‘海’”现象和“由‘京’近‘海’”现象
第三节 1940年代海上话剧“雅俗合流”的倾向
第五章 海派话剧的剧评面貌
第一节 剧评对于剧的特殊意义
第二节 话剧对于现代市民生活方式的建构
第三节 大众文化时代的媒介呈现
尾声 海派话剧的沉没
附录 海派话剧剧目整理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