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创事记:致年轻创业者

创事记:致年轻创业者

  • 字数: 32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王世渝著 著 郑薇 编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2181326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对改革开放40年创业经验的深度回顾,构建创新时代的全新创业方法论。 ? 40年激荡历史淬炼出的宝贵创业指南,优选产业视角下的实战创业课程。 ? 改革开放40年创业亲历者、前德隆集团资深高管、有名投资银行家王世渝写给年轻创业者的指导与启迪之书。 ? 从丰富的创业案例里提炼出创业者必知的规律和方法,融合新时代创业必需的优选视角,以40年创业的教训与宝贵经验,实现与当下年轻创业者的接力与传承。 ? 有名财经作家、企业家吴晓波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作为第一批投身创业浪潮、并连续创业的企业家, 回顾和总结了40年来所见所闻和所亲历的创业历史和人物, 总结提炼出创业者必知的哲学, 向年轻创业者传授40年来创业者的心得教训与宝贵经验, 实现不同时代创业者的接力和传承。
作者简介
王世渝,重庆人,资深投资银行家、并购专家,拥有28年资本市场从业经验与10年资本优选化经历。现任富国富民资本集团董事长等多个职务。他是中国资本市场代参与者,曾任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德隆集团金融混业平台金融产品总部总经理;他是“优选并购、中国整合”的首倡者,参与博盈—斯太尔并购案例,并完成战略并购北美镁合金压铸企业迈瑞丁等多起“优选并购、中国整合”理念及商业模式的成功案例;他是“中国优选第六次并购浪潮”的首倡者、中法、中欧跨境平行并购基金的首创者,以及中国企业优选化模式的首倡者;他是中国很早提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方案的专家,创新设计的中国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方案被称为“益阳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曾主持上百家企业的改制、重组、上市、并购及大量投资融资业务,在企业境内外上市、并购重组、投资融资、房地产金融、产业重组、战略管理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曾出版著作《中国的纳斯达克》《曾经德隆》《中国重组》《优选并购 中国整合》。
目录
章 创业大潮:全世界最奇异的创业图卷 创业从解放土地开始 从个体户到万元户 没有公司法的公司   创业从资本开始   创业,不一定都从零开始   从创业投资到创业融资   创业的激情、冲动和盲目   创业平台   第二章 创业的模式和设计 原创型   科技型   同质型   创意型   分拆型   转型式 市场型 关联型 资源型 整合型 第三章 创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商业模式是公司的心脏   商业模式是需要设计的 传统产业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时代特征 盈利模式是公司的血液 盈利模式与公司价值 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冲突与融合   第四章 创业成败英雄论 创业英雄和打工皇帝 何为创业成功   如何定义创业失败   创业失败的因素 创业成功必备的素质和条件 第五章 创意乐章   创意——创业的灵魂   创意的偶然性 创意的文化积淀   创意是创意产业的基本功   创意要符合创业的宗旨 创意绝不仅是形象思维的   防止创意泡沫   第六章  创新时代   改革开放40年就是创新的40 年 创新与传承 创新与借鉴 创新的广度和宽度 创新不是空中楼阁   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 第七章 中国金融之“创”   从零开始的金融 资本金融学 金融“创客”   中国金融生态 资本国际化与全球化 关于吴晓波的“企投家” 第八章 创想未来——迎接新时代 新时代到底是什么?   观念和思维的新时代   技术新时代   模式新时代   制度新时代 世界新时代 文明新时代   后  记
摘要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第40年。 今天我们回头看,会发现改革开放于宏观而言,是改革与开放的过程,于微观而言,则是民间创业不断涌生的过程。 自1978年以来,我们经历了数次创业浪潮: 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刺激短缺经济下的制造业复苏,乡镇企业引发了中国乡村的“工业革命”;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将创业主战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一年是“中国企业元年”,发生了在生产线上的“管理革命”; 1992年,知识分子、公务员下海潮,制造业从短缺到过剩,品牌与营销革命爆发,房地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崛起; 1998~1999年开始,则是1964~1974年这代人发动的轰轰烈烈的互联网革命,如今中国已经是全世界被互联网改造得最彻底的国家之一; 最近一次,大约自2014年而始,以新模式和新消费为基础的“80后”“90后”创业衍生出新经济对旧经济、旧模式的覆盖式创新。 与勃勃生机相对应的,则是与任何国家都相似的创业低成功率。中国小微企业的平均存活时间只有2.9年,美国创业后生存五年以上的企业不足40%,存活50年以上的企业也只有1%。商业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关于幸存者的游戏。 在这五次创业生态的簇生、演化、衰老及死亡的生命周期过程中,中国经济狂飙突进,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财富和影响,俱已在全球范围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与美国旗鼓相当; 全球十大摩天大楼,中国占七座; 北京10亿美元富豪数量超过纽约成为全球; 中国一线城市房价在全球城市也同样位列线; 中国企业阿里巴巴和腾讯交替成为亚洲优选市值公司; 中国贡献了全球奢侈品行业70%的增量。 如果说过去40年,中国的创业在更大程度上是一个增量财富问题,那么,下一个40年,中国的创业对于增量财富和存量财富则同样重要。创业的成败,成为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双向问题,不仅创业者需要懂创业,投资人也需要懂创业。反过来也是一样,投资人需要懂投资、懂资本市场,创业者也需要懂投资和资本市场。 甚至于在创业者和投资人群体中,出现了“企投家”这样一个新物种,兼有企业家和投资家的两栖特征,一栖于钟爱的实体产业,让它迭代进步,永续发展,一栖于“非理性繁荣”的资本市场,让自己的财富在运动中增值。 本书的作者王世渝,是中国资本市场经验最为丰富的投资银行家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先后担任万通投银部总经理、德隆集团金融混业平台金融产品总部总经理,现为富国富民资本的董事长,至今主持过上百家企业的改制、重组、上市、并购业务和不计其数的投融资业务。 过去一年多,世渝兄在“吴晓波频道”发起的企投会中担任首席学术顾问,他的课是最受学员欢迎的两三门课之一。他对于全球产业格局的全局视野和观点,令人受益匪浅。 他认为,在宏观层面而言,中国的新时代就是创新的时代。 对外,应当采取“全球并购、中国整合”的模式,主导全球第六次并购浪潮。抓住西方发达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难以再高速增长的大好时机,采取“全球并购、中国整合”的方式完成国际化、全球化,调整产业机构,完成产业和消费的升级,实现中国工业化。 对内,则是“产业、资本、城市三位一体”模式,放弃GDP的单一指标考核,通过产业链、价值链的重组整合,导入发达国家产业集群,与中国各区域、城市深度融合,实现中国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在这个创新时代的大趋势下,需要对创新、创业、创意的重新审视和方法论式的推演。本书中,世渝兄基于在投资、并购领域27年的经验,将他关于“创业”“创意”“创新”等所有与“创”相关的事件的体会、体验、观察和思考,总结成规律性的经验与方法。 我想,每一个与此相关的读者,都会从这本书中得到收获。 吴晓波 2018年10月于杭州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