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上朝廷/乾隆三部曲

马上朝廷/乾隆三部曲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 作者: 高王凌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4072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乾隆朝前期,主要还是根据传统儒家的理念,如“回复三代”来治理国家,到了乾隆朝中期,却更多地表现了清廷“马上治国”的特征。本书以乾隆帝南巡为中心,把很多历史事件都串联了起来,如“文字狱”“四大案”等,作者像讲故事一样,把乾隆朝中期的历史娓娓道来……十八世纪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存在着若干共时现象,这是法国年鉴派巨头布罗代尔提出的观点。比如人口的增加(这也不是纯粹的社会现象)和政府的加强。其实还有民族国家的建设,比如绘制疆域地图,中国就一点儿都不落后。
作者简介
高王凌(1950—2018),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从事清史研究三十余年,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学者。一生潜心学术,成果丰硕,主要代表作有:“乾隆三部曲”(《乾隆十三年》《马上朝廷》《乾隆晚景》)、《十八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政府作用和角色问题的历史考察》《租佃制度新论——地主、农民和地租》《中国农民反行为研究》《统购统销之谜》《在清华大学讲土地关系》等十余部。
目录
序言四 壹马上天子一 贰第一次南巡一〇 叁以伪奏稿案为始的文字狱三五 肆其他文字狱四一 伍首次南巡余波四六 陆东巡谒陵,木兰秋狝五一 柒东巡祭孔六〇 捌第二次南巡六四 玖彭家屏案七一 拾天子的“政治弦”七七 拾壹文字狱的不同意见八六 拾贰第三次南巡九一 拾叁河工与海塘九六 拾肆“疯人”文字狱一〇六 拾伍官场倾轧案一一〇 拾陆第四次南巡一二一 拾柒割辫案一二八 拾捌政治案件一四二 拾玖王伦起事一四四 贰拾第五次南巡一五〇 贰拾壹水利工程一五八 贰拾贰贪纵案一六五 贰拾叁查缴禁书一八〇 贰拾肆编书修书一八八 贰拾伍第六次南巡二〇五 贰拾陆并未绝迹的文字狱二一〇 贰拾柒乾嘉学派二一四
摘要
    乾隆时人程穆衡记云:“乾隆九年,讷亲奉命由山东巡阅江南、江西营伍,各督抚提镇款待过于乘舆。江南抚臣陈大受至启圣祖南巡诸离宫,修饰奉之。游宴所至之处,绮绣地衣,彩棚香灯,动接百里。广罗珍器古玩,自通衢陈设至于馆舍,过后从奴收卷一空。进食每具珍膳,多者至百余扛,宰杀每物动以干计。倾国聚观,田舍皆空。父老或释耒而叹日:‘生人大福要有分限,我侪幸未死,观此人作何结局!”’
     从讷亲所经路线及督抚迎送规模来看,南巡之举已箭在弦上,讷亲不过是借阅视营伍及河工、海塘之名,为皇帝次南巡做一番实地考察。所以《南巡记》亦云,“盖南巡之典,始于十六年辛未,是即迟也”。
     后来谏阻嘉庆帝南巡的吴熊光亦曾说:苏州虎丘“实一坟堆之大者”“城中河道逼仄,粪船拥挤,何足言风景”?据说,“坟堆”“粪船”两语,即引乾隆初故相讷亲奏疏所言。看来讷亲对南巡的态度,即不无可疑。
     乾隆十三年九月,上谕又说:“从前尹继善同安宁在山东地方,商欲奏请南巡。后因南巡有旨暂停,遂尔中止。”
     乾隆十四年十月,内阁奉上谕:
     “江南督抚等以绅耆士庶望幸心殷,合词奏请南巡,朕以钜典攸关,特命廷臣集议。今经大学士九卿等援据经史,且仰稽圣祖仁皇帝六巡江浙,谟烈光昭……
     “朕轸念民依,省方问俗……江左地广人稠,素所廑念。其官方戎政、河务、海防,与凡闾阎疾苦,无非事者。第程途稍远,十余年未遑举行。
     “尝敬读圣祖实录,备载前后南巡,恭侍皇太后銮舆,群黎扶老携幼,夹道欢迎,交颂天家孝德,心甚慕焉……既询谋佥同,应依议允从所请。
     “但因明年秋幸五台,经太原,历嵩洛赵魏,回銮已涉冬令,南巡之举当在辛未年春,正皇太后六旬万寿之年。”并对南巡时间的确定、向导人员的派出、费用的开支,以及沿途的准备,一并给予指示:
     “向导人员,朕酌量先期简派前往。清跸所至,简约仪卫,一切出自内府,无烦有司供亿。至行营宿顿,不过偶一经临,既暂停亦不逾旬日。前岁山左过求华丽,多耗物力,朕甚弗取,曾经降旨申饬……
     “至名山古迹,南省尤多,亦只扫除清洁,足备临观而已,无事崇饰。倘有倾圯,随宜补葺,悉动用官项,且有吉庆所奏淮商愿捐之项可以报销……其民间张灯结彩,圣祖尝以为戒,载在方册,宜共恪遵,其慎勿以华侈相尚,所司当通行晓谕。”
     南巡一事决定之后,派向导大臣兆惠(正黄旗护军统领)、努三(正蓝旗护军统领),驰驿前往直隶、山东、江南、浙江四省,会同总督、巡抚等共同勘察巡行路线及沿途应设的行营、尖营(中伙),计往返旱路一千四百四十二里,计二十八站,水路一千二百九十四里,计十七站。共二千七百三十六里,四十五站。往返共五千八百四十里,分为九十七站,平均每天行走六十里左右。“所有分派营盘、中伙、道路、桥梁,皆仰体圣意筹画,不扰民间坟茔,不伐树木,不拆毁房屋。路虽稍觉绕道,惟取易于修葺,期于公私有益”。 半年后复派向导大臣再次查看,密将面奉谕旨备细宣示。“沿途道路桥梁各项俱应听从民便,不必过于开广,经由街市只须打扫洁净,不可动民房寸椽片瓦。凡有应行修建工程与预备什物,事事委员动支公项撙节办理。”
     并就南巡预备事宜的开支报销,御舟、布城和蒙古帐房,沿途安设台站,筹办车辆,随从官兵及需用马匹,需用船只数目,派拨河兵三千名供行舟揽纤,南巡中祀典、礼仪,皇帝出巡的仪杖执事等事宜,做出安排。
     “明春恭值圣驾南巡,一切预备事宜钦奉恩旨,例应报销者俱令动用公帑。臣等督同总办司道逐一筹议:如道路、桥梁、码头、营尖、茶棚等类,系例应报部者,著动支藩库钱粮;行宫、名胜及附近上山道路,并铺垫、陈设等类不应报销者,著动支运库(两淮盐运银库)商捐银两,均经分别饬办在案……” 《高宗实录》中记载,“此次巡幸,沿途颇有倒毙疲乏驼马,余多疮瘸赢瘠。回銮之时曾将山东标营驿站马匹通融,共抽拨马四千五十五匹换补”。P11-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