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用教材(第8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法理学 宪法 中国法律史 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 2019

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用教材(第8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法理学 宪法 中国法律史 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 2019

  • 字数: 3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叶晓川
  • 出版日期: 2018-12-01
  • 商品条码: 978756208754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理论法学部分。本书紧扣大纲,体系完整,编排得当,重点突出。全书渗透着参编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体现着对考试规律和应考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同时适应备考人员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等特点。对于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解析和提示,帮助考生熟悉考试情况,适应考试规律。方便考生在理解试题的同时,也能够准确把握考点所在。
作者简介
  
目录
理论法之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原理
第二章 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
第三章 法治工作的重要保障
法理学
第一章 法的本体
第一节 法的概念
第二节 法的特征
第三节 法的本质
第四节 法的作用与局限性
第五节 法的价值
第六节 法的要素
第七节 法的渊源
第八节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第九节 法的效力
第十节 法律关系
第十一节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第二章 法的运行
第一节 立法
第二节 法的实施
第三节 法适用的一般原理
第四节 法律推理
第五节 法律解释
第六节 法律漏洞的填补
第三章 法的演进
第一节 法的起源
第二节 法的发展
第三节 法的传统
第四节 法的现代化
第五节 法治理论
第四章 法与社会
第一节 法与社会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法与经济
第三节 法与政治
第四节 法与道德
第五节 法与宗教
第六节 法与人权
宪法
第一章 宪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第二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宪法的作用
第五节 宪法的渊源
第六节 宪法的结构
第七节 宪法规范
第八节 宪法效力
第二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国家基本文化制度
第四节 国家基本社会制度
第五节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第六节 选举制度
第七节 国家结构形式
第八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九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十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第十一节 国家标志
第三章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概述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四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四节 国务院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六节 地方国家机构
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
第八节 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第五章 宪法的实施和保障
第一节 宪法的实施
第二节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
第三节 宪法的解释
第四节 宪法的实施保障
第五节 宪法宣誓
中国法律史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一节 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二章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三章 隋唐宋元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四章 明清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一节 明至清中期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二节 清末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五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一节 民国初期的法律思想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
第三节 北京政府的法律制度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
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概述
第二节 审判制度
第三节 检察制度
第四节 律师制度
第五节 公证制度
第二章 法律职业道德
第一节 法官职业道德
第二节 检察官职业道德
第三节 律师职业道德
第四节 公证员职业道德
第五节 其他法律职业人员职业道德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