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宋太祖赵匡胤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作者: 《国学经典文库》编委会
出版日期: 2018-11-01
商品条码: 9787514367973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301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3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本以纪实性叙事手法编写的人物传记类书籍。本书的主人公为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后周皇帝周显德驾崩,赵匡胤掌握禁军统领权利。公元960年元月初一,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迫使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他就此建立宋朝。本书共分十五章,以时间发展为主线索,详述赵匡胤一生浮沉。客观、公允的视角却讲述他在打江山与守江山中的故事,通过全面的故事凸显人物形象,从中明白他的用权之道
作者简介
<国学经典文库>丛书编委会,丛书编委会曾策划出版有《青花瓷》《国学典藏》《超值典藏书系》等系列丛书,目前正致力于少儿读物的出版、发行事业
目录
第一章 出生乱世的不凡少年
赵姓的起始与兴盛
大宋天子降于帝都洛阳
少年时代的叛逆生涯
其妻妾与兄弟子女
飘零江湖的奇特经历
第二章 上天眷顾与建功之路
高平之战与整顿禁军
征战淮南,屡建奇功024
兵取三关与世宗病逝
第三章 时势造就,建立北宋
点检天子的扑朔迷离
兵变前夕的集权谋划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第四章 统一中原的收复之路
亲征平定二李叛乱
“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
抓住时机后收复荆湖
伺机准备,平定巴蜀
一鼓作气,又收南汉
待机而动,再取南唐
吴越称臣,终归宋土
三征北汉,讨伐不止
第五章 整顿法纪与集权中央之路
借鉴历史与改进国法
改革中央与回收地方政权
稳定局势,加强治安政策
集中财权与改革司法
第六章 集中兵权与强化边防
“杯酒释兵权”的前因后果
改革禁军与集中兵权
严明军纪与培养精兵
国内起义与暴动事件
提高军备与遣派良将
北宋与契丹的外交局势
“宋挥玉斧”,建交外族
第七章 改革旧制与发展生产
整顿弊端甚多的税制
减轻引起矛盾的徭役制
大推政策,复兴农业发展
大兴水利,成果不断
宋初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第八章 以文兴国,发展人才之路
扬文抑武与慧眼识人
复兴文化以安稳人心
大兴科举以网罗人才
第九章 文臣当政,辅主治国
宋初三相的卓著功勋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清廉之才王禹俑
后周旧臣的为官百态
第十章 武将定国,安邦内外
“开国首功”――石守信
“天子妹婿”――高怀德
“宋代第一良将”――曹彬
历史中的潘美与杨家将
生猛党进与勇猛郭进
第十一章 阅人无数与善于心计
不惜钱财,收买人心
治军有方,恩威并施
注重谋略,事半功倍
宽严有度,方能用人
赏罚分明,更得人心
善待降王,赢得赞誉
第十二章 治国大纲,谨记在心
太祖誓碑,警示子孙
喜好读书,推行仁德
善待谏臣,明察秋毫
教化民众,使其安心
朴素节俭,带领风气
第十三章 多发疑案的神秘晚年
迁都前后的政权变幻
“金匮之盟”的历史疑案
赵普专政与太宗继位
斧声烛影,亦真亦假
继位之人,离奇死亡
第十四章 五代十国的有名帝王
后周太祖的建国立业
后周世宗的统一之路
后蜀孟昶的腐朽治国
一心向佛的吴越王钱?
不善治国的词王李煜
摘要
赵姓的起始与兴盛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的赵氏始祖为造父,原是西周周穆王时期的驾车大夫,后因平定叛乱而立下大功,被赐封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北),其后裔遂以封邑为氏,是为赵姓之始。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当政的赵氏家族联合韩氏、魏氏两大当政家族三分了晋国,后创立了赵国,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赵国迁都邯郸(今属河北),国力逐渐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秦国灭赵统一天下后。赵国子孙依旧沿用赵姓,后发展成为中国十大姓氏之一。西汉时期,祖籍幽州涿郡的赵广汉,因执法不避权贵而成为一代名臣,是赵匡胤的远祖。
由于历代的赵姓望族主要居住在天水郡(约今甘肃省天水市及陇西以东地区),故“天水”即成为赵姓的郡望。至宋朝后,也以“天水”或“天水朝”来代指赵宋王朝。宋太祖立国后,本应在京城建宗庙祭祀其九世祖宗,但他却仅奉祀着自高祖以下四位祖先的牌位。因为宋太祖赵匡胤为求祭祀祖先的真实性,因此只祭拜有信实记载的高祖父及其子孙。
赵匡胤高祖父赵?,为唐朝时期文官,做过永清、文安、幽都三县县令,娶崔氏生赵埏。其曾祖父赵?,也为文官,在后唐时期,先做过河北藩镇一个名为从事的小官,后累官兼御史中丞,娶桑氏生赵敬。晚唐时期,由于王朝开始衰败,经济收入已然微薄。因此奖励有功之人时,只得设置大量的虚衔如兼官、检校官、遥领官等来给予功名,无实质职权。而当时藩镇也自设虚衔,可都有乱用之疑,因此赵埏虽官兼御史中丞,其实并无实权和名望。而晚唐时期的史料并未对赵埏做过任何记载,也是因为其官职和影响实在太小。
而到了赵匡胤的祖父赵敬时,《宋史》开始对其记载道,赵敬先后在割据河北北部藩镇的刘仁恭、其子刘守光手下为官,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后《资治通鉴》记载道,在后梁乾化二年(912)四月,在晋王李存勖与后梁军的一战中,勇将李存审先攻破了与后梁结盟的刘守光据守的幽州城,后遣大将李嗣源进攻瀛州(今河北河间)城,其刺史赵敬也兵败而降。而赵敬出降之后的事,虽在五代及宋代的史书中皆无一字记载,但可推测其降晋后可能并未为晋王所用,而是归居了家乡,这才会吻合随后记载宋太祖父亲赵弘殷的一些事迹。
赵匡胤的高祖父赵眺、曾祖父赵埏、祖父赵敬死后,都葬于保州保塞县(今河北保定)东三十里的家族墓里。在宋太祖建国立宗庙后,赵眺被追封为文献皇帝,庙号僖祖;赵埏被迫封为惠元皇帝,庙号顺祖;赵敬被追封为简恭皇帝,庙号翼祖。其坟墓也分别被尊号为钦陵、康陵和定陵。
赵匡胤父亲赵弘殷(899-956),涿郡(今河北涿县)人。赵敬之子,北宋开国君主宋太祖赵匡胤、与继位者宋太宗赵炅的父亲。少年时就以骁勇闻名,善于骑射,后在后梁(907-923)后期从军,担任过河北藩镇、赵王王?的帐下亲吏。在后唐庄宗李存勖统军与后梁军交战于黄河地区,并向王?求援时,赵弘殷被王?任命并率领五百骁骑增援唐军。赵弘殷不负众望,破敌立功后,唐庄宗李存勖很是欣赏赵弘殷,便把他留在自己帐下做了飞捷指挥使的一个禁军小校官。而在后唐、后晋两朝(923-946)时期,就未见史书记载过赵弘殷的事迹。到了后汉乾?(948-950)年间,史书才记载道,陕西割据势力王景崇与后蜀结盟,在凤翔(今属陕西)城起兵造反时,赵弘殷随后汉大军西去出征讨伐了他们。蜀兵北上增援后,两军激战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南)。蜀军开始时的气势和攻势很盛,而后汉军也渐乱阵脚。随后赵弘殷眼见局面对汉军不利,虽然身中流矢,却仍奋勇杀敌,并率领一队士兵直攻敌方将领,而后取其首级。其他汉军将士见后大喜,即重整旗鼓,开始奋勇杀敌。蜀军见势不妙,不久后就溃败南逃。此战结束后,赵弘殷就因此次的很好战功而升迁为护圣都指挥使。
后来,赵弘殷得到后汉权臣郭威的赏识,其仕途官职也逐渐高升。广顺末年(953),赵弘殷升任为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后周建立不久,即显德元年(954)三月,先升任龙捷右厢都指挥使兼遥授团练使,后转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兼领岳州防御使。次年,赵弘殷随周世宗柴荣南征淮南地区的南唐时,一次南周军队遭遇南唐军队的袭击,很快军队就慌了阵脚,致使军队很快溃退。而后唐军想乘势追击,活捉周世宗,幸亏赵弘殷率部出阵截击了唐军的追击之势,才使周世宗顺利逃脱。显德三年(956)初,后周军队进攻南唐的淮南重镇寿春(即寿州,今安徽寿县)时,周世宗亲督军队攻城,而此时的赵弘殷已升任为前军副都指挥使。
P4-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