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医疾病预测学(第3版)

中医疾病预测学(第3版)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杨力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53049846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85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从理论分析和临床实践角度对各种疾病的先兆规律进行了探索,填补了中医疾病预测学的空白,开辟了潜证辨证的新领域。本书在阻截治疗方面提出的方案和验方别具一格,这也是本书的重要创新之一。
内容简介
全书的核心内容是疾病的预测,先兆是疾病预测的前提,先兆证就是疾病的早期信号,掌握先兆证的规律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本书以中医传统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现代科学进行探索,力图揭示先兆证与疾病的内在联系,总结各种疾病先兆预测的规律。全书从先兆证的理论基础,先兆证的特点、规律,先兆证的特定部位以及先兆证的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论述,并选择了以内科为主的疾病进行分析,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深入论述,而且介绍了阻截治疗的方案和验方。
作者简介
有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历史文化学者、中国医易学创始人、易经养生法开创者、中国象数科学提出者、中医疾病预测学创始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杨力教授学识渊博,精通文史哲医和养生文化,行医五十余年,为研究生讲授《易经》和《黄帝内经》等课程近四十年。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潜证在疾病预测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先兆证在疾病预测学中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先兆概念
第二章 中医疾病预测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脏象理论是中医疾病预测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经络体系是中医疾病预测的物质基础
第三章 中医先兆证特点
第一节 匿病先兆特点
第二节 变证先兆特点
第三节 危证先兆特点
第四章 中医先兆证规律
第一节 不稳定性规律
第二节 正虚隐现规律
第三节 个体差异性规律
第四节 时间节律性规律
第五节 奇异多变规律
第六节 一兆多报规律
第五章 中医先兆证表现形式
第一节 神志、性格变异多是疾病的信号
第二节 体表、九窍的变化是内在疾病的警报
第三节 排出物异常往往是疾病的先兆
第六章 潜病与先兆
第一节 潜病与先兆证的关系
第二节 潜病隐匿的机制
第三节 如何发现隐匿潜病
第七章 辨病与潜病
第一节 辨病被忽视的根源
第二节 重证轻病影响潜病的揭示
第三节 病、证并重的必要性
第八章 全息先兆
第一节 生理全息与病理全息
第二节 病理全息与先兆
第九章 六淫先兆
第一节 风病的预报
第二节 寒病的预报
第三节 火病的预报
第四节 湿病的预报
第五节 燥病的预报
第十章 体质先兆
第一节 《周易》气质理论
第二节 《内经》气质理论
第三节 体质的疾病预测意义
第四节 运气体质先兆
第十一章 遗传与潜病
第一节 遗传潜病概说
第二节 遗传潜病与先兆
第十二章 向源与潜病
……第二篇 人体先兆学
第三篇 分泌物信号学
第四篇 先露症状预兆学
第五篇 内科疾病先兆学
第六篇 妇科疾病先兆学
第七篇 儿科疾病先兆学
第八篇 急症先兆学
第九篇 癌先兆学
第十篇 早衰先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