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郑州大遗址片区保护利用战略规划

郑州大遗址片区保护利用战略规划

  • 字数: 352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郑州市文物局 等
  • 出版日期: 2018-11-01
  • 商品条码: 97870305929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2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郑州地处11,原腹地,是rIt华民族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地区,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文物资源大市、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无论是文物古迹的总量,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总量,郑州都位于全国城市前列,这其中,以大遗址**特色。大遗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本书在整体考虑、综合分析郑州各类遗址价值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郑州文化遗产资源及其特点,明确郑州大遗址片区的核心价值和体现价值特点的关键遗址,划定特色片区,制定郑州大遗址片区关键遗址的保护、管理、研究和发展的战略措施,并提出特色片区展示和传承利用的概念框架及工作思路。
目录
目录
第1章总则 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背景 1
1.3规划定位 3
1.4规划对象 3
1.5规划依据 3
1.6规划原则 6
1.7规划目标 7
1.8规划期限 7
第2章资源分析 8
2.1资源构成 8
2.2资源特点 8
2.3核心价值 10
2.4片区对比 12
2.5关键遗址 17
第3章现状评估 32
3.1环境评估 32
3.2保护现状评估 34
3.3管理现状评估 36
3.4研究现状评估 37
3.5利用现状评估 41
第4章保护战略 42
4.1战略综述 42
4.2关键遗址的保护对策 44
第5草研究战略 51
5.1战略综述 51
5.2关键遗址的研究对策 58
第6章管理战略 69
6.1加强机构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水平 69
6.2遗址管理工作要重点突出,兼顾全局 69
613建立完备的文物安全执法队伍与法规体系 69
6.4建立国内少有示范性文物库房 70
第7章展示利用战略 72
7.1战略综述 72
7.2重点项目 74
第8章保障支撑体系 91
8.1政策法规制定 91
8.2领导组织体系构建 91
8.3机构设置 92
8.4人才队伍建设 92
8.5经费支持 92
第9章实施分期 93
9.1近期实施重点 93
9.2远期实施重点 93
9.3远景预期 94
第10章附则 95
10.1规划成果 95
10.2规划解释权 95
10.3执行时间 95
附录 96
附录 郑州市文化遗产清单 96
附录二郑州市重要遗存分析表 112
附录三登封市重要遗存分析表 120
附录四巩义市重要遗存分析表 132
附录五新密市重要遗存分析表 140
附录六新郑市重要遗存分析表 148
附录七荥阳市重要遗存分析表 156
附录八中牟县重要遗存分析表 164
摘要
    第1章总则
    1.1编制目的
    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抓住国家给予的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建设大遗址保护六大片区的历史机遇,用战略性眼光和创新性思维,努力探索郑州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路,为实现郑州大遗址保护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与人民生活素质提高、与生态环境优化的良性互动提供宏观指导,为把郑州市建设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提供战略支撑,为构建世界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提供坚实的人文基础,为华夏文脉的传承担当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1.2编制背景
    大遗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宗教、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的,规模大、价值高、影响深远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及文化景观(《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大遗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国考古学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保护、传承、利用好我国的大遗址资源是各级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历史责任,如何保护、研究、展示、利用好这些具有极高价值的不可再生资源,以保护利用带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带动改善民众的生存环境,带动促进文物保护与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真正做到“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是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好大遗址,国家文物局在《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大遗址保护的六大片区,形成以“六片、四线、一圈”(“六片”指西安片区、洛阳片区、荆州片区、成都片区、曲阜片区、郑州片区,“四线”指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一圈”指陆疆、海疆圈)为核心、150处大遗址为支撑、全面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历程的大遗址保护新格局。郑州地处中原核心地区,大遗址资源丰富、价值突出,大遗址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为全国6处大遗址保护片区之一,郑州市有责任、有义务在大遗址的保护管理和利用传承等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要真正成为世界文化名城,郑州也必须梳理清楚自己的历史文化资源,重视郑州大遗址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突出价值,从政策保障、资金投入、保护技术、人员配备、项目监管等各个方面加强对片区内大遗址的保护,积极探索知何将大遗址资源转化为城市文脉和城市“名片”,转化为社会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动力。
    郑州市委、市政府从战略层面十分重视郑州大遗址的保护工作,认识到郑州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进程中的特殊地位,认识到郑州市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各历史时期的各种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提出要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让郑州走向世界,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2011年,国务院在《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将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五大战略目标之一,这是我国主体功能区划中专享一个具有传承与创新文化使命和功能的经济新区。郑州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有责任、有义务在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实践中想在前面、走在前列,起到引领作用。
    国家、省、市的政策为郑州市大遗址保护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加强郑州市各类遗址的保护管理和传承利用,有效推进郑州大遗址片区的保护、研究、管理和利用工作,为郑州市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在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提供决策保障,特编制本规划。
    1.3规划定位
    本规划为郑州大遗址片区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战略指导性文件,郑州市城市发展、都市区与城镇化建设规划应与本规划相协调,域内各相关遗址的保护规划、展示规划、遗址公园规划等应遵循本规划的原则和要求进行编制或完善。
    1.4规划对象
    本规划在整体考虑、综合分析郑州市(含郑州市区及六市/县)7446.2平方千米范围内各类遗址价值的基础上,提炼出郑州片区大遗址的核心价值,及支撑这些核心价值的重点遗址,以这些重点遗址为主要规划对象,同时兼顾郑州市域内的其他遗址点,做到“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1.5规划依据
    1.5.1国家法律、法规与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1997)
    《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5)
    《关于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五纳入”的通知》(2004)
    《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2011)
    1.5.2地方法规
    《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2010)
    《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杂例》(2005)
    《河南省古代大型遗址保护管理规定》(2009)
    《郑州市嵩山历史建筑群保护管理条例》(2007)
    《郑州商代遗址保护管理规定》(2000)
    《郑州市大遗址保护管理条例》(编制中)
    1.5.3国内和国际宪章、公约与文件
    《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1964)InternationalCharterfortheConservationandRestorationofMonumentsandSites(theVeniceCharter1964)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ConventionConcerningtheProtectionoftheWorldCulturalandNaturalHeritage
    《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1972)RecommendationconcerningtheProtection,atNationalLevel,oftheCulturalandNaturalHeritage
    《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宪章》(1990)CharterfortheProtectionandManagementoftheArchaeologicalHeritage
    《奈良真实性问题文件》(1994)TheNaraDocumentonAuthenticity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2)PrinciplesfortheConservationofHeritageSitesinChina
    《国际文化旅游宪章》(1999)IntemationalCulturalTourismCharter
    《西安宣言——关于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保护》(2005)Xi'anDeclarationontheConservationoftheSettingofHeritageStructures,SitesandAreas
    《关于文化遗产地解释与展示的宪章》(2008)ICOMOSCharterontheInterpretationandPresentationofCulturalHeritageSites
    《大遗址保护西安共识》(2008)
    《大遗址保护洛阳宣言》(2009)
    《大遗址保护良渚共识》(2009)
    《大遗址保护荆州宣言》(2011)
    1.5.4相关规划文件
    1.5.4.1城乡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发展规划(2012-2020年)》
    1.5.4.2文物保护规划
    《大河村遗址保护规划》
    《康百万庄园保护规划》
    《汉霸二王城保护规划》
    《大周封祀坛保护规划》
    《登封永泰寺塔(及寺院)保护规划》
    《纪信墓及碑刻文物保护规划》
    《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保护规划》
    《嵩山观星台保护规划》
    《嵩山会善寺保护规划》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保护总体规划》
    《嵩山启母阙保护规划》
    《嵩山少室阙保护规划》
    《嵩山嵩岳寺塔保护规划》
    《嵩山塔林保护规划》
    《嵩山太室阙保护规划》
    《嵩山中岳庙保护规划》
    《嵩阳书院保护规划》
    《宋陵保护规划》
    《新密古城寨保护规划》
    《新密古城寨城址保护规划》
    《郑韩故城遗址保护规划))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保护规划》
    《郑州市战马屯遗址保护规划》
    《新郑凤台寺塔保护规划》
    《大运河遗产河南郑州段保护规划》
    《后周皇陵保护规划》
    《苑陵故城保护规划》
    《陈家沟遗址保护规划》
    《圃田古城保护规划》
    《郑州新区文物保护总体规划(2009-2020)》
    1.5.4.3遗址展示利用规划
    《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规划》
    《荥阳汉霸二王城遗址公园方案设计))
    《郑州商城遗址公园(南片区)详细规划》
    1.6规划原则
    1.6.1明确特点,紧扣价值
    明确郑州大遗址片区的核心价值和各个遗址的特点,作为遗址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安排以及片区整体战略规划的依据。
    1.6.2分级保护,突出重点
    根据郑州大遗址片区的核心价值,遴选支撑核心价值的关键遗址,在统筹兼顾片区内各遗址的前提下,将关键遗址作为保护管理工作的重点,并结合我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分级制度,对片区内的遗址实施分级保护。
    1.6.3系统保护,避免割裂
    突破传统上对一个遗址单独地开展保护、展示、利用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打破过去在工作中对遗址、遗迹、古建筑之间的人为割裂,创新发展模式,以核心价值为依据,关键遗址为主要依托,建设各具特色、各有内涵的文化遗产展示、体验区,形成集团效应,达到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目标。
    1.6.4加强监督,有效管理
    通过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和人员、采用多种渠道落实资金、建立新型监督机制等保障措施,加强监督和管理。
    1.6.5区域统筹,永续利用
    茌有效管理的基础上,协调大遗址片区保护与区域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将大遗址保护工作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村镇发展规划相衔接,在区域发展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