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19世纪美国民族文学研究——以朗费罗诗歌为中心

19世纪美国民族文学研究——以朗费罗诗歌为中心

  • 字数: 37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张艳萍
  • 出版日期: 2018-1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285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3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亨利·华兹华斯·朗费罗是19世纪美国家喻户晓的诗人。朗费罗认为,把欧洲文学传统的很好元素与美国自身文学元素水乳交融,才能建立起超越英国文学传统的独立的美国文学传统。朗费罗享誉世界的《海华沙之歌》就是践行这一理论主张的典范之作,该诗被誉为靠前首纯粹的美国诗歌,堪称19世纪美国民族文学的瑰宝。该诗的成功表明,在朗费罗时代,印第安文化是美国民族文学的独特资源,借鉴印第安神话传说、诗歌及欧洲史诗的口头传统,是建构美国民族文学的独特艺术路径。
作者简介
  
目录
绪论
上编 印第安文化:美国民族文学的独特资源
第一章 《海华沙之歌》的素材来源
第二章 《海华沙之歌》:“印第安人的墓志铭”
第一节 《海华沙之歌》与印第安人的文明进程
第二节 《海华沙之歌》与印第安人的宗教
第三节 《海华沙之歌》与印第安礼仪
第四节 《海华沙之歌》与印第安人的观念
第五节 海华沙的宿命与印第安人的入神关系
第六节 《海华沙之歌》的结尾与印第安人的衰落
第三章 《海华沙之歌》的缺陷与美国白人作家的身份局限
第一节 朗费罗对印第安人的双重态度
第二节 选择性叙述:被隐蔽的暴力与被放大的和平
第三节 1854年以前印第安人的文本性存在
第四节 朗费罗《迈尔斯·斯坦迪士的求婚》中的印第安人形象
第五节 1855年以后美国经典作家笔下的印第安人形象
第六节 印第安人的宗教皈依与美国白人的殖民主义意识
下编 借鉴口头传统:美国民族文学独特的艺术路径
第一章 朗费罗对印第安神话传说人物形象的借鉴
第一节 《海华沙之歌》中海华沙形象的构建
第二节 《海华沙之歌》其他主要人物形象的构成
第二章 《海华沙之歌》与印第安口头文学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叙述者的现身
第二节 超叙述结构
第三节 叙述顺序
第四节 叙述频率
第五节 主人公、对头与相助者或敌对者之间的角色关系
第六节 传奇时间
第三章 朗费罗对欧洲史诗“编织”技巧的借鉴
第一节 《海华沙之歌》结构情节的口头传统特征
第二节 《海华沙之歌》与朗费罗的印第安文化“编织”技巧
第四章 《海华沙之歌》的程式及程式系统
第一节 程式、程式系统与口头传统
第二节 《海华沙之歌》的程式类型
第三节 《海华沙之歌》中的程式系统
第四节 《海华沙之歌》中的程式和程式系统的价值
第五章 《海华沙之歌》的平行结构
第一节 平行结构与口头传统
第二节 《海华沙之歌》平行结构比较研究
第三节 《海华沙之歌》平行结构的来源
第四节 《海华沙之歌》平行结构的艺术效果及价值
结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