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满江红

满江红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张恨水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53174117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淡 泊 名 利 的 画 家 于 水 村 迁 居 南 京,偶然结识了歌女桃枝,两人陷入热恋,后因误会导致分手。桃枝赌气答应某老板的求婚。在两人的结婚喜筵上,老板夫人大闹喜堂,水村出面自认化解了局面。不能忘情的桃枝追随病重的水村来到船上,恰逢渡船起火,桃枝与水村调换衣服,使水村被解救妇孺的小船载走,自己却被烧死。水村沉浸在伤痛中不能自拔,偶然看到一出剧《满江红》,讲的正是一女与情郎易装救人的事,终因伤痛过度郁郁死去。
作者简介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原籍安徽潜山。有名通俗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一生创作了100多部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共近4000万字,现代作家中无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他不仅多产,而且是作品很畅销的作家。他的小说运用章回体而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他的读者上有鸿儒,下至白丁,其作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靡全国,倾倒无数男女,有“中国大仲马”“民国靠前写手”之称。
目录
第  一  回    赏月渡长江吟联少女  闻弦过野寺笑接狂生
第  二  回    聚谑求凰各为种玉计  详猜遗帕独作访珠游
第  三  回    一雨作丝牵情天不老  三杯添晚醉萍水无猜
第  四  回    旭日同看相知人欲去  荒斋独守前度客还来
第  五  回    安步当车香尘留艳迹  逢场作戏灯影罩疑团
第  六  回    惊异遇歌场忽明真相  谈笑归客舍莫抑悲怀
第  七  回    半夜款香巢突闻快语  清晨过老圃幸遇知音
第  八  回    高卧发狂吟心仪坡老  清歌杂微笑座有周郎
第  九  回    窥艳笑远来形诸梦寐  惊心闻乍别访遍舟车
第  十  回    杯酒两忘嫌各倾肺腑  百金一点曲共骇听闻
第 十 一 回    俗客易招驰驱凭片纸  骄花难犯褒贬托微波
第 十 二 回    婉转陈词通函劝撒手  佯狂发笑记事话伤心
第 十 三 回    隔户听歌声回车有意  登场卖爱物注目堪怜
第 十 四 回    归去囊空问款疑寒士  邀来夜永拈阄夺美人
第 十 五 回    无日不来轻车驰小径  有闻必录快镜窃芳颜
第 十 六 回    衣饰岂无惭婉商求友  丝萝非有托快拒藏娇
第 十 七 回    贫境不堪噤声别酒肆  迷途未远破晓过农家
第 十 八 回    未免有情携琴弹树下  可以无憾沽酒醉灯前
第 十 九 回    努力见交情暗中买画  建功藉艺术高格酬金
第 二 十 回    路上一相逢突成大错  筵前同笑谑渐见深情
第二十一回    藏币走仓皇奔车逐迹  明灯照战栗惊鸟投怀
第二十二回    灯下话余惊共消长夜  案中藏秘计对质公庭
第二十三回    不作夫妻何须假兄妹  果为艺术自有好评章
第二十四回    作事有终解铃还钻石  怀才不遇困腹啜瓜羹
第二十五回    贫贱择交难冷潮热讽  激昂变态易浅笑深颦
第二十六回    伟大规模谒陵论豪杰  逍遥伴侣订约访湖山
第二十七回    突逢学子来翩翩可喜  善为美人役脉脉钟情
第二十八回    游棹夕阳中湖光绘影  并肩白堤上夜色宜人
第二十九回    无可奈何留书权作别  似曾有意置酒即催眠
第 三 十 回    床下负荆时见机而作  湖边聚首处有约不来
第三十一回    卖画受饥驱忽成上客  解囊壮醉色更遇高人
第三十二回    旧好不忘午荫酣茗话  坠欢可拾陋室涩游踪
第三十三回    吹笛引新俦开怀道故  闻琴过旧地却步羞前
第三十四回    交绝转圜时登山痛哭  情参还璧后拍手惊呼
第三十五回    填海有心人追芳迹往  负荆无术函约怨声回
第三十六回    情敌恰相逢强颜握手  恩人何忍害储药回心
第三十七回    交友可无猜宠召面谢  作妾原不忝盛惠心仪
第三十八回    救急筵前新郎甘假冒  约逃海外旧雨何能忘
第三十九回    雨道奔忙可怜一路哭  火船赴难忽忆满江红
第 四 十 回    酒醒梦回江中船不见  曲终人渺天上月依然
摘要
    靠前回
     赏月渡长江吟联少女闻弦过野寺笑接狂生
     这是一个四月天气的黄昏,暮色苍茫之中,浦口铁路两旁的电灯,已经明亮起来。在灯光下,照见旅客如潮涌一般,由火车上跳下月台。月台上迎接旅客的人,搬运行李的运夫,检查行李的军警,却又迎面赶了去,于是在人头钻动的空间,发生出一种哗啦哗啦的人语声浪。作旅客的,不必受什么来往人的拥挤,只是这一片喧哗声浪,就可以让他心慌意乱,不知所措。
     在这众客如潮的里面,有一位由济南来此的青年旅客.左手提了藤篮,右手提了小提箱,横了身子,只管在人群中挤。右手的箱子,提着上了前,左手的篮子,却让后面的人夹住了,拿不出来。极力的向前一扯,又撞到了前面的一个人,只得陪着笑脸,和人道歉,说了一声劳驾。这劳驾二字,不是南京人口语,也不是南方任何一省人的口语,只这两字,可以知道他是北省人,纵然不是北省人,也是在北方多年的人了。原来他原籍是广东新会,四岁的时候,随着他父亲游宦北方,河北山东河南,都走遍了。成.人之后,他父母都去世了,他就靠着向来能画几笔画,在济南中学,当了两年的图画教员,聊以糊口。为了他身世的不幸,和他生性的洒脱,又加之以艺术的陶养,不知不觉走入浪漫品质。在济南教育界,没有人不知道画疯子于水村的。他在济南过了两年粉笔生活,自己烦腻起来。恰好是学生们闹着校长风潮,他就趁了校中无人管理的机会,也不用和哪个辞职,简单的带了两件行李南下,靠前要看看南京的朋友,第二也要西游庐山,东游西湖,添些图画的资料。当他到了浦口,看到火车上下来的人,竟是如此的拥挤,觉得南京的繁盛,确是与平常都会不同,这回不会白来,总可以增长许多见识。
     他正如此想着,忽然?篮上劈拍让人踢了一脚,接着喊道:“放下放下。”抬头一看,原来是三四个军警,拦住了去路,正在人群中检查行李。水村料是闯不过去,只得一弯腰将东西放下。他刚是一弯腰.后面一只大网篮向前一撞,撞得头向前一伸,人几乎要栽了过去。两手赶快向前一撑,就撑在一个人身上,并未倒下去。一看那人,穿了一件米色的夹斗篷,原来是个女子;未免过于孟浪,连忙低了头,蹲着身子,就去开箱子。他面前是一兵一警,兵正在检查一个人的箱子,警士却拦住两个搬行李的不让走。水村开了箱子,许久也没有人来检查,手上搭的大衣,拖在地上,却让过来过去的人,踩了许多脚。正待站起,一只大箱子在头上扛了过去,几乎碰了一下。水村道:“老总请你快……”一句话不曾说了,后面人向前一挤,这回挤得真倒了,两手向开了的箱盖子上一按,箱子一翻,里面的东西,全翻了出来,倒在地上。那兵士手一挥道:“快走!快走!”给了他两张印着验讫字样的纸片,又用脚踢了一踢箱子,连道:“走走。”
     水村将地上的东西向箱子里一阵乱塞,箱子盖一合,手里提着,还不等他开步,后面的人,已经拥着他向前走了。他两手提了箱篮,夹在人堆里,向前走了去,好容易走出站台。在疏爽的空气里,清凉了一阵,接着又挤上轮渡的趸船。趸船的跳板既窄,而且又是由上向下,行人不能不慢,这后面要上船的,如狂风暴雨一般的挤着向前。水村两只脚已不能听自己的命令,两手拿了行李,又不能左右撑扶,索性听其自然,让人挤去,这倒很方便,一下就挤上了趸船。在趸船上的人挤得透不过气来,闷了许久,这才有渡轮到了。眼看渡轮上的人,从另一方面跳板上登了岸,这趸船上渡轮的栅栏门方始开了。这栅栏门,也不过三尺宽,上千旅客,要由这里挤上轮渡,这不是潮涌了,乃是榨油。水村拼命的挤上了轮渡,见旅客舱里,人已塞满,这就不打算进舱,在船舷上将箱子提篮放下。靠了舱门板,将西服领子提了一提,一阵凉风吹入怀来,精神为之一爽,于是蹲着将箱子里的东西,整理了一番,锁上了暗锁。站起来时,船身有些晃动,原来船已开动了。这时向前一看,一片大江,东西不见边,由天底下来,流到天底下去。东头一轮盆大的月亮,拦住了江流,悬在上下一片白的中间,那月亮虽然不动,江中的白浪,在月下流动着,现出一道银光,只管一闪一闪,好看极了。向北看看下关,许多灯火,高高低低,分出人家来。在灯火后面,隐约的现出一座青暗暗的狮子山来。
     水村看得正出神,忽然身边有个女子声音道:“这月亮底下的江景真好。你看那一只船在月亮底下飘荡着,好像一幅画一样,仿佛我就在什么地方看过这一幅画呢。”水村靠前个感觉,连忙向舷外看去。果然见一只小船,扯着十成满的布帆,远远背着月亮而去。第二个感觉,便想到这女子说话,很是不俗,是个什么人?回头一看,这女子穿了米色的斗篷,头上簇拥半勾式的烫发,瓜子脸儿,溜圆漆黑的眼珠,敷粉之外,还点有胭脂,很有些丰致。斗篷里面,是一件葡萄点的花旗衫,在衣襟上。插了一支自来水笔。看那样子,不像是大家闺秀,也不像风尘中人物,究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想起刚才在车站扶了一个女子一把,那女子也穿了米色的斗篷,大概就是她,这可别让人家发觉了,便掉过头去看江景。看到江头月色摇动,随口将成诗吟了一句“月涌大江流”。停了一停,那女子却也吟了一句千家诗“月光如水水如天”。水村不觉心里一跳,她倒有心和我说话?回转头来又一看,只见她右手两个指头夹了一根卷烟,弹了一弹灰,交给身边一个老妇人,撮着嘴唇,嘘出一口烟来。水村心想,若是一个女学生,不会在这种地方抽烟的,这不见得是个上等人物了,然而她刚才念了一句干家诗,似乎也不是一种普通女子。要说她是旅客,她又没带着行李。那一个靠她站住的老妇人,衣服虽然半新旧,也是一件黑绸长夹衫,决不是佣仆,但也不像是母亲。哪有女儿这般华丽,母亲那样朴素呢?恰是怪事,她们又并不曾带着行李,也不像出门的样子。心里只管这样想着,眼中可就偷看了人家几次。
     ……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