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与哲学

文化与哲学

  • 字数: 1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宋洪云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3277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文研究从理论上是实现文化与哲学的互融互动的本体论证,对文化哲学元问题的深入研究。虽有学者已提出要构建文化与哲学的相融互动关系,但没有提出它的本体论证。“互融”,并不是文化来侵袭哲学界域或哲学侵袭文化界域,从而形成所谓“文化的哲学研究”或“哲学的研究”,而是“共享同一界域”的本质上内在地融为一体;“互动”是说,文化哲学意蕴中的文化与哲学,并不是文化为主、哲学为从或哲学为主、文化为从,而是张力适度、相辅相成。这突破的以往两种研究范式:对文化的哲学研究和对哲学的文化研究,即站在哲学的立场上审视文化抑或是对哲学的文化扩张。并且本书提出哲学自觉是文化自觉的根基为增强我国文化自觉意识提供了有益的思考路径。'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探讨哲学与文化的关系。在充分阐释文化概念的基础上,建构了两者互生互动、相通相融的内在关联,为文化哲学夯实了理论根基,并对我国文化自信和哲学及学科发展等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读者对象:文化研究学者、哲学教育者、大学生。
作者简介
宋洪云,哲学博士,副教授。197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1992年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教系学习,1996年获哲学学士学位。千禧之年重回母校学习,2003年获哲学硕士学位。200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攻读哲学专业,200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2003年来北京物资学院工作至今。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哲学、唯物史观。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长白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目录
导论第一节文化哲学的历史溯源一、中国之哲学与文化关系的探讨二、西方之文化哲学的建构第二节当代文化实践凸显文化哲学一、文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凸显文化哲学二、文化供给与需求矛盾凸显文化哲学三、工业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矛盾凸显文化哲学第三节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综述第四节本书研究的价值与创新点一、本书研究的价值二、本书研究的创新点第一章文化的哲学意蕴第一节文化观的溯源一、文化的汉语词源解读二、文化的西方词源解读三、现代经典文化释义第二节文化的哲学解读一、文化的哲学渊源二、文化的哲学内涵三、文化的核心形式四、文化的本质第二章哲学与文化的内在相通性第一节哲学的本性与文化一、哲学的本性二、哲学的本性与文化相通第二节哲学的视域与文化一、哲学的视域二、哲学的视域与文化之共享第三节哲学是文化的进化必经程序第三章哲学对人的活动方式的反思第一节哲学始终在人间一、哲学人间路的历程二、重提哲学人间路的缘由第二节哲学面对人间路的方式一、哲学面对生活世界的反思二、哲学对人活动方式的文化批判第四章哲学与文化的发生学考察第一节哲学起源于文化一、文化诞生在哲学之先二、哲学是古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第二节哲学与科学的亲缘一、哲学孕育着科学二、哲学是现代科学诞生的助产士第五章哲学与科学文化关系案例分析第一节哲学与经济学的内在关联一、哲学孕育经济学二、哲学是经济学的助产士第二节哲学与数学的内在关联一、数学成为哲学的文化资源二、哲学成为撬动数学的杠杆第三节哲学对科学的价值一、哲学对科学的价值总结二、哲学对科学产生的价值点第六章文化哲学:哲学的复兴之路第一节对现有文化哲学的批判一、对生活哲学的批判二、对科学哲学的批判第二节文化哲学是哲学复兴之路一、文化哲学是哲学复兴之路二、复兴哲学的文化使命:哲学是文化的精华三、复兴哲学的化人使命: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三节文化自觉与哲学自觉融合之路一、文化自觉:迈向哲学二、哲学自觉:迈向文化第四节文化哲学之路通往自由结语参考文献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