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在经验与超验之间

在经验与超验之间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作者: 景凯旋
  • 出版日期: 2018-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070585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在许多东欧知识分子身上,往往同时存在着自我嘲讽和理想主义的特质。正是意识到现代性很重要的特征是道德虚无,他们才会提出许多发人深省的批判性概念,如前南斯拉夫学者米哈耶罗夫的“积极的不自由”,波兰诗人巴兰察克的“伟大的无意义”,捷克作家克里玛的“世俗信仰”,昆德拉的“刻奇世界”,哈维尔的“生活在谎言中”等。对此,东欧知识分子的回应是寻求与这一切相反的东西,以反抗虚构的现实。 相信超验价值,总要比价值虚无更有可能给生命带来希望。这恰恰是东欧知识分子的主要观念,它可以使一个人在权力面前保持人格独立,同时又对不完美的世界和人性怀着宽容与同情。毕竟,是生命本身的内在需求促使东欧知识分子去思考存在的意义,并很终摧毁了现代极权的思想根基。 无论昆德拉、哈维尔与克里玛在观念上存在着多大分歧,他们之间仍然具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对人类命运的强烈不安。这表明,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怀疑与激情,有的怀疑通向玩世,有的怀疑通向探索;同样,有的激情导致专制思维,有的激情导致精神独立。正如波兰学者米奇尼克在评价科拉科夫斯基关于“牧师”(追求保证真理)和“弄臣”(怀疑一切真理)这两种欧洲思维模式时所指出,只要保持谦虚和虔敬,这两种真理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毫无疑问,西方文化是无法告别柏拉图的。就人的存在本质而言,人类不可能祛除生活的日常性,但也不可能接近无意义地活着。历目前凡是充满希望的人类精神活动都是处于经验与超验之间。就此而言,无论对于极权社会,还是对于民主社会,东欧观念都具有世界性的意义,这也是本书的要旨所在。
内容简介
在世界文学目前,20世纪下半叶东欧文学具有特殊的地位。东欧作家继承了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接受和发展了20世纪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世界的冲突及人的存在进行了深刻思考。本书是对东欧观念的一次全面审视,从文学、哲学、社会学及政治学的多维角度,围绕东欧作家的问题意识,疏理和分析了他们的价值观念。这些思想型、知识型的作家面对传统价值消亡的现代危机,在强调生活世界的同时,重新追寻失去的意义,探求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存在、什么是现代性等时代重大问题,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强烈不安,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都与西方现代主义迥然相异。东欧观念深刻表明,人类的精神活动总是处于经验与超验之间,向着地平线前行的征途上,既布满陷阱,又充满希望。
作者简介
景凯旋,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弗瑞曼基金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东欧文学,著有《唐代文学考论》(2012)、《被贬低的思想》(2012),译有昆德拉《为了告别的聚会》(1987)、《生活在别处》(1989)、《玩笑》(1991)及克里玛《我快乐的早晨》(1999)、《布拉格精神》(2003)、《地下》(2010)等,此外还发表论文及书评若干。
目录
目 录 前言001 绪论  走出叙拉古007 第一章  现代性观念的危机与回应 一  两种现代性031 二  理性与浪漫062 三  乌托邦的理念095 第二章  昆德拉的怀疑主义 一  从激情到怀疑131 二  历史的玩笑144 三  质疑抒情155 四  刻奇:一个抒情范畴172 五  反讽与无意义186 第三章  哈维尔的超验意识 一  荒诞的理想主义211 二  “生活在真实中”229 三  重寻价值之源248 四  反政治的政治270 第四章  克里玛的人文精神 一  回到问题的根源289 二  布拉格精神303 三  反抗荒诞317 四  寻求失去的意义336 五  一个亲嗣关系353 结论  在经验与超验之间369 附录一  两种知识分子386 附录二  捷克的萨米亚特405 参考文献42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