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雷声响彻平原/许辉中短篇小说典藏
字数: 310千字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作者: 许辉
出版日期: 2018-12-01
商品条码: 9787539663050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408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3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许辉小说典藏系列之二,收录了作家中短篇小说20余篇,如《碑》《吃米饭的人》《人种》等。作家在作品中常采用旁观者的角度,力图还原真实的乡村图景,在他的乡土世界里,一直都贯穿着导人向善的田园抒情,他在文本中对淮河的地域文化做了必要的理性梳理,给予了普通人性很真实的展示舞台。
作者简介
许辉,男,1957年生,安徽人,国家一级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散文委员会委员,茅盾文学奖评委,硕士生导师,安徽省八、九、十届政协委员。作品有小说《碑》《尘世》 散文《和自己的心情单独在一起》等。
目录
1994年
夜行人与雾
指方向的人
难民
红木箱
癫狂的土岗
麦子地里的新媳妇
大年三十的故事
少女与狗(存目)
小趣的故事
走
惊蛰
1995年
庄台
康庄
孤独的慢板
游览北京
秋天的远行
过重岗山
灭点
1996年
我爱小芹
雷声响彻平原
卡萨布兰卡(存目)
碑
被遗弃的暗红色坤车
一位女士
摘要
1994年
夜行人与雾
雾是何时起的?只有夜行的人才知道。
已经是深夜十二点多了,一个人,一个男人――大约是从朋友家打麻将才回来――骑着自行车走在街上。他的自行车是老货了,咣哩哗啷的,在安静的初春的夜里响得好远。骑自行车的男人大约在四十岁上下。大街上已经稀落无人了,但灯都亮着,刚打过春的初春的深夜显得恬静安详,天气也不太冷,到底是打过了春的日子,人的身上感觉好舒服。
大约就在这时起雾了。起初觉着空气有些潮湿,继而呼吸就有了些阻滞的感觉。这是起雾了。看,那些灯都罩上了一层朦胧,整个城市的上空弥漫着幻想的色彩。更远的地方,比如在郊区公园和环城绿化带的树丛旁边,也会有这些雾吗?这些雾是从哪里来的?是看不见的,一个法力无边的老爷爷放出来的吗?
雾渐渐地弥散开来。现在到了大桥转弯的地方。灯光仍然很多。骑自行车的四十岁左右的男人,看见在空荡无人的街边,站着一位少女(或者是一位姑娘)。在有些飘动的雾气里,目光一过,就感觉那少女有一种十分清纯的味道。她呢,像是有一种什么东西在吸引她,或者她在等什么人,又不像,她只是好安静地立在街边上。对骑车而过的自行车和自行车上的人,她也不表现出什么意向――或者有些不安,或者想要认出来者是谁,或者仅仅是看一眼――她不,她只是安静地立在街边,像是在品味雾的来历、来意、去向、动感,不,又不像,她怎么会半夜三更一个人没事在这儿看这些、体察这些?她也不能预先就知道半夜要起雾了。或者都是偶然,碰巧了?好像又都不像。
骑破自行车的男人很正常地咣咣当当地骑过去了。骑过去之后,他又觉着有点那个。哪个?他也不明确知道。只觉着有点那个。心里头好像老惦记着。骑出去老远了,他仍惦记着,有点为那姑娘着想。半夜三更的,碰上坏人,怎么办?――也许那姑娘就是“坏人”,又不像。但坏人还有什么像不像?心里头就惦记着。惦记什么?不知道,就是惦记着……到了家,开了门,老婆孩子都睡着。他轻手轻脚上了床,还是惦记着……那要真是个“坏人”,还有什么可“惦记着”的?但仍惦记着,翻来覆去地惦记着……总睡不着……
雾是何时起的?怕只有夜行的人才知道。
指方向的人
一列火车到站,许多人从出口处涌出来,车站广场上的大小车辆都忙着了,上人,喊人,关门,开车。忙了半个多小时,才又渐趋和缓。
在车站广场外头一条大街的隔离墩旁,站着一个可以称为老头的人。他一只手拎着一面小红旗,另一只手捏着个不锈钢哨子,左臂上戴着个红袖章。他是个管交通的。他很负责,表情慈祥认真。
因为离车站广场不远,他就额外忙一些。为什么呢?你看,来了一个人。
来了一个中年旅客,肩上背了两个大包,手里拎着一个很重的皮箱,左右看着,突然看见了老头,便艰难地走过来,问道:“老师傅,往×处去,怎样走呀?”
“坐一路车,三站下。”老头把手里的红旗一挥――习惯动作――就打发了他。
又过来一个,妇女,像农村小地方来的,抱着个孩子,提了个大包,焦急急地说:“俺请问大爷,俺是靠前回来,摸不着路,又怕遇见坏人,俺请问大爷,俺往这块去该咋走?”说着摸出个信封来,给老头看。
老头却是个不识字的。他倒也能对付,说:“往前走五十米有个岗亭,民警知道。”手里的红旗一摆――习惯动作――又打发了一个。
一上午他打发了一二十个。这也不是轻松活,日积月累,他这也可观,再说又是分外事。到十二点半,老头下班了。下班就下班呗,他却并不回家,只把小红旗一卷,往街边巷口的一家小饭馆里,坐住了,要了三两卤猪耳朵,又打兜里变出一瓶白酒来,四两装的,眯着眼,吸溜了一口,尔后就呆望街上穿来行去的人。
这小饭馆真不错,能把街上的情况看个一清二楚。老头眯着眼,看街上。也不是真看,只是做看的样子,――这都是习惯动作,他的真事情还在酒盅里,过一时吸溜一口,过一时吸溜一口,那态势很浓酣,无可比拟。
一小时后,老头准点离开小饭馆。他的手里仍握着卷起来的小红旗,另一只手里捏着哨子,在人行道很靠边的地方,有点驼背地走。
P1-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