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26辑)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26辑)

  • 字数: 427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何明主编
  • 出版日期: 2018-1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366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自2001年创刊以来已经连续出版了24辑,从在靠前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8年开始进入CSSCI来源学术集刊名录,至今依然保持在CSSCI来源学术集刊名录里,是民族学学科专享入选CSSCI来源数据库的学术集刊。近几年,《西南边疆民族研究》刊物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学者们的投稿数量和质量逐年上升。从25辑开始转入我社出版,本期为第26辑。
作者简介
何 明,浙江省义乌市人,1959年6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馆长,兼任国务院民族学学科评议组专家、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务理事、《开放时代》和《学术探索》等学术期刊编委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西南边疆民族问题、艺术人类学以及民族志理论方法等方向研究。
目录
边疆学研究
民国滇南游记中的瘴疠研究
国家转型下的边疆整合困境
――以民国时期解决土司问题的实践与论争为中心
“禁防”与“通市”:清代中越边境政策的早期变迁与认知流变
中缅老交界地区哈尼/阿卡人橡胶种植的生态保护实践及其困境
民族史研究
“总体史观”视野下乌蛮研究的基础性问题
战争与乾隆朝两金川地区的人口变迁
――以清代档案文献为基础
南诏国南部、西南部境外的国家和民族述论
宗教文化研究
凉山彝族传统宗教的认同基础与符号边界
从祭灵、撵鬼到造神:20世纪以来基诺族宗教文化变迁研究
个人权责与地方管理知识:基于佤族“梅”的研究
花腰傣村寨传统公祭仪式的文化内涵及现状研究
民族关系研究
漂泊到融合
――从巴塘关帝庙看汉藏互动下的身份认同
多元组织合作动力机制与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构建
――以新疆玛纳斯县为例
倡乐活动视角下的“倡乐晏胡”策略
彝语转用汉语的渐变规律
――以峨山彝族自治县大龙潭乡为例
民族社会研究
临沧南美拉祜族债权习惯法对其社会治理的影响
盗亦有“道
――湘西土家族“偷梁”习俗的文化逻辑
家族变迁与村寨权威
――对云南石屏县B村李氏宗祠功能的研究
旅游人类学研究
生态旅游、“国家公园”与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发展
――以台湾东光布农人之经验为例
滇西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民族理论研究
“科学主义”与“普世常数
――对马文?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的解读
变与不变:文化表征与结构
――关于历史人类学“他者”的几点反思
研究述评
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研究述论与人类学反思
人类学视野下情感的自我表述与研究维度述论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稿约和撰稿体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