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陶说

陶说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日】北大路鲁山人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22913610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1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日本艺术大师北大路鲁山人关于陶艺的心得与奥妙

★鲁山人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天才,他不仅在陶艺上有着杰出的成就,还在美食、篆刻、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这些各领域的知识与底蕴使得鲁山人比普通的艺术家更能在各个领域里融会贯通,对于美学有着极为独特的理解。

鲁山人曾自行筑“星岗窑”,并进行了多次陶瓷器展出。获得广泛好评。

★鲁山人对于艺术的要求极为严苛,甚至在批评作品上有“毒舌”的一面,但是,他的话语中却显露出了陶艺的真谛,他严格的研究与创作态度更是让他创作出了大量的珍贵艺术品。在文章中,他毫不吝啬的将自己数十年的制陶经验与对于陶瓷器艺术的思考写了进去,佳作。

★天狗文库日本民艺精选系列 特别编排柳宗悦《茶与美》《物与美》《收藏物语》北大路鲁山人《陶说》。帮助读者系统地深入体会日本美学。

★ 考究精装工艺,封面采用进口特种纸,内文均采用进口纯质纸。封面采用烫金工艺,插图为四色印刷。适合典藏。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重量艺术大师北大路鲁山人关于陶瓷器这一主题的散文集。文中包括北大路鲁山人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介绍的一些创作谈,如《我的陶器制作》《从筑窑学到的》等;《料理和器物》《陶器鉴赏》等从鉴赏者的角度出发的文章,以及对日本陶器的介绍,如《日本的陶器》《备前烧》《志野烧的价值》等。其视野宽广,写作方式由浅入深,既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又以民众容易接受的讲述方式娓娓道来,并配有丰富的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读者进入陶的美妙世界。
作者简介

北大路鲁山人(1883-1959),日本陶艺家、全才艺术家。通过自学开拓了自己的人生之道。被指定为日本人物”。拥有陶艺家、美食家、厨师、书法家、画家、漆艺家、篆刻家、散文家等各种不同面孔。亦是我国艺术家祝大年先生的老师之一。对美的追求是北大路鲁山人毕生的信念。


译者简介:

傅玉娟,201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获文学博士学位。目前执教于大学,从事日语教学及日本文学的研究与翻译工作。译有《哲学家,请回答》等。


目录

001 因何立志制陶?

009 玩土

013 关于星冈窑

017 关于我的陶瓷器制作

027 筑窑之后的收获

033 余近来尝试陶瓷器制作

      的缘由

037 从我的制陶体验看前人

065 致有志于成为陶艺家的人

075 触动灵魂的美

079 所谓雅美

083 “直觉”的哲学

089 捡漏是诸病之源

093 艺美革新

101 关于陶瓷器鉴赏

111 料理与器皿

115 日本的陶瓷

123 濑户·美浓濑户发掘杂感

129 古九谷观

135 古唐津

137 备前陶

141 关于黑濑户

145 关于织部陶

149 志野陶的价值

155 乾山的陶器

163 古器观集萃

247 “明古青花”观

257 古青花的绘画以及纹饰

265 陶瓷器个展中所见各创作者的风格

271 观河井宽次郎先生个展

277 观河井宽次郎近作展有感

281 业余爱好者制陶不当筑窑

307 座边师友

313 青年啊,多多选择老师吧!

317 鲁山人作陶百影 序

321 鲁山人家藏百选 序

325 爱陶语录

345 关于鲁山人展目录的话

372 译后记

375 北大路鲁山人年谱


摘要

触动灵魂的美

只凭陶瓷器,是无法理解美的。我们只有了解了所有事物的美,才能通过它理解陶瓷之美。真正理解,也就意味着真正沉醉其中。

能否真正沉醉其中,这是个问题。如果即使是对一些粗陋之物也能沉醉其中,那么就是理解了其中的独特风格吧。很多时候,人都是被动的。多是被他人的语言带入其中。甚至有的时候看不到美,只看得到钱。或者是一半看到美,一半看到钱。

每个人的眼光都是各有不同的。人们只能理解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东西。所以,如果一百个人当中有一个人拥有伟大的评价能力,那么剩下的九十九人所看到的美就是无用的。总之世上多是胡言乱语之人。即使自己并没有那样的感受,也还是会胡言乱语一番。

我们在欣赏事物之美时,是仅仅用于满足自己的眼睛呢,还是将其视为自己心灵的朋友呢?如果是要作为心灵的朋友,那么就必须要有灵魂与灵魂的交流。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就是真正的心灵的朋友,是天堂。正如近来那些将绘画视作消遣,以迎合顾客爱好或参加展览会为目的的创作,是没有美感可言的。如今的绘画再没有那种深入人的灵魂的能力。

作品是在专注中被创造出来的,如果是在无我的境界中创造出来的作品,就会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但是无我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需要修行。许多人是在虚荣心的作用下去创作的。这样不可能创造出真正好的作品。佛教绘画作为信仰的对象,初是没有落款的,后来才出现了落款。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