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017年

2017年"中国好老师"的育人故事:学校篇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办公室;北京师
  • 出版日期: 2018-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32444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7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落实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及系列讲话精神,2014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协同中心联合全国师范院校和社会各界力量,面向全国中小学发起了“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截止2017年,“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已实施3年。这本案例集是“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开展3年来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总结,是由公益行动办公室在2017年,经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同意后,面向全国参与了“公益行动”的老师们开展的案例征集活动后的案例的结集,主要涉及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管理育人等多个方面,全面地呈现了学校育人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和可借鉴的机制。
目录
管理育人
活力教育 绽放异彩
山西省实验小学
“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的“海淀模式”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依托班主任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化实施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光复小学
教育点化“金苹果”
福建省建瓯市实验小学
秉持“适才适性”哲学 定制苏派教育的“彩虹方案”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相伴携手前行,共创美丽人生
――学校文化引领下教师自主研修的实践研究
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
让每一个孩子平等享受优质的教育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
以“手拉手”品牌为载体,建设师生发展的共同体
湖北省宜昌市实验小学
擦亮每一颗星星
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小学
携手?分享?共进
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
“1+1+N”模式:文化互助唤醒教师自我成长
重庆市巴蜀小学
实施分层评价,成就七彩童年
安徽省合肥市胜利路小学
家校共育 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广东省佛山市元甲学校
和合共生,和谐共进:“大拇指家长”行动叙事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
让每一位教师行走在成长路上
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
好老师成长的共同体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行走在教师身边的教育科研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研种子教师研究项目组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冷云小学
从“互联网+”到“教育教学×”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南郡小学
让每个孩子都发光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金珠小学
“仁爱、业精、慧美”的教师队伍建设
北京市通州区贡院小学
安然无恙,方能灿烂开放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城东小学
心系师生平安 共创和谐校园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小学
携手家校合作 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裕民小学
打造“心”校园
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中心小学
明理念、抓课改、重交流、强师德,提升教师育人能力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第九小学
以“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为契机 借助区域合作平台提升教师素质
北京市怀柔区第六小学 王广学
课程育人
推进课程育人,提升教师育人能力
――西安新知小学关于开展“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的经验总结
陕西省西安新知小学
以开展特色活动为引领 全力打造“人文德育”教育品牌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平安小学
多彩童年 幸福奠基
河南省鹤壁市福源小学
让课程改变学校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实验小学
实验电视台的同学“人小本领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
立足学生本位 整合实施德育课程
――“1+X”德育课程建构与实施
浙江省丽水市囿山小学
基于学科整合背景下的活动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课程建设助力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
北京市清河中学
加强学校课程建设 落实全学科育人
北京市平谷区第七小学
开发综合实践校本课程,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桂花岗小学“大自然教室”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桂花岗小学
汲取儿童漫画营养 拓宽美育教学蹊径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实验小学
探寻农业嘉年华的文化之旅
北京市昌平区巩华学校
浣书传递智慧 大集播撒书香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马路学校小学
每个孩子都是“客”
――“客+”很好课程体系建构
北京师范大学很好实验学校
一至六年级主题教育课程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第九小学
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绽放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
推进课程育人建设 关注教师素养
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
弘扬国球精神 点燃校园激情
青海省油田教育管理中心第三小学
摘要
    活力教育 绽放异彩
     山西省实验小学
     山西省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小)始建于1936年,现有63个教学班,学生人数3174名,教职工210余名。作为省级实验小学,实小赋予“实验”一词新的内涵,“引领特色发展,涵养文化育人”是今天实小对“实验”的理解与表达。
     一、特色理念,让教育同归育人原点
     人的个性很像树的年轮,是一圈又一圈逐渐发展的。婴儿的一圈代表着爱与享受,孩童的一圈代表着创作与幻想,少年的一圈是体验和吸纳,而成年的一圈则是现实与责任。任何一圈不完成,人的个性就得不到充分发展。由此可见,教育的主体是“人”的成长与发展,而活力教育正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升华,它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有个性的自己,在思想上、行动上以一种蓬勃积极的状态,表达最好的自己。活力教育的内涵在于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心每一个孩子,促进每个孩子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优选限度的开发,进而健康快乐地成长。活力教育的规律是学生在学习、体验与感知过程中,充分吸纳和享受他们年龄阶段特有的幸福感与成就感。活力教育的价值取向是相信学生,相信教师,相信学校领导者的决策,相信人的潜在能力,对学校、教师、学生的未来充满信心。
     这种理念让教育回归到育人上。
     文化的核心是活力。活力教育有持续的开发意识与习惯,符合人的发展过程,符合学校发展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文化立校,教育实践的个性探索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
     “管理的很好是发现”,即对“物”的发现和对“人”的发现,换言之,优秀的管理是制度与人文相互融合。“活力教育”理念下的管理,流淌着一种情怀和一种智慧,关注的是管理细节、关注的是教师的生命存在、关注的是孩子的生长状态。它让师生具有活力气质,让文化富有活力气息,让“活力”呈现无穷的智慧和蓬勃的张力。
     “山西省实验小学年度发展规划”标志着学校进入另一个精细、规范管理的层面,在规划中学校提出“以人为本,强化服务,公平待人,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最直接的体现是“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发展人”,以“尊重”为基础,校长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形成领导服务教师、教师服务学生、学校服务家庭和社会的良好风气。教师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二)建立“多元价值”的课程文化
     “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了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水滴石穿的作用。”活力思想使实小全体师生进发出教育智慧,活力思想使实小生机勃勃。学校精心构建了以“六大特色”项目,即活力课堂、活力教研、活力作业、活力体育、活力艺术、活力环境为支撑的管理目标,确立了以管理观、育人观、教学观为主导的管理架构。
     管理观:细节之处见活力,活力之中见智慧。
     育人观:让每个孩子主动发现最好的自己。
     教学观:全面有个性,特色有内涵。
     同时,学校以“百人团队”(器乐团队、声乐团队、舞蹈团队、书法团队、美术团队、乒乓球团队、空竹团队、篮球团队、科技制作团队、国际象棋团队)为载体,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团队由起步时的10支发展到如今的30多支,参与人数达全校学生的70%。
     从开始凝练办学理念,到团队活动的蓬勃开展,从专业引领成长,到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完善,几年的时间,学校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具有多元性、层次性、选择性,包括必学型课程、选学型课程和隐性课程,同时学校还开发出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课程。
     课程既是教学过程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学校“活力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学校注重挖掘国家课程的文化内涵,提升地方课程的文化品质,开发校本课程的文化内容。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从课程的选择、教材编写、课程的整合等环节上充分发挥了“名师工作室”以及教师团队的合作优势。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