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谁是下一个

谁是下一个"独角兽":浙江小微企业成长之星

  • 字数: 19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 作者: “典型促转型”丛书编辑部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9217177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5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一本书看透小微企业成长“浙江经验” ■ 43个典型企业案例解读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经验 ■ 43个小微企业成长模式奥秘解析 ■ 支招市场监管部门如何有的放矢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 小微企业如何突破天花板破茧成蝶 ■ 为广大小微企业和从事扶持小微企业的工作者带来可学可鉴的启迪
内容简介
本书由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从中撷取43家企业进行样本解析,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解析他们的成长密码。他们中,有的是智能化、靠前化领域的“急先锋”,有的是科技创新、品牌创建进程中的新标杆,有的是进军数字经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生力军。假以时日,谁能说今日的小微企业不会成长下一个独角兽,明日的500强企业呢? 研究小微企业的基本经验与价值,总结小微企业具有普遍意义的“浙江经验”,既可为全国广大小微企业,又可以给从事扶持小微企业的工作者,以及市场监管部门如何有的放矢的助动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思路与策略,带来可学可鉴的启迪。
作者简介
“典型促转型”丛书编辑部由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与市场导报社联合组成。
目录
一、“小而新”  关键词:人工智能 鸟瞰智能:人工智能领域闯出的行业黑马 003 优傲科技:“智能制造”助推器 010 宏志机器人:用“变形金刚”装备“浙江制造” 015 聚创电气:温州低压电器的技创“擂台” 021 锦辉针织:小指针精雕琢,做领域“领头羊” 026 禾川科技:工业自动化的“轻骑兵” 031 二、“小而精”  关键词:工匠精神 一火科技:能揽“瓷器活儿”的“金刚钻” 039 吉海模具:以精度和速度坚守“零件化前端” 044 星火减震器:深耕汽摩配专业,创新为王?049 神钢赛欧科技:刀尖上的“舞者” 054 东信电器:高效解决浴霸行业“痛点” 062 英特讯信息科技:打通海上安全高速公路 068 宇凡电器:GIS壳体行业里的“头狼” 074 博拓里尼机械:打造成中国流体传输设备行业领先品牌 079 世博新材:大举引智,“塑料米粒”也放光华 084 鸿鹏汽配:在专业领域寻求三赢钥匙 089 三、“小而美”  关键词:节能环保 锦荣生物:铁皮石斛的“绿色守望者” 097 达斯玛特科技:做水处理领域的“不错大脑” 102 森诺:打造国内环保科技领域的领头羊 108 加百列:生态益生菌领导者 113 德沃生物:掘金高新生物技术产业 119 铁枫堂:用品质锤炼铁皮石斛的金色招牌 124 宾美生物:亚洲专业的藻蓝素制造商 130 四、“小而洋”  关键词:国际视野 派对动漫:“面具大王”演绎动漫派对 139 星越包装:中国新型包装行业先驱者 146 义腾特钢:在“特”字上做很好文章 152 搏莱电子:一根数据线里的“脑风暴” 158 迪麦格磁电:中国磁电行业的领跑者 162 万维塑业:“以塑代钢”中“挤”出新天地 167 商翔科技:打造数字贸易“外贸样板” 173 三箭工贸:在小竹子上雕出精美花朵 179 科力软管:重新定义“中国软管” 184 德隆氟塑:“塑料王”里践行“互联网+” 189 五、“小而强”  关键词:行业标杆 信孚娱乐:索道行业的“单打冠军” 197 博达伟业:做交通领域的“安全专家” 202 红旗布业:无缝墙布领域的开拓者 207 恒齿传动:减速机行业的“加速者” 212 路格科技:打造冷链系统的“奔腾芯” 218 炜驰机械:智造中国优选的封罐机械 223 通驰油封:小油封里的“田忌赛马”术?229 西普力科技:深耕细作小小密封件 235 博顿燃具:做燃烧器行业的标准制订者 240 大冲能源:中央空调节能领域先行者 245
摘要
    神钢赛欧科技:刀尖上的“舞者” 样本意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徐炳坤相信只有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才 能够锻造出企业品牌的魂魄,才能以良好的口碑获得跻身高端刀具市场的 “入场券”。 仅1.61亩土地、一个生产车间和8台机器,让浙江神钢赛欧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缔造了一个时代“亩均英雄”传奇。 小刀具蕴藏大奥秘,小企业激发大能量。曾获“2016奇思妙想浙江行”创业大赛一等奖的“高速高精度切削刀具”项目,在徐炳坤和他的科研团队历时半年夜以继日的技术攻关后再获新突破,企业生产的切削刀具品质再次实现新飞跃,已达到不错水平。“公司引进的测量和刃口处理设备均为亚洲首台,自主研发生产的模具行业刀具,使用寿命可达8小时,是普通国产刀具的4倍,产品性能品质达到欧美产品的90%,可与日本水平相媲美。”这位曾梦想成为专业舞蹈演员的“80后”创业者徐炳坤,凭借着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正以钢刀为舞台,以砂轮的打磨声为背景音乐,逐步向刀尖上很好的“舞者”迈进。 与刀结缘 潜心钻研 数控刀具被誉为“工业的牙齿”,看似小巧却包含着及其复杂的工序,从刀片基体、几何角度、涂层技术到加工方法,所有的技术都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细微的波动都能影响产品性能的整体表现。 2006年,徐炳坤加入一家刀具企业,担任试切工作。从小热衷研究发明的他,一下子就被这个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小部件吸引住了。“我这个人比较奇怪,喜欢技术含量高、难度大的工作。”谈起与刀具的缘分,徐炳坤如是说。 刀具试切往往需要上千上万次的反复试验,但徐炳坤从不敷衍了事,也并不觉得枯燥乏味。他的每一份切削试验报告都详细地从刀具的材质、涂层种类、刃角形状、可加工硬度、螺旋角等方面分析不同设计所带来的切削效果。为了更好地研究不同刀具的特点和差异,他甚至对每副刀具产生的切削声音都进行记录和分析,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研究的细节。 长此以往,徐炳坤单从刀具切削产生的铁屑颜色、形状和振动的不同,就可以判断刀具的磨损情况,而他对刀具的热爱之情也由此越来越深。在他的眼里,刀具在切削过程中,一直在根据模具的形状不停地高速旋转,切出铁削的声音高高低低好似伴奏,如同一段精彩的机械之舞。 在当代机械行业高速高精度加工中,刀具行业只有通过不断发展与创新突破,才能满足高效加工的需求。然而,靠前刀具市场几乎被靠前刀具巨头垄断,市场经济大潮之下,刀具企业往往不愿意在研发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这样的现状激起了徐炳坤以自主创新让传统制造“开花”的创业之梦。 精工磨砺 锻造品牌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素有“模具之乡”之称,大量模具企业聚集,刀具的使用频率高、需求大。2013年,徐炳坤在家乡黄岩创办了浙江神钢赛欧科技有限公司,带着推动高端刀具实现国产化的使命感和苦钻的精神,踏上了高端刀具创新设计的舞台。对于创业,徐炳坤有着自己明确的目标:创建世界品质品质的中国制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业初期,徐炳坤一直在赔钱做研发。他认为创新不仅仅在于对刀具的整体性研发、结构设计等进行技术革新,更在于要经受得起应用的检验。只有秉持“利他之心”,紧贴客户需求对刀具及加工参数进行不断的调整,真正将创新技术转化为实际效益,刀具产品的整体水平才能上升到新高度。 为此,徐炳坤和他的科研团队不仅投入了大量资金陆续购入一系列亚洲高端设备,通宵达旦进行试验,还经常主动走进客户的车间观察刀具的实际表现。“有一次,我在一家模具企业听客户说起在使用刀具过程中经常发生‘崩刀’的情况。”徐炳坤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多次到该企业观察,终于找出问题所在,及时对刀具的几何参数进行了改良,进一步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 切削刀具应用领域和作业条件多样而复杂,因此刀具研发的试验需要无数次对枯燥的数据进行分析,过程繁杂也没有现有的技术成果可以参照,甚至很可能经历漫长的过程却毫无收获。虽然只要把刀具生产出来贩卖就可以赚钱,然而徐炳坤始终不愿意销售品质未达到内心标准的产品,即使在企业资金周转很困难的时刻,他仍旧“任性”地坚持着这个原则。 “我创立‘神钢赛欧’的公司品牌就是要:铸造神钢,赛过欧洲。”徐炳坤坚定地说。“如果产品的品质不能达到标准,宁可让生产设备停工,也不让有瑕疵的产品从神钢赛欧走出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徐炳坤相信只有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才能够锻造出企业品牌的魂魄,才能以良好的口碑获得跻身高端刀具市的“入场券”。 凝心聚力 崭露头角 决定创业的时候,徐炳坤说服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成了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科研团队。神钢赛欧的成立为这些有志于自主研发的年轻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和抱负的空间,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优渥的硬件配备为他们在创新领域开疆拓土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作为科研团队的灵魂人物,徐炳坤在工作中始终以自己的严谨与热情带领着大家攻坚克难,他十多年来从业积累的职业直觉也带领着团队攻克了一个个难关,而团队在不断成长的同时内部结构也变得更加牢固和坚韧。铸造“魅力神钢”的梦想,既是徐炳坤的,也是团队每个人心同的追求。 一位来自德国的资深刀具专家,在应邀参观了徐炳坤的企业之后,很快就被这里精细的管理模式和浓厚的创新氛围所吸引,更是被徐炳坤带领的团队合力奋进、始终致力于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匠心所感染,很终选择留下,为这家初创小企业“锻刀”。 天道酬勤,热爱钻研和执着品质的工作状态,“利他”的经营理念和处 世态度,让徐炳坤的梦想照进现实。在2016年海尔集团的刀具招标会上,神钢赛欧生产的刀具与来自靠前外其他企业的产品同场竞技,其中不乏靠前知名企业和日本、韩国等亚洲品质刀具企业。在现场展示环节,当其他品牌的刀具都因磨损而停止旋转时,只有神钢赛欧的刀具“舞”到了很后,赢得了全场的掌声。 在“2016奇思妙想浙江行”创业大赛中,徐炳坤的“高速高精度切削刀具”创业项目更是在6000余个选送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围决赛,并很终以“黑马”之姿一举摘下比赛的桂冠。而且,徐炳坤的“工匠精神”和“热爱之心”打动了全场的评委和观众,成为大赛历目前专享一个获得场内大众评委满分的项目。 创业3年,包括后勤、销售等人员在内,仅有23人的神钢赛欧在2016年创造出了2000多万元产值。企业自主研发的航空铝专用刀具、镍基合金专用刀具、淬硬材料专用刀具等八大系列产品在行业内具有使用寿命长、加工精度高、耐磨损性强的优势,其客户囊括海尔、格力、美的、苹果等知名企业,其产品甚至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 锐意创新 以器载道 高度,源于不断的超越。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徐炳坤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舞”步,而是和自己的科研团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新一轮的技术攻关。 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徐炳坤和科研团队每天在研发上投入数万元,进行了上千次的切削实验,夜以继日地推进新项目的改进和突破速度。很终企业致力研发的PVD纳米涂层项目再次取得新进展,刀具表面硬度随之提高,产品的切削速度、耐磨损性、红硬性、抗氧化性和润滑性等性能指标也显著提升,极大地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数控机床精加工具备高转速技术特点,以大型汽车模具需要保持20小时持续加工生产为例,如果使用普通球刀,必然会出现磨损,“因此,在铣削过程中,工人经常要更换新刀,重新进行加工,为企业客户增添无谓的加工成本。”徐炳坤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每隔一小时换刀一次的频率计算,光换3次就产生隐性损失至少600元。“频繁换刀使得切削无法一次成型,加工表面有接刀痕,影响成品的美观度,这是所有企业都不能接受的。” 而高效刀具就不会引发此类问题,徐炳坤曾对自主研发的8R4球刀进行上千次切削实验。为了充分证明产品的耐磨性,他要求刀具保持强力平面铣削加工长达10个小时。“这是相当严峻的加工条件。普通刀具通常2~3个小时就出现明显磨损。”徐炳坤向记者展示某款经过试切削后的国产普通球刀,通过肉眼就能看到,其刃口已经明显磨平。“相比之下,我们自主研发的球刀经过10个小时的‘暴力对待’依然表现良好,磨损情况需要通过专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随着刀具品质再上新台阶,2017年企业订单呈爆发式增长,全年销售额与上年相比将实现翻番。如今,原有的生产用房已无法满足企业猛增的订单需求,徐炳坤正计划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拟建立高效模具加工车间,进一步加大对优选设备、技术、工艺的引进和更新投入,持续为企业的创新研发添柴加薪。 下一步,徐炳坤计划和世界靠前的牧野机床公司合作,在家乡建立中国 优选刀具研发中心和中国模具高效加工研发中心,服务民族工业,助力中国 制造2025,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贡献一己之力。 创新永无止境。对于刀具,对于企业的未来,这位在刀尖上激情起舞的创业者有着自己的梦想。徐炳坤说:“我相信有,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世界上很很好的刀具是Made in China。”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