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岱根塔拉的芦花开了
字数: 118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作者: 刘丽波
出版日期: 2018-04-01
商品条码: 9787500282136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192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3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一部散文集。岱根塔拉(蒙古语)是岱海的意思。作者刘丽波是内蒙古大草原的女儿,在岱海边长大。她用一颗童心讲述成长中的记忆。它是细碎绵长的,从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到家族命运的波诡云谲,作者用朴实细腻的语言描述草原往事、趣事,展示出一幅幅北国草原普通村镇人家的生活画卷,那故乡的小吃、街头爆米花的老头、那段古老的城墙、散落在天涯的小伙伴、还有那些乡亲们……在作者笔下,往事是鲜活的,它们永远活在作者的记忆里,作者把她个人和家庭的记忆记录下来,一枝一叶总观情,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记忆不正是多少人家记忆的总和!通过记忆,传承了家风,也使内蒙古地区的浓郁的草原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作者简介
刘丽波,女,满族,1973年出生于内蒙古,毕业于呼和浩特教育学院。从小爱讲故事,后来,喜欢上了写故事。百余篇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散见于《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盲人月刊》《呼和浩特文艺》等报刊。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获多项全国及自治区征文奖。
目录
序一 看不见的遥望――读刘丽波《岱根塔拉的芦花开了》
序二 马莲朵朵开
序三 在朴实的回忆中挖掘人性之美――浅谈刘丽波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一辑 新鞋子,旧鞋子
羊倌朋友
第一次养猪
小毛团
新鞋子,旧鞋子
城外人家
传家宝
第一次看春晚
对珠眼
耕读教师
浪子回头
马蹄表
模范丈夫赵大爷
房后的邻居
在宣传队的日子
爷爷的本领
千里姻缘一鞋牵
窑洞
养小鸡
我家旁边是早市
第二辑 奶奶的酸米饭
草原羊肉滋味长
酒缘
番瓜
奶奶的酸米饭
粽香飘
童年中秋
过腊八
豆腐坊
第一次包粽子
抿八股儿
酿醋
水烟
城关二楼
玻璃饺子
爆米花
第三辑 岱根塔拉的芦花开了
炉火
养羊记
那知青那罐头
闹元宵
在时光里流动的香海
蝈蝈
屋后的秋林
鸡蛋风铃
岱根塔拉的芦花开了
大山里的贴画
打麻绳
春雨遐游
麻
抢购
那些年的化妆品
小人书年代
摘要
靠前次养猪
童年时,我和弟弟都爱看小人书。有本小人书讲了一条狗的故事。狗的名字叫宾果。它忠诚、勇敢、机智,可惜宾果为了救主人牺牲了。我和弟弟都很好喜欢宾果,弟弟还萌发了抱养一条小狗的念头。那时候县里几乎没有养宠物狗的,养土狗的人家也不多,弟弟打听到班里有位同学家里养狗,而且快要生狗仔啦,他和同学预定了狗仔,并忍痛割爱给了同学好几本心爱的小人书做订金。但那位同学并未履行约定,也没退还小人书。
看着弟弟的失落,母亲没有责备他赔了小人书却没带回小狗,而是问我和弟弟,说家里准备抓只小猪养,问我们愿不愿意帮她。当时,我们住的学校家属院里,主妇是家庭妇女的人家都养猪,母亲念叨了好几年,想养只猪改善生活,父亲以各种理由予以否决。母亲说动物小的时候都可爱好玩,就说服了我和弟弟,支持她养猪。
春天的一个下午,放学一进院门,就见一伙人围着一只小猪,她们都是家属院富有养猪经验的大娘、大婶,她们边评点边传授养猪经验,一致认为母亲没抓对猪崽,这种猪好看不好养,长得又慢……
小猪见了我像见了救星,钻出包围圈,用粉嫩的小嘴拱我的小腿,哼哼着,看着憨头憨脑圆滚滚的小猪,我不由得蹲下,抚摸它还未长硬长粗的鬃毛……小猪其实并不蠢笨,它马上认准弟弟也是它的保护神。母亲说在父亲搭建起猪圈之前,春天乍暖还寒,晚上得让小猪在堂屋睡觉,小猪已经成了我和弟弟的跟班,这正合我们的心意。
任小学班主任的母亲总会给孩子分配力所能及的家务,我的任务就是烧火。养猪的那一年我们家已经不用风箱,用的是手摇鼓风机。手摇鼓风机占地面积小,省力,我可以坐在小板凳上,把一本闲书摊在大腿上,左手摇动鼓风机,右手翻动书页,干活读书两不误。家里有了小猪,它成了我的陪读。它喜欢灶火前的温暖,也喜欢依偎在我的腿旁,享受我的抚慰。后来这个陪读有点不老实了,动起了猪脑子,它黑黑的圆眼珠转了转,就用微凸的嘴巴拱我的书,把书合上。我再翻开,小猪见我没赶它,就更来劲了,它抬起前腿,搭在我的腿上,顺嘴拱下了摊在膝头的书,前腿一发力,后腿一蹬,跳到了我腿上,卧倒,细尾巴卷翘,示威般朝着躺在地上的书哼哼两声……
周日,父亲要帮奶奶种责任田,有了小猪,我和弟弟就跟着父亲到郊外的野地,挖野菜给小猪吃。听人说甜苣、苦苣、灰菜……猪都能吃,我们手握“丁"字木柄的小铲子,寻找刚长出嫩叶的野菜,把铲子往土里一插一剜,野菜连根拔起,一抖一扔进了筐。
小猪一见我们回来,撒着欢跑过来。让邻居们言中了,我们的小猪是个挑食的家伙,它把筐里的野菜拱来拱去,碰到嫩甜苣张口,老的,还有苦苣、灰菜之流,得切碎了,和饲料一同煮熟了再喂它。 家属院的大娘大婶很关心小猪的成长,串门时都说:“这个品种的猪确实不能养,看,长得就是慢。"我和弟弟却觉得小猪长得太快了,怎么几个月就长这么大了,大到父母不再允许它在小院里乱跑,把它关进了猪圈。失去自由的小猪长得更快了。
秋末,几场冷雨过后,猪不好好进食了,以往一放学,我们得先喂饱它,不然,它闻到饭香,却没它什么事,就嗷嗷地叫,惊心动魄地,让人于心不忍,只好暂且放下饭碗……可这天,它对吃没了兴趣,猪食不吃了,我们把一盆熬得稠稠的小米粥端给它,它吧嗒了几口,就倒下不动了,哼唧着,告诉我们,它难受着呢!
这是我们家养的靠前头猪啊!父母赶紧请来了兽医,兽医看过后说消化不良,打一针吧。猪被放到院子里,兽医在往针管里装药,那针管真粗!那哪里是针头,简直是锥子!爸爸帮着兽医按住不让它动弹,我不敢看,躲进了屋里;我也不敢听,捂住了耳朵。猪的号叫还是硬往耳窝里钻,我这下理解了刚学的成语“锥心刺骨”。
天又下起了雨,越下越大,猪怎么样啦?我急忙抓起雨伞奔出屋,它肯定没力气站起来,否则它怎么没进猪圈,还躺在院子里?弟弟找了块塑料布盖在猪身上,我把雨伞撑在它的头上,我的泪水和着雨水顺着脸颊流,猪的眼里也涌出了泪水……
几天后,猪又能正常进食了。进入冬季,猪虽没长成邻居家猪的肥壮,父母还是商量怎样处理猪的问题。父母也想到了,让我和弟弟看到杀猪的惨景,会受不了。看来,年初打算像其他人家请屠夫杀猪、留半扇猪肉自家吃、另半扇猪肉卖掉的计划是无法实现了,父母决定找个买家卖活猪,少卖钱就少卖吧。
有放学后,我们没听到猪的哼哼声,猪圈空了……心也空了!
第二年春天,父母又抓了只小猪,这一回他们听取人们的建议,小猪嘴长身子长,据说这个品种的猪不挑食,长得快。我们自觉地不再做养猪助手,和母亲报名,做了她的养鸡助手……
发表于2014年2月28日《北方新报》;
2017年第7期《盲人月刊》P6-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