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方学者中国中古贵族制论集

西方学者中国中古贵族制论集

  • 字数: 29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范兆飞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6338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6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荟萃了西方有名汉学家杜希德、姜士彬、伊沛霞、葛涤风、陈美丽、霍姆格伦等先生研究中国中古时期高门大族和统治精英很为重要的研究成果。门阀士族作为中古时期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对其本质究竟如何认识?是贵族政治,皇权政治,抑或官僚政治的变态?西方学者综合利用传统文献和新出资料,结合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研究方法,从社会流动、大族人名、地方基础、政治权力、姻亲关系、身份认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尤其对于门阀士族的延续性、稳定性和权力构成进行讨论,各申己说,交互辩难,展开极为有益的探索和争论,构成中古士族研究百年学术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本书既是对西方学者研究中古士族问题的总结和反思,也期望借此推动中古士族社会和中古史研究的深入开展。
作者简介
范兆飞,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研究旨趣是中古士族社会、中古阶层流动与北朝政治社会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汉魏南北朝墓志笺证”,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两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出版专著《中古太原士族群体研究》(中华书局,2014年)、译著《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中古中国的寡头政治》(中西书局,2016年),先后获山西省第八届社会科学研究很好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二等奖,在《中国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唐研究》《文史哲》《复旦学报》《学术月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四十篇。
目录
目录 东汉的二重君主关系     一  门生故吏   二  举主长官对门生故吏之选择   三  服丧之责   四  门生故吏的身份     五  举主长官与门生故吏的关系网络及政治权力     六  汉代以后二重君臣关系重要性的消失     中古中国南方的大族     中古中国南方的人名——以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模式化命名为例一  引言     二  历史证据     三  作为符号系统的人名     符号学     比较符号学     语义     四  结论     附录:后续深入的参考意见     高门大族抑或布衣素士? ——南朝谢氏个案研究一  引言     二  国家的优势     三  间接的道德     四  集体权威的建构     五  超然独处:谢瞻(约380—421)     六  归隐之益:谢庄(421—466)     七  寻求庇护:谢朓(464—499)     八  结论     附录:(陈郡)阳夏谢氏研究论著     精英的形成 ——5世纪中国山东地区的地方政治与社会关系一  引言     二  北魏的河北崔氏:398—450年     三  定居于山东的东北部:398—410年     四  在刘宋时期的发展:410—466年     五  与北魏进一步的联系:431—453年     六  山东东北部的内战:466年     七  北魏对于山东东北部的干涉:467—469年     八  迁往山西北部:469—500年     九  结论     地方层面     中央层面     唐代统治阶层的构成 ——敦煌发现的新证据参考论著备注     一个大族的末年 ——唐末宋初的赵郡李氏一  赵郡李氏的发展:从兴起至晚唐     赵郡李氏的谱系结构     赵郡李氏的地域分布     唐代晚期赵郡李氏的特征     二  赵郡李氏的衰亡:从晚唐至宋初     唐宋之际谱学传统的废绝     唐末五代的赵郡李氏     北宋初年的“赵郡”李氏     三  结论     附录:北美士族研究的学术史          ——以姜士彬和伊沛霞的研究为线索一  引言     二  大族的称谓、范围和基础     三  贵族制的终结:社会流动?     四  余论     作者与译者工作单位     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