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青年们,读邓小平吧! 2

青年们,读邓小平吧! 2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作者: 陈继安
  • 出版日期: 2018-11-01
  • 商品条码: 97875051478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邓小平是伟大时代造就的伟大人物, 习近平总书记说,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创立的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因此他也当之无愧地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和世界人民的广泛尊敬。 今天,《青年们,读邓小平吧!2》,就是要深切缅怀邓小平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就是要学习邓小平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在新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向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内容简介
本书是邓小平理论通俗读物,主要从爱国、道路、思想路线、改革开放、发展科技和教育、健全民主和法制等方面阐述邓小平治国理政的思想,包括六个专题:爱国之心: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兴国之路: 中国永远走社会主义道路;立国之基: 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富国之策: 打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旗帜;强国之道: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固国之本 :切实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
目录
序言:青年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001
爱国之心: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001
一、不甘危亡,寻找救国的真理 / 003
二、民族之魂,爱国主义精神的源泉和动力 / 006
三、自强自立,走自主发展道路 / 009
四、摆脱贫困,中国尽快富起来 / 011
五、自尊自信,着眼于民族振兴 / 014
六、独立自主,维护主权与国格 / 017
兴国之路: 中国永远走社会主义道路 / 020
一、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 022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025
三、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 031
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035
五、架构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思路 / 037
六、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 040
立国之基: 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044
一、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 / 045
二、解放思想,反对僵化 / 048
三、不说假话空话,只说真话实话 / 051
四、不搞唯心主义,只从实际出发 / 053
五、学习邓小平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 056
富国之策: 打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旗帜 / 060
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 063
二、致富不是罪过,先富可以带后富 / 069
三、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 077
强国之道: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 088
一、自告奋勇管理科技和教育 / 089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091
三、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 099
四、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 103
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108
固国之本 :切实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 115
一、发展民主,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 116
二、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 / 126
三、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 / 130
四、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 133
摘要
    三、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能找到一条正确的路子,很不容易,其中会经历很多挫折,付出很大的代价。一旦路子走对了,就可以少交点学费,不说前程一马平川,那至少也是春暖花开、前程无量啊。 在毛泽东提出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之前,中国革命之路可真 是坎坷加崎岖。在这坎坷与崎岖中,我们付出了血的代价。革命如此,国家的建设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较短时间内领导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严重弊端显露出来后,我国开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了曲折和失误。特别是在“文革”时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严重偏离了科学社会主 义的基本原则,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文革”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是继续沿着老路走下去,还是走全盘西化的路,抑或另外开辟出一条新路来?经过短暂的徘徊之后,我们党作出了正确选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走改革开放的路子,对吗? 邓小平在 1980 年 8 月 21、23 日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时说:“我们可以确信,只要我们现在走的路子是对的,人民是拥护的 ,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情况就不会重复。” 法拉奇是意大利的著名记者,采访过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她的提问尖锐泼辣。邓小平在与法拉奇谈话中,还就国际舆论所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系统明确的阐述,内容在国外报刊披露以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路子走得对不对,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是人民高不高兴,人民拥不拥护。人民支持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而要获得人民的支持,就得让人民看到实惠,让人民富裕起来。 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逐步提高人民的 “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人民的日子是不是好过些是衡量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准”。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判断改革开放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之一,就是看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1983 年 6 月 18 日,邓小平会见参加 1983 年北京科学技术政策讨论 会的外籍专家时说:“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 我们的政策是不会变的。要变的话,只会变得更好。对外开放政策只会变得更加开放。路子不会越走越窄,只会越走越宽。路子走窄的苦头,我们是吃得太多了。如果我们走回头路,会回到哪里?只能回到落后、贫困的状态。” 邓小平始终把“人民答应不答应” “人民赞成不赞成” “人民高兴不高兴” “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改革工作得失的出发点和归宿。 要走改革开放的路子,就不能回到体制僵化和闭关自守的老路子上去。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模式、“大跃进”、人民公社,都没有走对路子,越走越窄,越走老百姓越是郁闷:这社会主义制度咋就看不出有什么优越性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旧的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同时打开大门,让外国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进来 — 也就是搞改革开放! 1985 年 10 月 23 日,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以格隆瓦尔德为团长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访华。美国时代公司总编辑格隆瓦尔德对中国的发展十分关注,对邓小平尤为佩服。格隆瓦尔德此次率团访华的目的之一,就是想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作深度报道。邓小平会见代表团时,格隆瓦尔德以职业记者的方式,语锋犀利、直截了当地向邓小平提问。在谈到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时,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 发展生产力。现在看得很清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搞这些改革,走这样的路子,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可喜的结果。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 改革开放是我们从来没有干过的新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缺少经验。 因此,必须坚持实践先行,在实践中探索,“摸着石头过河”。在“过河” 中,有人对改革开放这条路子也是存有异议的。邓小平对此也是有着充分的认识的。1986 年 3 月 28 日,邓小平在会见新西兰总理朗伊时指出:“对这个政策有一些人感到不那么顺眼,我们的做法是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拿事实来说话。农村改革,开始的一两年里有些地区根本不理睬,他们不相信这条路,就是不搞。观望了一年,有的观望了两年,看到凡是执行改革政策的都好起来了,他们就跟着走了。”当时不相信这条路子是对的主要是一些领导干部,而不是农民群众。“所以,改革的政策,人们一开始并不是都能理解的,要通过事实的证明才能被普遍接受。”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201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40 年来的发展,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积极作出了中国贡献。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40 年来有 7 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我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30% ,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历史给了世人一个很 好的证明,“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2018 年 4 月 10 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深刻总结了我国 40 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提出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的中国主张,宣示了新的历史当口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