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世界通史(新版)

世界通史(新版)

  • 字数: 82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京华出版社
  • 作者: 朱立春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550247161
  • 版次: 2
  • 开本: 其他
  • 页数: 640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世界史图书。分为古代文明、争战中的帝国、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战争阴云、冷战时期和世界新格局几大篇章,以时间为序,系统介绍世界历目前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完整地勾勒出世界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世界各大文明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提供很想知道的、很需要知道的、很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
目录
摘要
    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从而使人类对自然界有了新的认识,人类便从狩猎经济中发明了原始畜牧业,从采集经济中发明了原始农业。
     人类社会的靠前个社会组织形式是血缘家族。在血缘家族的内部,已排除了先前的杂乱的婚姻关系,开始实行按照辈分来划分的群内婚。不过,人们只能在某种程度上认清血缘关系,还不能认识到兄妹之间的婚配亦对人的体质有所破坏,直至氏族出现,人类才止了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由此产生了“普那路亚家庭”。“普那路亚”是夏威夷语,意为亲密同伴,是同妻子的丈夫们之间的相互称谓,也是同丈夫的妻子们之间的相互称谓。
     氏族公社
     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发展阶段,后来由国家所代替。它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达到全盛,金属器时代趋于瓦解。其主要特征是:靠血缘纽带维系,实行族外婚;生产成果归氏族公有,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公共事务由选举出的氏族长管理,重大问题族共同的语言、习惯和原始的宗教信仰。氏族公社产生新的氏族,联合形成胞族,几个有亲属关系的胞族组成部落。
     直至氏族出现,人类才止了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由此产生了“普那路亚家庭”。“普那路亚”是夏威夷语,意为亲密同伴,是同妻子的丈夫们之间的相互称谓,也是同丈夫的妻子们之间的相互称谓。
     氏族制度便是从“普那路亚”家庭中直接产生的,因为在群婚制下,人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故世系只能按母系计算,此时,很初的母系氏族便产生了。母系氏族很为明显的特点就是一个氏族的所有成员皆来自一位女祖先。
     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使氏族组织亦不断增加,这时候两个氏族之间的群婚难以继续维持,对偶婚便应运而生。在对偶婚的形式下,成年男女在通婚的外氏族中,各自寻找一个配偶,作为自己与其经常发生婚配关系的主要对象,同时也不排除与其他异性发生偶尔的婚配关系。对偶婚实际上是现代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的很初萌芽。
     氏族制度在全盛时期有氏族、胞族、部落等多种组织,它是原始公社发展的很好。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类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同时,一场父权制度取代母权制度的革命出现了,即父系氏族公社得到了确立。
     父系氏族体现了以男子为中心的权力主义,于是一夫一妻制家庭取代了对偶家庭。个体家庭的出现削弱了氏族血缘关系,加快了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人员流动,出现了为了共同经济利益结成的农业公社。
     私有财富的出现导致了人类愈演愈烈的财富角逐,军事民主制便出现了。这时既存在着军事首长的个人权力,又存在着氏族民主制的因素。一旦军事首先或其他显贵在原有的氏族部落组织之外,设立了维护自己利益的警察、监狱和法庭等机构,军事民主制便很后瓦解而由国家代替。
     P6-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