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跑家:那些埋藏民间的古董传奇

跑家:那些埋藏民间的古董传奇

  • 字数: 261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 作者: 许海涛
  • 出版日期: 2018-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901440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4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品鉴古董,就是与古人对话,有时信号畅通,古人如在眼前,侃侃而谈;有时陷入迷雾,似乎看见了,却隔着奔流的江水,你在此岸,他在彼岸。那江水就是时间,不可回流。在古董行,“跑一线”是指深入乡下,挨门进户地探古寻宝,访珍觅奇。作者通过一线视角,以“我在乡下收古董”为主题,用世情小说的笔法,描摹了“跑一线”过程中的一物、一人、一事,展现了好物被发现、被交易,闪亮面世的曲折过程,彰显了一线跑家充满奇趣的民间智慧,也道出一幕幕由寻宝而引发的饶有趣味的故事与传奇,读来妙趣横生,意味深长
内容简介
那么几年的时间,我像一只麻雀,在乡村漫无目的,又似乎怀揣着所谓的目的不停地飞翔。这家屋檐生了苔藓的青瓦、那家尘灰满面的中堂、这家浸满了油脂和茶垢的炕桌、那家雕镂美丽花纹的房梁、这家丢弃后院硕大的青石条、那家黄土夯筑的院墙……都留下了我翩翩飞翔的记忆。当然,我很幸运,在一座座村庄——这些村庄已经足够衰老,生命用分秒来计算,城市强大的侵略催促他们死亡——活着的很后时刻,结识了很多朋友。
作者简介
许海涛,1969年生,陕西咸阳周陵人。专注民间古董收藏近三十年,走遍关中,刮地皮式“跑一线”探古寻宝,经见、过手各类藏品和老物数万件,与近百位一线跑家相交。
目录
玉祖
玉凤凰
铁半两
永受嘉福
犍陀罗
北魏小公主墓志铭
四面佛龛
捣练图
金刚经石
礼佛图
石函
望天?
五尊佛
心经石
紫金鱼袋
咸通玄宝
缂丝凤鸟
三彩鸳鸯
上官婉儿墓志铭
六如砚
董其昌手札
小案子
画案
老树根
面条柜
石画
小碗
艾叶绿
贾员外门墩狮
翘鼓门墩
吴记中堂狮
紫砂挂釉
八棱瓶
卖妻契
路遥手稿
对点儿
念佛是谁
品残斋
青花罐
老宋的木箱
老四
五哥的园子
小健的书房
团圆
老杜
破烂王
梁老师
三爷
方瞎子
无钤印字画
清风子
凯子
摘要
    紫金鱼袋
     跑一线的人像贼,不管走到哪儿,尤其是生疏地面,眼珠子滴溜得欢,墙角啦,后院啦,门背后啦,堆放老旧物件的旮旯,都仔细关照呢!毛病啊!
     谁没毛病?有些毛病一旦沾身,跟皮肤、血液、神经黏合,脱不了的!
     我跑一线,自然有这毛病。这不,上完厕所,瞅见一截儿八棱残石,一头有公卯,一头斜着断裂,长约三尺,直径约尺半,棱线如削,一眼儿的高古老物!我抹去尘灰,看见“??揭底伽诃”六个字,笔锋险劲,法度严谨!见没人,我赶快进了屋。
     谁家屋呀?鬼鬼祟祟的,没做贼,像做贼!樊大伟屋,八棱残石撂在他屋院子墙角。
     我跟大伟,青海野战部队三年,上下铺,关系钢坚!这关系,一截儿残石,我爱,向他张口,他能不给?
     能给,但不是这个理儿啊!
     靠前,这不是一截儿普通石头,初步断,是唐经幢。《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中说:佛告天帝,若人能书写此陀罗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楼上,乃至安置?堵波中……若有?刍、?刍尼、优婆塞、优婆夷、族姓男、族姓女,于幢等上或见,或与幢相近,其影映身,或风吹陀罗尼上幢等尘落在身上,彼诸众生所有罪业,应堕恶道、地狱、畜生、阎罗王界、阿修罗身恶道之苦,皆悉不受,亦不为罪垢染污……灭罪,度亡,经幢的功德,不得了啊!
     第二,平常商品,手机、钢琴、白菜,不管贵贱,明码标价。古董老物却不同,价钱藏在买家卖家心底,且随着时间、地点、认知等因素变化。买家卖家实现交易,就是价格认知趋同了。交易完成,即又发生变化。快的,登时后悔,亏了啊;慢的,十年八年,捶胸顿足,连呼当年懵懂无知。这截残石,此时此地,大伟可能只觉得是块老石头,爽快给了我,以后呢?
     第三,当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身外之物谁在乎?现在步入中年,两口子过日子,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啊!咋办?
     进了屋,大伟说:“坐么,再喝!”
     “喝不动了,我回呀!”
     今儿,我在乡里散跑,不知不觉跑到神坡塬,离大伟屋不远,就上门看看他。战友相聚,没旁的节目,就是豪爽喝酒,好像还在十八岁呢!
     出了屋门,像刚发现,我指着墙角的残石说:“大伟,你也收起古董来了?”
     “我才不呢!你真不愧跑一线,眼真尖,那是唐代石头呢!”
     “唐代石头咋能到你屋?我看看。” 又看见“跋帝坦?他?毗轮”“折那阿蜜栗多毗丽吉阿诃”“尼轮驮耶轮驮那伽伽那毗”等字样,是梵文音译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我说:“真是唐代的,上面刻着经文,练书法的人喜欢!”
     “我爸就喜欢,照着练字呢!”
     “难怪我叔毛笔字写得那么好,可惜……”
     大伟父亲是村小老师,多年前不幸于一场惨烈的车祸。
     我问:“我叔咋有这疙瘩石头?”
     “村里老早有座大庙,唐代传下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荒了。前些年,村里人在老庙底摊盖房,刨出了这疙瘩老石头,没人要,乱撂呢。我爸见上面刻字,就拉回来了,照着练字呢!”
     “以前来家咋没见?”
     “我爸在的时候,放他屋。我爸不在以后,撂在后院杂货房。前一阵儿,杂货房塌了,搬到了前院。看见这疙瘩石头,就想起我爸练毛笔字……”
     “真是的,睹物思人啊!”
     “眼不见,心不乱,你帮我拾掇走!”
     拾掇走?不说价,拉回,以后好好谢承大伟?说价,多少合适?人心没深浅,多少都不合适,大伟不懂行啊!
     我说:“我不练字,要这疙瘩残石做啥?我爱的老石雕,要有工,要完整,比如中堂狮、拴马桩,气派啊!大伟,我给你寻个练书法的,他们爱这,给你变几个钱。”
     “能变多少钱?”
     “我没经手过这号石头,不清白,打问打问行家就知道了。”
     拍过几张照片,我对大伟说:“碰到上门收古董的,别理,那些人胡给价呢!”
     “有你呢,我还理事那些人做啥?”
     过了两天,我给樊大伟打电话,说:“一位小书法家看上了,出价一千元,再送给一幅他的书法作品。”
     “他书法值多少钱?”
     “对外,五千、一万乱要呢;实际,值一两千元。”
     “我要他书法做啥?掏三千元不就行了!”
     价明了,事情就好办了。我想给大伟五千元,让他大大满意!
     第二天,大伟打来电话,说:“村里来了个收古董的,见了这疙瘩老石头,我要三千,人家愿意出三千,老战友,给不给他?”
     问题复杂了!
     我说:“不给他!我跟一位大书法家说得差不多了,给你奔五千呢!”
     “五千?靠得住么,这个收古董的三千元立马点现呢。” “有我呢,咋能靠不住?明儿一早我带书法家到你屋!”
     我给钟老师看了经幢照片。钟老师是大书法家,爱收藏,尤其金石碑拓。
     我们相识多年,关系热络。他仔细看过照片,说:“此书风骨直追钟繇,不逊欧阳询!”
     “夸张了吧?”
     “你不习字,不知其中玄妙啊!一横一撇皆有来历,一勾一捺皆见章法!这尊经幢是你新得的?”
     “正在得与不得之间呢!想请老师帮忙,扮演一个角色,完成一桩节目。节目成功,我就得到了。事成之后,送老师全套拓片。”
     演节目,做戏子,钟老师当然不愿意。我再三央求,他说:“看在钟繇和欧阳询的面上,跟你走一遭吧!”
     节目还没开演呢,问题更复杂了!我和钟老师刚进樊大伟屋,看见两人站在经幢跟前,指指点点。
     大伟迎住我们,说:“不好意思,昨天那个收古董的又来了,还领了一个人!”
     看得出来,那俩一个是跑一线的,另一个是开古董铺子的。
     我向大伟说:“这样很好,开拍卖会,你独赢啊!”
     钟老师埋头看经幢。
     我悄悄向大伟说:“这是大书法家钟老师,一幅字大几万呢!只有这些人爱这些刻字的老石头,肯出价!”
     “领来的那人,出到五千元了,书法家能出多少?”
     “肯出价就好,河蚌相争,你得渔翁之利!”
     钟老师看完,把我拉到一边,悄悄说:“这尊经幢非寻常之物,品级极高。”
     “可惜残了啊!钟老师,您看多少价钱合适?”
     “残和价都是小事!落款应在挨着地面那一棱,翻腾过来,我要看看是谁的手笔。”
     “不敢翻腾啊!咱明白了,人家也明白了。买倒拉走,回去再研究。那俩贩子搭价五千元了!”
     “既然来了,就不会让贩子得手!”
     书法大家,加价手面也大。坐在老槐树下,抽着烟,喝着茶,不到十分钟,钟老师加到了一万三千元,俩贩子落荒而逃。
     大伟摩挲着老石头,说:“没看出,这截儿老石头值这么多钱,真不想卖了!”
     劝人卖,反倒不会卖;劝人不卖,才会卖。
     我说:“我叔留下的东西,不想卖就不卖了!留着也是个念想。我给钟老师说说,让他不要了。” “夹你手哩!”
     “夹我手是小事儿,只是以后再没有这么好的情况了。行情我打听了,残的,三两千元;万儿八千的,得是全品呢!钟老师,不是说请就请得动弹的啊,这号大爱家,不缺钱,为钟爱舍得钱!”
     “给钟老师!你说钟老师的字值大几万,能请他写一幅吗?”问题越来越复杂了。我磕磕巴巴给钟老师讲了大伟的想法。钟老爽朗一笑,说:“还没有农民朋友向我讨过字儿呢!给他写一幅大的,咋样?”
     经幢装上车,钟老师趴着看,寻落款呢!出了村,钟老师说:“我这个演员合格吗?”
     “赛明星呢!就是演出费太高,我原本想五千元,没想到杀出个程咬金,还贴赔您一幅字儿!”
     “字儿出自我手,不必介意。如果你嫌贵,转让给我,我给你翻倍,怎么样?”
     “钟老师,您就别安慰我了,一万三是贵了点儿,我能接受。钱到了我战友手上,他明白我和您没占他的便宜就行。”
     “谁占谁便宜?我给你五万,经幢直接送到我家,怎么样?”我刹住车,瞅着钟老师,问:“钟老师,您发现什么了?”
     我跨到面包车后厢,见经文落款处镌刻:“□州刺史赐紫金鱼袋上柱国张□仰书”□处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我问:“啥是紫金鱼袋?”
     “在唐朝,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袍,赐佩金鱼袋,是身份的象征。我说这尊经幢品级不低,果然!”
     “张什么仰是谁?”
     “应该是一位州刺史,也是一位非凡的书法家!详细信息,需要查阅。可惜未见年号,有年号会好查一些。一万三千元,你得到了唐代州刺史赐紫金鱼袋上柱国的书法石刻艺术品,捡大漏儿了!”
     唉,大伟啊,我还是占你便宜了!1
     P69-7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