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咨先生与询小姐

咨先生与询小姐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 作者: 陈英丽等
  • 出版日期: 2018-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712765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生活中的每一个事件,都蕴藏着生命的奥秘 ,它缘何而来 ,如何影响你 ,又将带你走向何方?咨先生与询小姐说:我们遭遇的当下,并不是结局;所谓见过世面,无非是被生活虐而不厌。
内容简介
本书由6位从事一线工作的资深心理咨询师合力编写,采用通俗文学写法,旨在让大众认识一个接地气的心理学,了解心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故事中的主人公在迷茫中探索,恰如在现实世界中努力而挣扎的你和我。这不是专属于某个人或者某一类人的故事,这也许是属于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故事。每个人几乎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作者简介
本书由陈英丽主编,晓芙、季未、宋素霞、秦大卫、薛洋洋参与编写。 陈英丽,女,汉族,苏州人,原籍河南方城,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后被保送攻读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任三星电子中国华东区心理咨询师,苏州工业园区湖东幸福妈妈服务与发展中心(民非机构)创始人,致力于心理学在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科学普及工作。多年来用心理学帮助无数普通人从迷茫中重新获得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力量。 作者团队成员均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他们中有高校教师、大型企业专职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工作室负责人,在日常工作和进修学习中组成了同辈督导小组。他们风格迥异、各有专长,同时又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致力于用心理学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咨先生与询小姐》作者团队擅长领域包括:婚姻辅导、儿童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恋爱情感咨询、自我成长咨询、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改善、个性与人格、职业规划、老年心理、心理测评等多个领域。
目录
序一  心理咨询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与不懈追求    // 01 序二  所谓见过世面,无非是被生活虐而不厌    // 03 第1章  无咨询,不幸福 陨落的精英:生与死之间可能只差一位心理咨询师    秦大卫// 002 不相信:十年的幸福为何转眼成泡影    陈英丽// 011 焦虑的儿媳:婆婆来带娃,公公出轨了    陈英丽// 020 勤奋的外来务工妹子:我的大脑26 岁才开始发育    晓芙// 026 原来她只是生病了    晓芙// 033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总和老婆吵架了    秦大卫// 039 第2章  爱情是恋爱,婚姻是爱恋 青春是一场“失之东隅”的收获    陈英丽// 048 “小三”说:我终于找到了真爱    陈英丽// 057 人到中年,没钱没爱    宋素霞// 065 男人说:成家方知做人难    晓芙// 074 婚姻中,我可以独自去旅行吗    晓芙// 082 我有一个又懒又笨的婆婆    薛洋洋// 088 我的老公得了焦虑症    晓芙// 095 第3章  富足时代:焦虑的父母与“难教”的孩子 孩子成长中的真相与心相    宋素霞// 102 孩子优选的心理营养是爸爸妈妈彼此相爱    宋素霞// 112 “学习型父母”小心中了鸡汤的毒    宋素霞// 122 孩子怕黑是不勇敢的表现吗    薛洋洋// 128 单亲妈妈——孩子奇怪行为的背后    季未// 134 妈妈的咒语——另一种母爱    宋素霞// 141 每一位父母内心都住着一个没长大的小孩儿    宋素霞// 146 第4章  穿越“钱”与“情”的迷雾 爱人之间:不用金钱说话的感情就是耍流氓    秦大卫// 154 借钱与报恩——好亲戚都懂得借钱的分寸    陈英丽// 160 富家太太:我是真的养不起一个女儿    秦大卫// 165 合伙人:我被优选的朋友辜负了    晓芙// 170 孝顺又能干的儿子:我是无奈的双面胶    晓芙// 179 曾经的留守儿童:不会再让我的孩子被撇下    陈英丽// 186 第5章  失落的梦想、奢侈的友情vs. 无处不在的成长 推动我们进步的,除了梦想还有迷茫    陈英丽// 196 那些失落的梦想,其实并没有被遗忘    薛洋洋// 205 闺蜜把我推向婚姻的坟墓    陈英丽// 211 人无瑕疵不可交    季未// 220 友情也需要“保鲜”    晓芙// 227 这样的友谊,该不该关上窗    季未// 235 第6章  带着遗憾,好好生活 折翼的天使永远陪着妈妈    季未// 242 原生家庭:一生怨恨还是一世亲情    陈英丽// 249 心灵的创伤,不必刻意遗忘    季未// 257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荒田    季未// 264 那些未曾与母亲谋面的孩子    季未// 270 参考文献    // 275 结语  最生活的智慧,藏在最普通的百姓心中    // 277__
摘要
    不相信:十年的幸福为何转眼成泡影
     婚姻中能够长久的幸福一定是双行道,而不是单行道。
     当你傲娇地要幸福、晒幸福的时候,
     也许根本顾及不到对方幽怨的眼神。
     当幸福的真相被揭穿,他已决定离你而去,头也不回。
     常言道: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有人说:你的幸福,不在别人眼里,而在自己心里。这大概看重的是个人的感觉,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然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幸福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感觉,还是一个社会属性很强的词汇,与别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必要时还真需要听听别人的看法,才能明白幸福的真相。如果一直以来都只看重自己的个人感觉,会怎么样呢?
     01 故事一:总是索要“爱的证明”,很后不再被爱
     在任何一段亲密关系中,男人和女人都需要一些“爱的证明”,以满足安全感、存在感和价值感。比如,有空时接对方下班,就是一种“爱的证明”。但如果对“爱的证明”索取过多,甚至于要求任何一件事的处理都要体现“爱”,那么时间久了,经常被索取的那一方,一定会透支爱心,产生疲倦感。疲倦感又会滋生逃避心理,双方关系就会出现危机,而危机如果不能被及时发觉和化解,还可能演变为暴风雨。
     Linda来到心理咨询室的时候,有气无力,脸色苍白,整个人瘫坐在沙发上。她的丈夫已经好久不回家过夜了,偶尔回家一次,也拒绝跟她亲密。顶多是看看孩子,跟老父母聊几句,就坚持离开,任凭Linda哭骂挽留,头也不回。在她的印象中,丈夫过去对她几乎言听计从、有求必应,她对于自己的家庭一直很满意,经常向身边的朋友讲述自己的幸福。Linda不明白也不相信,幸福了10年的两个人,会突然间变得势如仇敌。
     我让她举例说明丈夫曾经对她的爱和体贴,她提到很多件事,其中有两件是这样的:一是家里的钱全归她管,丈夫每月有300元的零花钱;二是她的鞋带经常由丈夫来系。
     我又让她回忆一下丈夫转变态度之前发生了什么跟平时不一样的事。她想了很久说,两个月前他们两口子跟丈夫的同事们一起外出旅游,天气炎热,在爬山途中经过一家冷饮店的时候,丈夫准备进店买几只冰淇淋给大家。Linda说“你还有钱吗?就你那300元钱估计早花完了吧”,Linda说这句话的时候,接近是无心的。没想到丈夫有两位同事听到之后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窃窃私语和偷笑起来。看在眼里的丈夫的脸色顿时很不好看。之后在下山的路上,Linda的运动鞋带松开了,同行的人提醒Linda赶紧系上吧。Linda觉得这是秀恩爱的好时机,于是示意丈夫来给自己系鞋带。没想到丈夫并没有理睬。这使她很生气,于是赌气走得很快,任由长长的鞋带随着脚步甩来甩去。同行的人都不再说话了,气氛很尴尬。很后,丈夫无奈,蹲下来替她把鞋带系上了。
     我问她如何看待上下山过程中丈夫两次“不配合”的表现,她想了一会儿说丈夫可能是觉得没有面子。但是她认为很多家庭都是把钱交给女方管理的,她那么说也没有什么不妥。关于系鞋带,她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男人为自己的女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是恩爱的体现,“让别人都知道我们很恩爱,这不是好事吗?”
     在Linda看来,无论是让妻子掌管家庭财政这样的大事或是给妻子系鞋带这样的小事,都是丈夫应该做的,是爱妻子的“证明”,没必要因此而翻脸。
     说实话,心理学不是用来判断是与非的,我们很难简单地评判给男人一个月300元零花钱以及让男人给女人在大庭广众之下系鞋带是否正确。与“正确性”相比,我们更多地关注“合适性”。也许Linda的丈夫有99%的时候认为给予妻子“爱的证明”是合适的,但是如果有1%的时候他由于各种原因认为不合适而不愿意给了,可以还是不可以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围绕着这个问题,Linda回忆起两年前丈夫就多次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只是她有意或无意地选择了忽略和无视而已。其实暴风雨来临之前,怎么可能没有任何信号呢?她遗憾没有早日发现潜藏在婚姻中的问题,以至于今天发生如此严重的婚姻危机。
     P11-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