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活的交融:亚洲移民身份认同

生活的交融:亚洲移民身份认同

  • 字数: 32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Caroline Plüss等
  • 出版日期: 2018-11-01
  • 商品条码: 97875675802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了一个突出问题: 优选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跨国移民共同构建的民族、文化、制度和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本书阐明了新的理论观点、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以了解亚洲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某些移民群体在生活中如何以及为什么把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特征与不同地区和聚居地的根本特点相结合。本书编著者共同推动了交叉性分析新方法的产生。交叉性分析可考察大量的因素,如种族、性别、社会阶层、地理位置、技能、文化、网络位置和年龄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从而进一步危害或改善人们获得所需资源的途径。这将促进移民的身份或身份认同,即移民试图将自己所拥有的文化、社会和经济资本转换成渴望获得的新资源。 理解不同方面特征相互交叉而形成移民生活的特点,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移民是优选化的载体(有时又是受害者)是适时且重要的。亚洲移民为亚洲的日益繁荣作出重要贡献。这种新认识不仅加深我们对优选化的理解,而且阐明了亚洲移民的利与弊。 本书将加深学者、服务提供者、决策者和学生对移民经历的利弊、机遇与风险的理解。本书作者们提出了探究移民经历的新方法,并找到了研究和制定决策的新途径。
作者简介
 
目录
作者简介
第1章引言
跨国环境下交叉性的理论阐释与证明
第一部分解读流动与不公
第2章回迁移民的混杂性:优势及劣势
第3章菲律宾村落中的阶级、迁居和身份
第二部分民族国家、社交网络和情感空间
第4章香港回迁移民的社会压力以及适应性行为
第5章国家对于跨国移民身份形成的作用:一次“独一无二的新加坡”经历?
第三部分跨国定位和文化资本
第6章重复移民的新加坡华人女性:跨国处境和社会不平等
第7章跨国母职在全球化儿童培养中的作用:以在新加坡的韩国教育移民为例
第8章成为新华侨:中国移民在日本的跨国实践与身份构建
第四部分寻求跨国/地区身份认同
第9章边缘化的认同:挑战小笠原群岛上的公民身份、国籍和身份
第10章乡愁的中间人:泰国清迈掸族移民的公共领域
第11章身份与偏移的跨国/地区联系:香港的回迁移民
第12章结论
活在文化、社会、情感、政治和经济的交汇点:解域文化
致谢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