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写给年轻人的简明国学常识
字数: 15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 邹浚智
出版日期: 2018-12-01
商品条码: 9787559624475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00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4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真正适合当下年轻人阅读。 不是文言文,不是大部头。看得进去,读着有趣。精准梳理,快速阅读,高效掌握。 ★被誉为“枯燥生涩的国学入门书中的一股清流。” 本书由新生代学者专为当下年轻人而创作,具有简明扼要、亲切好读、易记易懂、系统完整、脉络清晰、时代感强等优点。阅读本书,能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基础框架,有更加透彻的了解。 ★在脉络与故事中,完整理解国学常识。 本书创意性地将国学的三大板块——史学、哲学、文学,按照真、善、美三个主题来归类和梳理,系统地阐释了中国史学之真、哲学之善和文学之美。 ★各大院校与初高中教师一致推荐的课外阅读拓展读物。 慈济大学东方语文系教授何昆益、香港恒生管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袁国华、台北教育大学语文系教授张淑萍、台南大学语文系教授郑宪仁、台湾师大国文系教授罗凡晸、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系副教授苏建洲、松山高中国文教师李仁展、中山女高国文教师黄月银等纷纷推荐。 "
内容简介
"《写给年轻人的简明国学常识》是一本由新生代学者写给年轻人看的书,具备了亲切、轻松、简明扼要等众多优点,能够让读者系统地吸收国学常识,并且易记易懂,不论是对大中小学生,还是文史工作者、中小学教师,及对国学有兴趣的人士而言,本书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为一本有系统、有脉络、亲切好读、时代感很强的国学常识书籍,本书创造性地将国学常识分为国学中的“真”“善”“美”三大部分,即对应历史、哲学与文学,涵括经史子集四部,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叙述故事般娓娓道来。同时,透过活泼的标题,让经典的特色与定位一目了然,进而帮助读者掌握国学常识的脉络。 "
作者简介
"邹浚智,1978年生,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博士,国文教学与汉语言文字学专家。曾就职于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与信息科学研究所、台湾科技大学、元培科技大学等,现任台湾警察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编撰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读本》等学术性专著四本、《说文解字注》等教科书两本,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立志成为中国传统学术与当下年轻一代之间的桥梁,希望能借由撰写通俗性读本的方式,引领年轻人进入到鲜花遍地的国学大观园,使他们吟游其间而乐于学习国学、运用国学,进而推广国学,使中国学术风华再现。 "
目录
"楔 子// 1 PART1 国学中的“善”学问——哲学之部 一、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热闹非凡的东周论坛// 003 玄之又玄的道家// 005 仁义道德至上的儒家// 019 爱别人甚过爱自己的墨家// 037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法家// 041 爱耍嘴皮子的名家及其他五家// 044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汉今古文经之争// 053 今文经先出,古文经后起// 054 论战二百多年——今古文经之争// 056 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魏晋之后的学派// 060 品茶喝酒闲聊——魏晋清谈与玄学// 061 是空是假还是无?——依附玄学发展的隋唐佛学// 066 堂堂正正做人——正气凛然的宋明理学// 068 明哲保身,噤若寒蝉——言论受制的清代朴学// 077 四、中国的善学问// 087 PART2 国学中的“美”学问——文学之部 一、北《诗经》、南《楚辞》——中国文学的源头// 095 温柔敦厚的流行歌——《诗经》// 096 悲时不遇的绝命词——《楚辞》// 099 二、写汉赋,唱乐府——气势磅礡的汉代文学// 103 经久不衰的赋体文// 103 哼哼唱唱的汉乐府// 110 三、先七子,后七贤——一身傲气的魏晋文学// 115 建安七子的建安风骨// 115 竹林七贤的放任逍遥// 121 说人道鬼话志怪// 127 四、南清新,北质朴——清旖并呈的六朝文学// 133 五、诗词盛,古文兴——百花齐放的唐宋文学// 138 翩翩公子——唐诗// 139 花花阔少——宋词// 146 古文运动、唐传奇与宋话本// 151 六、从压抑,到解脱——平易通俗的元明文学// 163 文人发泄的窗口——杂剧与散曲// 163 舞台上的南戏——明传奇// 169 明代四大奇书——章回小说// 172 七、有总结,有成就——昙花一现的清代文学// 180 八、中国的美学问// 187 PART3 国学中的“真”学问——历史之部 一、以天时记人事——编年体// 193 微言大义话《春秋》// 194 叙事分明看《左传》 // 196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202 二、历朝历代修正史——纪传体// 208 成果斐然的前四史// 209 其他历代正史简述// 226 三、史书版《一千零一夜》——纪事本末体// 230 善抄书者的杰作——《通鉴纪事本末》// 231 四、不严谨但史料全——杂史// 234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235 为战国定名的《战国策》// 238 五、古代档案室的公文书——政书// 241 《尚书》不是断烂朝报// 241 的政书——三通// 246 六、其他史书分类// 255 够奇异,读者多——《山海经》// 255 七、中国的真学问// 260 后 话 国学的其他// 263 "
摘要
一、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热闹非凡的东周论坛
与二十一世纪信息、知识大爆炸的情况不同,在三代以前,统治阶级管制了知识的自由流通,除非遇上高压统治的暴政,一般老百姓大多是能忍则忍,过着所谓“乐天知命”的生活,加上当时人口稀少,人与人、部落与部落之间较少因为争夺自然资源而发生摩擦。在满足生活所需的基本要求下,人们关注的是如何维系生命,思考抽象问题并非生活的重心。
商周之际,统治者清楚地意识到,维系政权才能确保自身利益,对异己的倾轧愈演愈烈。战争造成资源分配不均,兵灾危害生命安全,人民开始思索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因而对提升物质与精神层面的知识十分渴望。
西周之后,诸侯从周幽王的身上看不到所谓的天德和天命,同时意识到自己确实可以代替周朝而起。在实力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东周天子渐渐失去对诸侯的操控力,自身处境也变得日益危险。众强环伺的周王室岌岌可危,有识之士担心周朝所藏的珍贵典籍会遭到战火侵袭,便趁流亡时私自夹带出国。这一波珍贵典籍的外流,让其他异姓的诸侯国有机会一睹原本掌握在宗周姬姓人手中的知识,由此缩小了各国与周王室之间的知识差距。
之后,随着时间的演变,失去封地的没落贵族越来越多。在分配到的财产消耗殆尽之后,为了维持生活所需,他们只好开馆授徒,贩卖起原本只有他们才有机会习得的知识。加上生产工具的改善,动摇了原本的社会经济结构,新兴阶级挟着经济实力,进入学馆汲取知识。同时书写工具得到大幅改良,更促使知识快速传播。这第二波的知识解放,则是拉近了贵族与平民百姓的知识水平,加速了布衣士人的崛起。
随着周天子王权衰微,而边境诸如秦、楚等国不断开拓新领土、刺激新思想,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国际论坛显得热闹非凡。当天下诸侯都想逐鹿中原时,人才成了各国君主争先恐后争取的“稀有财宝”。君王求贤若渴,直接促进社会上鼓励学术研究的风气。那些没有官位与爵禄的布衣士人,为了实现理想或争取到更好的生活条件,积极穿梭于各国之间,宣扬理念。有人成功地得到了国君赏识,但也有不少人因此把命赔上。当时可以看到一群群文人策士游走于各国,五花八门的言论兴起,东周论坛就像春天的苑囿一样,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诸子百家中,学说流播最广、影响也最深远的有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及名家五家。以下根据这五家代表人物的时代为顺序来介绍说明。玄之又玄的道家
“道”这个字在构造上来看是从“首”从“?”。“?”有“走”的意思,“首”就是“头”,头朝着某个方向走,那便是“道”,“道”原本指的是头所引领的行进方向。因为“道”有“行进方向”的意思,后人就拿来指称“道路”。《说文解字》说:“道,所由道(导)也。”“道路”因为给了人方向和指引,就像先知能为人解惑,给人生命的方向,所以“道”又引申出“道术”这层意思来。 道家以“道”为名是因为代表人物老聃(春秋时人,代表作品为《老子》)和庄周(战国时人,代表作品为《庄子》),两人的言论都是围绕着宇宙运行的优选指导原则――“道”来展开的,所以包括老、庄在内及往后信奉老、庄思想的学者,统统被称为道家。
优选一辈子当小孩――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之所以称他“老子”,据说是因为他活了很久,而以“老”名之;至于“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这个职务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也因为这样,老子看过不少书,据说年纪比他轻一点的孔子就曾经向他请教过礼仪方面的问题。
老子原本没打算用文字将自己的学说记录下来,但当他想要云游四方,途经函谷关时,关尹知道老子学问大,硬是要他写下自己的学说,于是写成了五千多字的《老子》。这本书后来分作上、下册,上册开头讲“道”,下册开头讲“德”,所以后世也称《老子》为《道德经》。
和先秦诸子热衷于谈论政治不同,老子将注意力放在宇宙的生成和运行上。经过对大自然的观察,老子认为万物各有其运行的规律,这个规律运动由阴(反)阳(正)的此消彼长来呈现,这个阴阳运动的规律,老子称之为“道”。道的运动具有循环性,就像一年四季一样,春去秋来,循环往复。
P3-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