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艺的人民性与人民美学再出发(全2册)

文艺的人民性与人民美学再出发(全2册)

  • 字数: 7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小新 著
  • 出版日期: 2018-07-01
  • 商品条码: 97875684087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28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书突出了美学研究的中国话语与中国立场,思考和关注了如下问题:如何进一步继承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的“人民”叙述的伟大传统;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新型传播媒介体系急速演变的今天,人民美学如何找到准确的定位,等等。这也是当代美学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和文化命题。
作者简介
刘小新,教授,研究员,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目录
第一辑 审美的重启 中华美学的审美意识论 徐应源的意义世界 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百年命运 文化自信:历史依托与现实生命力 文艺的人民性与人民美学再出发 身体美学:为何与何为 作为后现代策略的“非虚构书写” 中国当代文学体制的变革 张爱玲对20世纪中国小说审美的贡献 第二辑 “人民美学”思想与当代文学的“人民”叙述 历史社会学视野中的“人民”话语:表达与实践 汲取传统文化养分 重构当代人民美学 抒情姿态的变化 人民的名义“十七年”史剧论争的谱系学考察 人民性和“物质”的意义图谱 论伊戈尔顿的“革命批评” 论卢卡奇《历史小说》中的人民美学思想 数字美学的语言形式 《人间》杂志的人民美学:宗教情怀、民众立场与阶级视野 人民性、底层视域与边缘意识 文学介入理论:研究现状及其可能性空间 人民美学建构与民间戏曲转型 潜在“民间”立场的诗歌写作 新时期理想信念的人本向度 文化自信视域下当代中国美学的再出发 第三辑 中西审美现象学的时空结构差异 西方文学接受观念的五种类型 本源性视域下的语言与文学 古德曼艺术语言观的启示 革命、传统与德性主体的建构 《赵飞燕外传》对唐传奇的引领 秦可卿的象征意义探究 写社会之不平,抒许胥吏之愤懑 古典诗学的回溯与重建 冰心小诗中的伦理观 秉笔直谱台湾城乡悲怆曲 接受与认同 吕赫若决战时期小说简论 著诚去伪 敏智多思 论陈黎诗歌的生态书写 台湾新世代的历史叙事与文化想象 第四辑 越界的活力:文化研究、学术机制与知识分子 日常生活理论的多重视角 内部更新与外部超越 现代、后现代与当代 论张怀瓘书法美学理论中品评鉴赏之法 台湾当代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与话语实践 审美与接受:祖国大陆影视产品在台湾地区的传播状况探析 新媒介展览模式与传统艺术审美价值重构 文化创新与城市发展转型 提高文化科技创新能力 中国传统茶道文化之生态学象限考究 提高福州民间文艺群众性的路径探析 审美视域下的周杰伦武侠音乐文化研究 福建动漫形象的美学特征及实用价值研究 20世纪中国地方风物传说美学研究钩沉 “文艺的人民性与人民美学再出发”研讨会综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