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贸易战.八国乱与倒霉蛋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作者: 雪珥
出版日期: 2018-11-01
商品条码: 978751551744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09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6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截取晚清国运三个关键历史节点,以海外史料、靠前视角剖析了鸦片战争前100年英国对中国的贸易战,八国联军劫难之外带来的异质文化冲突,帝制倾覆之际不同阵营里一些人的悲剧命运;还有诸多既陌生又似曾相识的历史桥段:雍正版商人跑路、救命的行贿名单、为八国联军奋战的中国士兵、爱国盾牌、“革命家”被人革命,等等。
作者简介
雪珥,本名蒋文胜,中国改革史及战略史学者。
1991年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曾在担任公务员9年,获得律师资格;中国很早的财经专栏作家之一;曾在澳中两国经营企业十多年。
自2006年开始中国改革史的系统研究及写作,同时研究中国战略史及靠前关系,重点是南海战略、新疆战略及中美、中澳关系。
目前担任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研究员、西悉尼大学澳中文化艺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恭王府特聘研究员兼近代改革研究室主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家族企业》杂志顾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长江商学院等多家商学院EMBA授课教授;《中国经营报》《国家人文历史》及美国《华盛顿邮报》等多家报刊专栏作家。
目录
上 鸦片战争前100年
茶杯里的硝烟
鸦片印钞机
腐烂的帝国
走私天堂
女王的烟枪
中 1900年鹿鼎记
炉火上的李鸿章
皇军“仁义之师”?
德国“匈奴”闹北京
罗马角斗士折戟中国
进军北京:澳洲开国第一仗
为八国联军奋战的中国士兵
八国联军大拆迁
下 祭坛上的羔羊
革命投名状――端方
末路将军赵尔丰
凄惶功狗盛宣怀
摘要
茶杯里的硝烟
绿色“毒品”中国产
一种进口的“毒品”,正在帝国蔓延。其所到之处,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趋之若鹜,纷纷上瘾。这一“毒品”不仅毒害了民众的健康,也败坏了社会风气,并且淘空了帝国的经济。
这并非鸦片,而是茶叶;这也并非大清帝国,而是大英帝国。如果你因此而产生了错乱的穿越感,请不要责怪历史本身。
这是18世纪中期,距离那场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的鸦片战争,足足早了100年。英国“茶派”对于中国产“绿色毒品”的痛恨,丝毫不亚于百年后的林则徐。他们担心,长此以往,也会“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在这场“茶”运动中,很为有名的是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卫斯理公会派”教会的创始人。1748年7月6日,礼拜日,卫斯理召集伦敦卫斯理公会的会员,向他们提议戒除茶瘾,这样既有利于健康,又可以将节省下来的钱救济穷人。这是历目前由正式机构正式发布的靠前个,也是专享一个“茶宣言”。在当年写给朋友的信中,Wesley承认自己就有29年的“茶瘾”,而且也坚信这导致了手颤等健康问题。
那个年代的茶叶,因为昂贵,如同鸦片一样,一般被当作名贵药材。对于茶叶的“药性”,英帝国医学界的“挺茶派”接受了东方的观点,认为可治百病,是良药;而“茶派”则认为茶叶与烟草一样,都是上瘾毒品。这种争论,贯穿于18世纪30。40年代,激烈程度远超百年后中华帝国对鸦片的争论。
更多的人则从经济维稳的角度提倡“茶”,认为茶叶这种品质品是“几乎所有的贫困之根源”,“构成了所有的影响人类劳动能力的罪恶”,“它们的身上充斥着从潘多拉的盒子中释放出来的穷困与不幸。”
医学博士生莱特森(John Coakley Lettsom),在1769年完成了有名的博士论文《茶树的自然史》(The Natural History ofthe Tea―tree),对英国平民追求喝茶时尚大为忧虑。在精心计算了一般家庭的生活开支后,莱特森宣称,喝茶“陋习”已经挤占了面包、牛奶消费,大大影响了平民尤其是儿童的身体健康。
有名旅行家乔纳斯?翰威(Jonas Hanway)也抨击道:“花费大量白银去那个荒唐堕落的东方国家(指中国)进口品质的茶叶,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什么不用这些钱去修路,建农场、果园,把农民的茅舍变成宫殿……喝茶是一种恶习,不仅危害个人身体、社会经济,还有亡国的危险。且想想当年的罗马帝国,商人们用银币去换中国的丝绸,女人们都穿起了华贵的丝袍,男人们洗五六次澡,国库空了,道德败落,军事无能,野蛮人人侵,偌大的罗马帝国瞬间分崩离析!”
中国产绿色“毒品”的危害,在英国激起了巨大的忧患意识,这或许是激励他们寻找变革和突围的力量之一……
茶叶维稳英帝国
茶叶与咖啡差不多同时传人大英帝国。
咖啡更早地走群众路线,实现了与工农兵的结合,原因很简单,其价格更为亲民。在先富或者先贵起来的那群人中,茶叶而非咖啡才可以作为品质品彰显身份。然而,茶叶、咖啡政治待遇上的差别,却与其身价无关。
咖啡的加工比较复杂,烘焙研磨,只能在咖啡馆里消费。如此一来,就平白多了不少民众的集会场所。当时发行量不大的报纸,为了增加?丝粉丝,也多送到咖啡馆去朗读,一点不顾“莫谈国事”的忌讳。喝咖啡或许能喝出群体性事件,就成为政府的很大顾虑。
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颁发圣旨,自次年的元旦开始,取缔全国的咖啡馆。查理二世的公开理由,是响应英国妇女的抵制咖啡运动,“天听自我民听”嘛。女界对咖啡的大规模反对,原因之一是咖啡馆的性别歧视――女子不得人内,这影响了“幸福”;原因之二则是担忧咖啡对男性功能的伤害,这影响了“性福”――尽管全国男同胞对此强烈否认。
在政府看来,茶叶实在是一种很讲政治的饮品。人人都能“宅”在家里,轻松地泡茶喝茶练茶道,对于咖啡馆这种“群体性”场合的刚性需求,就会大大减少,有利于安定团结。
国王的“好意”,却遭到了全国的一致反对。除了人权、法治之类的宏大理由之外,女同胞则又担心:茶叶太贵,男人们真的没了咖啡,又喝不起茶,就只好喝酒,危害更大。
人民不买账,国王也只好收回成命。自此,加大茶叶进口、降低茶叶价格,似乎成为帝国高层心照不宣的政治任务。显然,此后英国政府对茶叶贸易扶持力度之大,很难简单地用“重商”二字来解释。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